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基于VxWorks的多路高速串口的通信方法设计

基于VxWorks的多路高速串口的通信方法设计

录入:edatop.com     点击: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稳定、简单实用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采集、网络通信等领域。在这些应用领域中,串口通信用于实时地从各个串口接收数据,而向各个串口发送的主要是控制信息,一般不要求严格的实时性。因此提高串口设备接收的实时性至关重要。

设备接收到数据时,系统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取数据包到达的信息。一种是中断方式,利用硬件中断机制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应答对话,即当外部设备需要CPU处理数据时,设备就发一个中断信号给系统,系统在收到中断请求时要保存中断现场,调用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响应设备的中断请求,退出中断处理程序后要恢复现场。上下文的切换要占据系统开销,在数据量过载时会使得中断频率过高,CPU忙于处理硬件中断,上层应用程序对于数据包的处理无法执行,而中断程序还不断往队列中放数据,系统将自陷在中断响应这一环节,产生所谓的"活锁"。另一种是轮询方式,系统每隔一定时间便检查一次物理设备,若设备"报告"有数据到达,则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但固定的轮询周期增加了数据等待处理时间,降低了系统实时性。而且当数据量比较小时,频繁查询没有数据达到的设备也是对CPU资源的浪费。

可见中断和轮询方式都不能满足不同负载情况下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借鉴Linux系统中NAPI[1]方法,结合中断与轮询的优点,提出一种轮询与中断结合的调度方式。这种调度机制在多串口系统中,当负载在不同的串口通道不均衡时,可以提高CPU的利用效率,并能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另外,根据到达数据量分析得出了轮询、中断切换门限和轮询周期。

1 算法描述

在同一系统中处理相同业务量时,中断和轮询处理的时间相同。因为过程相同,都是把数据从外设缓冲搬移到CPU内存中,所不同的是中断进行上下文切换要占据系统开销,而轮询只是查询一下寄存器状态。相比之下,轮询占用CPU的时间很短,一般中断为几个μs,轮询为几百ns,根据不同系统而有差别。相反,在数据量比较小的情况下轮询中存在空转情况,无疑增加了系统开销。

目前,处理中断和轮询互换的方法有定时中断法(Clocked Interrupts),即设置一个定时器,定时器到时,如果有中断,则响应中断,调用中断服务程序处理数据。这种方法在数据量大时类似于轮询,在负载小时中断由异步事件触发降低了开销。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个精确的、频率很高的系统时钟,并且这种方法受固定定时周期的限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

在并行系统中还应用了一种叫轮询定时(Polling Watchdog)的机制,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接收处理中的等待时延问题。基本思想就是在轮询接收开始时设置一个看门狗定时器,以满足业务的最小时延要求,而且中断要在接收超时才产生。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在负载小时解决不了轮询空转问题。

混合中断、轮询方式(HIP)主要应用在网络接口系统中。工作方式为基于观测接收的负载,改变切换门限,自动在中断和轮询两种方式中切换。中断方式没有考虑到超时中断,当数据到达间隔很大时,会降低实时性。在比较中断和轮询开销时,定义VI+V(B)为中断开销,其中VI为中断的固有开销,V(B)为系统接收B字节数据的开销,VP+V(B)为轮询开销,VP为轮询的固有开销。但在一次轮询和中断接收中,中断和轮询所接收的数据可能不相等,中断开销和轮询开销便失去了比较意义。

以上几种方法均有不足,但在多路串口系统中,还各有不同的特点,即在每个独立的通道可能存在不同的负载情况。如果对全部的串口通道统一应用中断方式或查询方式,则显然不能适应各自串口通道的数据量,不能满足系统实时性和高效率的综合要求。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在多路串口系统中,轮询和中断相结合的接收策略,在中断方式下还灵活应用了批中断技术。

算法描述:

com0=polling...comN=polling

For comID←0 up to comMAX

If TI>γ or PU=PUMAX Then

comID=interrupt

DelList(comID)

N路串口的初始状态为轮询,检查轮询队列,如果数据到达间隔时间TI大于门限γ或者轮询空转次数PU等于空转门限PUMAX,则该端口改为中断状态,在轮询队列中删除该端口。根据不同的系统,间隔时间门限γ和空转门限PUMAX的取值不同。

If TI<γ Then

comID=polling

AddList(comID)

在中断状态下,如果数据到达间隔时间TI小于门限γ,则该端口改为轮询状态,在轮询队列中增加该端口。

2 门限设计

如果事件随机发生而且发生频率很低,以致大多数轮询都认为事件没有发生,则中断就会是首选的事件通知机制;如果事件定期发生且可以预测,而大多数轮询都发现事件已发生,则首选机制是轮询。在这两者之间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轮询行为和反应型行为的效果都相同,在它们之间如何选择都无关紧要。这种情况即为所寻找的轮询和中断的切换门限。

2.1 门限度量标准的选择

数据多少的衡量都是以单位时间内的吞吐量计算,即数据速率。如果以吞吐率的多少作为切换门限的标准,则在分组定长情况下,这种计算方法可以近似体现出负载情况,但当分组不定长时就不能体现实际负载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况。

图1(a)和图1(b)的分组长度不同,但之间的到达间隔都很小。计算得出图1(b)单位时间的吞吐率明显要比图1(a)小,但如果图1(b)采用中断方式,就要频繁地响应中断,效率将大大降低。图1(d)的分组很长,一次接收中接收到的数据非常多,但之间的到达间隔很长,如果计算吞吐率选择的单位时间正好为数据接收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吞吐率很大,则误认为数据量很大,选择轮询方式接收。相比之下,图1(c)和图1(d)选用中断方式更为理想。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用数据到达的时间间隔可以近似地表示数据量的大小。如果数据到达间隔很小,且频繁到达,则认为负载很大,选择轮询方式;如果数据到达间隔很大,则认为负载很小,选择中断方式。在轮询方式中,如果根据已知的到达时间,推算出下一数据的到达时间,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来设定轮询周期,则轮询效率更加提升。

作者:李柏楠 王文峰 季中恒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上一篇:VoIP 如何解决企业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
下一篇:TMS320VC5421与CF存储卡的接口实现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