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试析IMS商用部署及其策略

试析IMS商用部署及其策略

录入:edatop.com     点击:

摘要 随着用户对全新多媒体业务的旺盛需求以及FMC趋势不断得到认可的推动,作为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IMS热正席卷全球电信业,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焦点。然而,由于IMS技术和业务层面都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使得全球IMS商用部署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国内运营商"冒进"对IMS进行大规模商用,势必带来一系列的风险,所以,运营商需要保持清醒认识,科学地推进IMS的部署策略。

1、IMS及其浪潮

IMS是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但是其确切含义仍然没有定义。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所有能提供多媒体服务的功能实体组成,包括与信令和承载相关的功能实体的集合。IMS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把Internet的发展和无线通信发展结合起来,能集中语音、图像、消息、数据和基于Web的技术来为无线用户提供基于Internet的应用、服务和协议的多媒体业务。与此同时,IMS也是"I May Someday"的缩写,主要是从用户需求角度考虑谋划未来用户需要的技术或者产品。因此,在NGN(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过程中,IMS被业界认为是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新手段和发展方向。

随着移动业务对固定业务的替代和用户对全新多媒体业务的旺盛需求以及在FMC趋势不断得到认可的推动下,IMS概念于2005年开始爆发,设备厂商、运营商的共同参与使其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时至今日,IMS越发呈现出迅速的推广态势,成为全球3G浪潮和NGN建设高涨背景下的热门技术。

目前IMS已经得到全球运营商的广泛认可,包括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等在内的很多运营商已经进行了IMS的商业部署和不同程度的商业试验。在国内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目前正在积极进行IMS的试验工作,而中国移动已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IMS试验,中国电信也组织了IMS的相关试验。

整个通信业界都在关注IMS,使得IMS几乎成为未来的既定事实。然而,IMS真的如传说般灿烂?IMS光环背后掩盖着哪些黑点?IMS商用部署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本文试做粗略分析。

2、IMS,不易实现的完美架构

IMS建立在一个分层的体系结构上,应用层面与接入网络无关,而业务层面通过开放的接口与IMS控制层面相连,符合NGN把呼叫控制与传送分离的要求。这种结构使业务开发商可以非常独立地开发业务,然后通过IMS将业务提供给各种接入环境下的用户,大大加快了业务开发速度,而且,IMS允许运营商逐步部署,不必采用昂贵的重叠方式,在能够节约巨额的CAPEX、OPEX和继续利用传统网络中的接入资源、用户的基础上,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通过演进至IMS,运营商可以更快、更低成本地满足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同时保留对QoS、计费、收入的控制1。

如此完美的架构,使得IMS被业界公认为是NGN的核心技术,成为解决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钥匙和发展方向。

然而,美好网络融合发展前景的光环掩盖的却是IMS架构不易实现的事实:第一,从技术层面看,首先是标准问题,目前基于IMS的网络融合的研究刚刚开始,IMS还在发展之中,标准正有待完善且没有成熟的产品可以用,其次是用户接入和数据库的融合问题,再次就是SIP能力扩展后的兼容性、基于IP网络的端到端QoS以及安全机制等问题,使得IMS的融合仍处于试验阶段;第二,从业务层面看,目前IMS业务还没有明确定位、终端用户问题尤其是需求培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再者,IMS的产业链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以及管制政策均未确立,IMS的发展和成熟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2。

3、国外运营商IMS征程

基于对新业务开发快速推广、优化网络结构及资源建设的需求,全球许多运营商积极联合设备供应厂商,共同推动IMS的开发。2004年以来,全球多个运营商宣布基于IMS的策略,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所统计,截至2006年3月,全球开始试验和部署IMS的运营商有英国电信、法国电信、英国○2、美国Sprint、意大利TIM、西班牙Telefonica等22家运营商3(如图1所示)。

图1 国外IMS试验与部署进程4

从总体来看,国外部署IMS的运营商可以分为3类:移动运营商、固定运营商和全业务运营商。在移动运营商方面,主要是受多媒体业务的驱动,看重IMS具有支持宽带移动多媒体业务及大客户业务的能力,代表运营商是香港的CSL;而固网运营商由于面临移动业务分流、VoIP冲击以及传统PSTN替换的压力,更多的关注IM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企业用户的IP Centrex业务,代表运营商有Telefonica、意大利电信;至于全业务运营商方面,因其具备移动运营商和固定运营商的特点,同时受到了业务驱动和固网发展面临的压力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以降低网络总体OPEX、最终实现FMC为目标,重点关注固定/移动的融合类业务,代表运营商有Cingular、法国电信、Sprint等。

虽然IMS被运营商强力推上了前台,但事实上,全球IMS网络商用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虽然大部分运营商在着手进行IMS实验,但只有少部分运营商开始进行IMS商用,而且在已经商用IMS的运营商中主要是移动运营商,固网运营商则更多的是处于实验阶段。据Lightreading公司在2006年2月对来自全球60个网络运营商实施IMS的计划的调查显示,只有8%的运营商在部署IMS,超过60%的运营商将在2007年年底之前开始部署IMS,19%的运营商在2007年之后部署IMS5。这表明,IMS的大规模部署将在2007~2008年,而真正意义上的融合(FMC)业务大规模商用将在2007年之后6。

4、国内IMS商用部署道路选择

在目前IMS的发展和成熟仍需相当长的过程和国际上IMS部署并未出现真正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国内运营商"冒进"的对IMS进行大规模商用部署,必将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首先,由于国内电信市场涉及到3G牌照和重组的不确定性,国内四大运营商对IMS的发展思路和当前进展也各不相同,IMS商用部署面临着政策和重复投资建设的风险;其次,在中国传统的PSTN还处于继续发展、用户数还继续上升阶段的情况下直接引入IMS,势必造成现有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令此前在软交换方面的巨大投资付诸东流;最后,由于IMS技术和关键应用不成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借鉴,盲目跟风会使IMS产业不可避免走弯路,不利于整个电信业的发展。

因此,IMS并非一蹴而就,国内运营商必须循序渐进,理性、现实的规划IMS部署,可以考虑首先从业务层面、管理层面、商业层面及终端层面实现IMS,然后逐步过渡至整个网络的IMS架构,最终实现技术和业务层面的FMC7。比如,在融合的初期阶段,运营商可以将固定和移动服务捆绑起来出售给消费者。这个阶段从根本上来讲是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业务在商业上的一种捆绑,并不涉及网络架构的更改。第二个阶段是IP/MPLS骨干网的融合,这里对应着单独的固网或者移动网络过渡到统一的IP/MPLS骨干网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融合的宽带接入服务,承载综合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可以为运营商节省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第三个阶段运营商从宽带接入网和融合的IP承载网向完整的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的网络构架演进,这个网络构架可以支持固定和移动终端的接入,提供基于IP的多媒体服务。最终所有的电信业务(语音、商业服务、互联网、IPTV等)都通过IMS网络来提供,实现IMS的完美初衷。

5、结论和建议

全球IMS商用部署尚处在初级阶段,中国部署进程有可能晚2~3年,IMS在中国的商用和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将在2008年以后。因此,国内运营向IMS部署挺进中,需要依据中国国情制定策略,解决好如下问题:第一,谋划在网络演进、接入平台和业务融合等方面的长远规划,尤其是正确处理软交换和IMS的关系;第二,IMS网络部署需要分阶段,分区域推进,注重网络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第三,协调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两者的产业链关系和各设备厂家之间互操作的问题;第四,研究IMS特有的商业模式。

注1:IMS架构体系的描述参考了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赵慧玲在2006年3月移动通信杂志上发表的《IMS应用探讨》。

注2:在2006年6月29日北京召开的"IMS技术发展高层咨询会"上,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在发言中称:IMS是业务驱动的产物而不是技术驱动,IMS的发展还面临相当多的挑战,解决运营商的问题,解决终端用户的问题,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注3数据来源:胡晓女《IMS面面观》。网址:http://www.cttl.cn/txjs/jsyj/t20060607_361715.htm;2006-5-30

注4图表来源:参考了杨然《从软交换到IMS》,并作适当修改和补充。

注5数据来源:通信产业报,2006-6-27

注6: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吴斌认为:虽然从2005年开始,人们在IMS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其真正的优势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体现出来,IMS商用部署预计会从2007年~2008年开始。

注7:中国网通技术研究院唐雄燕在《IMS标准复杂,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一文中提出:实现FMC需要循序渐进,固网和移动网络发展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可以先在商业层面、管理层面、业务层面及终端层面实现FMC,让用户享受到固定移动捆绑的业务。比如中国固网运营商推出的PSTN和PHS业务的捆绑以及网络部分融合就是FMC的初级阶段,如果固网运营商能够经营移动业务,将会极大地推动FMC的发展。

来源:中国联通网站

上一篇:下一代网络的QoS技术
下一篇:从IPv4到IPv6组播过渡技术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