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物联网技术架构
本文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下一代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认识,一定会打破因特网仅仅是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管道的观点[7],真正把当前对互联网技术的研究推进到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轨道上。
物联网把现代社会的人和物都包罗在系统中,所以,物联网的应用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分成:交通与后勤类应用、医疗类应用、智能环境类应用、个人与社会类应用,以及未来类应用。这里未来类应用是指在目前尚不具备部署条件的应用,包括机器人出租车、智慧城市等;交通与后勤类应用包括物流和仓储管理,轨道交通、公路和航空的辅助驾驶系统,面向公共交通工具、基于个人标识自动缴费的移动购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以及电子导航地图;医疗类应用包括医疗对象的跟踪、身份标识和验证、身体症状感知,以及数据采集系统;智能环境类应用包括舒适的家庭/办公环境的智能控制,工厂的智能控制,博物馆和体育馆的智能控制应用;个人与社会类应用包括人与人之间实时交互网络、物品轨迹或人的行踪的历史查询、遗失物品查找,以及防盗等应用。
这些物联网应用中特有的技术是智能应用技术,其中包括智能数据融合和智能决策控制技术。智能数据融合技术包括基于策略的数据融合、基于位置的数据融合、基于时间的数据融合、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智能决策控制技术包括基于智能算法的决策、基于策略的决策、基于知识的决策,这些决策技术需要数据挖掘技术、知识生成、知识更新、知识检索等技术的支撑。
智能应用技术涉及到传统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理论和算法,并且融入了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这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可能突破桎梏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论障碍,使得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
3 结束语
本文在讨论物联网的定义以及物联网三维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信息物品、自主网络和智能应用三类技术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论述了单纯依赖信息物品类技术无法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强调了物联网的研究和开发必须重视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的自主网络和智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应该重视支持时间语义和空间语义的、具有自主能力的下一代因特网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仅仅是在目前的物联网认识阶段提出了一些关于物联网概念、原理和技术架构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研究团队的观点,仅供中国物联网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同行参考。
4 参考文献
[1] ITU Internet report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OL]。 [2005-11-17]。 http://www.itu.int/osg/spu/publications/internetofthings/。
[2] 沈苏彬, 范曲立, 宗平, 等。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 [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29(6): 1-11.
[3] 沈苏彬, 毛燕琴, 宗平, 等。 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 [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0(4): 1-8.
[4] WOLF W. Cyber-Physical Systems [J]。 IEEE Computer, 2009,42(3): 88-89.
[5] ATZORI L, IERA A, MORABITO 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J]。 Computer Networks, 2010, 54(15): 2787-2805.
[6] 沈苏彬, 毛燕琴。 自主网络特征与模型 [J]。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0, 6(4): 53-62.
[7] SCHWARZ D A SILVA J. Future Internet Research: The EU Framework [J]。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2007, 37(2): 85-88.
1 2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技术综述
下一篇:路由器死机掉线问题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