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的设计

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的设计

录入:edatop.com     点击:

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子系统(以下简称传输系统)是海上地震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输速率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海上地震信息的采集质量,高性能的传输系统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速度和高准确度。

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在国外已有成熟的产品,但其成本较高,并且多采用设置时间戳的方法传输不同传输板的数据[1],要求电缆外部采用大量缓存,以识别时间戳以使数据有序上传。为满足海上地震信息采集的需要,传输系统应具有传输速率高(大于100 Mb/s)、传输距离长(传输板间距可达100 m)的特点。国内传输系统大多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2],其优点是传输速率高,无中继传输距离远,无电磁干扰,但是其光电转换接口部分成本较高且不易维护,安装不便。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此系统采用流水线逐级上传数据的方法解决了电缆外部需要大量缓存的问题[1],大大减少了成本和空间。采用基于LVDS和双绞线技术的传输方式,实现了100 m长度下160 Mb/s数据的稳定传输。此系统在满足高速率传输的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安装容易,体积小等优点,使电缆传输成功应用于地震采集数据传输系统。

1 系统结构

海上地震探测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多个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组成,每个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被放置在海上的水下工作区。传感器采用压电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用于采集水下的地震信号;采集板主要由前置放大、模数转换电路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组成,用于将地震信号放大滤波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传输板;传输板主要由LVDS收发电路、预加重均衡电路和FPGA组成,用于接收本地采集板上传的数据、打包成帧,并完成数据在级联传输板间的有序上传;上位机通过PCI采集板采集传输板上传的数据并存储,同时发送对各传输板和采集板的控制命令,控制地震信号的有序采集。

2 系统传输板硬件电路设计

2.1 传输板设计参数要求

该系统采集板的部分设计参数要求如下:传输板板间间距100 m,每条拖缆需要级联30个传输板,水下连接采集板的拖缆长3 km;每个传输板下设一个采集板,每个采集板下设16个传感器,传感器每次采样24 bit,采样率4 kHz。

2.2 传输板的硬件设计

传输板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由于系统中各传输板的间距为100 m,而且数据传输率要求保证为160 Mb/s,故采用LVDS串化芯片MAX9205与预加重芯片CLC006组成数据发送端,采用LVDS解串芯片MAX9206与均衡芯片CLC014组成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与发送端共同完成高速长距离数据传输。由于下传命令速率较低,采用RS485传输,芯片选用MAX3490。双绞线具有尺寸小、柔软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特点,系统采用内含4对的六类双绞线传输数据信号、命令信号及同步信号。FPGA作为传输板的核心,主要完成三方面的工作:(1)命令解析及下传,通过RS485方式接收上位机命令,对其进行解析后下传送采集板,同时发送至后续传输板;(2)数据接收及处理,接收本地采集板数据并打包成帧;(3)完成数据流水线。

作者:吴 康 段发阶 陈 劲 何智刚 王 凯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上一篇:I2C总线多主通信研究与软件设计
下一篇:USB控制器芯片及其在 像采集中的应用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