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EV-DO Rev.B系统性能验证和部署策略建议

EV-DO Rev.B系统性能验证和部署策略建议

录入:edatop.com     点击:

EVDO Rev.B系统网络时延性能测试

EVDO Rev.B系统网络时延性能测试包括EVDO Rev.B Session时长、EVDO Rev.B单/双载波呼叫建立时长、EVDO Rev.B单/双载波PPP建立时长和EVDO Rev.B单/双载波Ping时长。

测试目的:测试EVDO Rev.B系统Session时长、呼叫建立时长、Ping时长等。

测试工具:EVDO Rev.B测试终端和高通的QXDM测试软件。

测试方法:通过统计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出EVDO Rev.B系统的各种网络时延。

测试结果如下:

◆ REV.B两载波各种时延性能大体与单载波性能相当。

◆ REV.B双载波和REV.B的单载波空口环回时延在小包时基本相同,在大包时双载波时延更短。

EVDO Rev.B系统性能测试小结

通过对EVDO Rev.B系统的外场试验,得出EVDO Rev.B网络的组网性能,小结如下:

覆盖:在两载波的REV.B覆盖区域内,覆盖路径上的前/反向平均速率基本上是单载波REV.A系统的两倍;其边缘覆盖速率也基本上是单载波REV.A系统的两倍。

吞吐量:两载波的REV.B的前/反向峰值速率、前向扇区吞吐量基本上是REV.A系统的两倍,前向峰值速率能接近理论的6.2Mbps;

EV-DO Rev. B系统内切换性能如下:

◆ Rev.B终端在Rev.B系统内锁定模式和非锁定模式的切换性能都表现良好,业务面切换时延均在30ms以内;

◆ 非锁定模式切换时长小于锁定模式切换时长;

◆ Rev.B系统内锁定模式的切换性能与REV.A终端在REV.A系统下的切换性能相当。

兼容性如下:

◆ REV.B的终端与REV.A系统完全兼容,切换功能和性能表现正常;

◆ REV.A的终端与REV.B系统完全兼容,切换功能和性能表现正常;

◆ REV.B终端从REV.B系统到REV.A系统为硬切换,业务面切换时长稍长,为300ms左右,但对于目前的数据卡终端应用体验无明显影响。

时延性能如下:

◆ REV.B两载波各种时延性能大体与单载波性能相当。

◆ REV.B双载波和REV.B的单载波空口环回时延在小包时基本相同,在大包时双载波时延更短。

EV-DO Rev.B部署策略建议

考虑到REV.B终端从REV.B系统到REV.A系统为硬切换,业务面切换时长稍长,因此给出一下几点部署意见:

(1)建议将现网所有Rev.A载波/基站都软件升级成Rev.B载波/基站

这样在市区实现多载波捆绑,郊区为单载波Rev.B,从而避免Rev.A与Rev.B之间的切换。对于Rev.A用户,没有任何影响,完全后向兼容,Rev.A用户可以驻留在任意一个Rev.B载波,并发起呼叫连接;对于Rev.B用户,可以同时捆绑多载波(最多三个),最大限度地发挥多载波优势,提高用户感受,同时避免Rev.B和Rev.A之间的切换,减少切换时延,提高用户感受。

(2)允许在热点地区增加非连续的Rev.B载波

在热点地区可以增加非连续的Rev.B载波,这对于热点地区Rev.A用户可以使用该非连续覆盖载波,移出该地区后需通过硬切换切换到连续覆盖载波;对于热点地区Rev.B用户可以绑定该载波实现多载波捆绑,发挥Rev.B系统优势,同时还可利用Rev.B系统的矩形、非矩形切换,使载波间切换对于Rev.B用户无影响。随着用户数的进一步发展,非连续载波可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最终变成连续覆盖载波。

(3)建议配置足够的传输资源,以满足Rev.B多载波应用需求

随着Rev.B多载波系统捆绑的载波数目的增加,相应的峰值速率也会增加,从而要求基站配置更多的传输资源以保证充分发挥多载波系统的优势;所需的传输资源和基站配置的载扇数量成正比。

结束语

EV-DO Rev.B 是一个完全后向兼容系统,外场组网性能良好。当前,CDMA的主要系统设备厂家都可以提供EV-DO Rev. B Phase 1阶段的商用解决方案,EV-DO Rev. B的多款数据卡终端即将面市。而下一代的LTE技术由于产业暂未成熟和国家政策的原因,在近两年难以在国内规模商用。因此建议CDMA运营商在目前阶段,应积极引入EV-DO Rev. B以保证CDMA网络在数据业务能力方面的优势,给用户带来更良好的无线宽带体验。

作者简介:

李路鹏: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部综合技术室,硕士,主要从事移动无线领域的研究,试验和网络建设支撑。

作者:李路鹏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 来源:《移动通信》

上一篇:太阳能发电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的硬件设计
下一篇:在Nexar上如何实现RTOS51的嵌入式系统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