-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关于宽带网的几个讨论
·e企业频道/天极
一、宽带驻地网的接入技术标准的选择:
目前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有以太网、ADSL、HFC、光纤和无线等几种,几种技术各有所长,那么未来的宽带接入,究竟是一种技术独霸天下还是多种技术各据一方?
由于光纤接入目前仍然存在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等制约因素,短期内必将仅仅以骨干网的形态出现,实现光纤到户宽带接入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
宽带无线接入目前有多种实现方式和技术,标准很多,但都存在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等因素,而且多数还只是试验阶段,几乎没有达到商用的程度。
要提供交互式数据通信,HFC网络就面临着双向改造。国内密集的居住人群以及电缆老化等问题使双向改造不易进行,用户群只能限于较小的范围内。
ADSL(或者XDSL)它们的覆盖面有限(只能在短距离内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并且一般高速传输数据是非对称的,仅仅能单向高速传输数据(通常是网络的下行方向)。因此,这些技术只适合一部分应用。此外,这些技术对铜缆用户线路的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实践中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目前全球企事业用户的80-90%以上都采用以太网接入已成为企事业用户的主导接入方式。然而,由于,计费、质量、寻址、管理、安全以及私有性等多种因素,以太网作为公用网接入方式尚需进一步改进。主要是以太网建设的固有机制不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包延时、包丢失率、带宽控制难以支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目前以太网也不能提供故障定位和多用户共享节点和网络所必须的计费统计能力。因此传统以太网必须经过改造后才能顺利应用于公用网。目前已经有多种改进方案可供选择。例如采用虚拟局域网方式可以解决用户间的信息隔离,但地址利用率低不能动态分配IP地址,也解决不了计费问题。采用以太网承载PPP协议后可以解决计费问题,但不能解决用户信息隔离和组播问题。
由于以太网构建的宽带驻地网便于开展宽带因特网业务,也非常便于开展内部各种增值服务或应用,所以目前实际应用中采用以太网构建宽带驻地网是占绝对多数的!同时笔者认为以太网以其高带宽、低成本、易安装、易维护、可扩展、标准化和广泛的商用软硬件支持等特点有可能最终成为压倒一切的技术。而且也认为以太网技术随着宽带驻地网应用的大量实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内部安全(目前有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内部安全性,但成本目前也较高)、计费(上网包月就解决了,若还有其他业务呢?)等问题。
二、规范宽带驻地网建设管理:
多种技术,多种标准,甚至同一技术也有多种标准,各自的接口也非常多样化,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达到传统通信网提出的全程全网电信级的通信质量标准?按照目前掌握的各个省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宽带驻地网管理办法,笔者进行了总结,大致都是如下几条:
1、都提出应该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性能指标。
2、为保证宽带驻地网建设的工程质量,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3、宽带驻地网使用的设备和器材必须具有通信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
4、宽带驻地网完工后必须经过测试或验收后才能接入公众网;达不到测试或验收条件的,业务提供商不能接入。笔者认为这样作应该能基本规范,能保证驻地网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性能指标。
但这几条中也有一些问题,第1条中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大都没有现成的,特别是新技术的。为此笔者建议信息产业部要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来,但技术和标准的多样性又使得出台这些规范和标准非常有难度,笔者认为只有象以前制定标准和规范一样,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了,而没有国家规范或标准的,可以按照行业、厂商、市场标准和规范继续作吧,不能因为某个技术规范和标准没有出台,而不允许别人做啊!第4条中,谁来测试和验收?各省市通信管理局?据笔者了解,全国各个省市通信管理局的人都不多,最多的也才20多个人,他们自己肯定是没有力量的!由与之接入的业务提供商来测试和验收?若业务提供商和宽带驻地网运营商是同一个公司,宽带驻地网的质量怎样保证?若不是同一个公司,但若是竞争对手,就又会出现一些问题了。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最大一个好处就是简单,只要宽带驻地网承载的业务提供运营商的业务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由通信管理局委托的专门机构或中介机构来测试和验收?这是一个笔者认为更不错的方法,这样较能保证公平公开公正!但好象民众对这类的政府中介机构好象都挺反感的!
三、宽带驻地网需要互联互通吗?
在信产部文件中也提到了驻地网要保证互联互通,广东通信管理局在其驻地网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提出了互联互通,笔者认为宽带驻地网只能是接入到业务提供运营商的网络中,而不是互联互通。因为宽带驻地网只有出租、出售网络元素的业务,只能接入业务提供运营商的网络中,从而承载这个业务提供运营商的业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单纯的宽带驻地网运营商生存空间是非常狭小的!
摘自《天极网》
上一篇:构造为IP而优化的体系
下一篇:多普勒效应的宽带原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