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1米外无线充电技术
没有电线的电饭煲也能煮饭?显示器没有外接电源也能正常工作?没有电源线的圣诞树放上霓虹灯也能闪烁发光?记者在哈工大电气学院朱春波教授团队“神奇”的实验室亲眼目睹了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原来是他们研究的一项叫做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技术实现了以无线方式在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俗来说,就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或者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分两个方向,即感应式非接触点能传输技术和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前者充电传输距离仅在几十毫米以内,后者充电传输距离可超过1米。朱春波团队在这两方面都有研究,但更加侧重于后者。所谓的充电传输过程,实际上是指在发射端是把市电变换成交流磁场,进行能量传输,在接收端再把交流磁场变换成用电器可以使用的电压。
人类关于无线电源的设想由来已久,朱春波团队对这个领域也有着美好的期许。2006年11月,他们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马林·索尔加斯克10月份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之后,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目前,朱春波团队所在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也是国内领先、与国际同步的,并且最早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目前,他们已经申请了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叫做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的专利已在2011年5月获得授权,这在国内也是最早获得授权的此类专利。
“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走出实验室后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朱春波介绍说,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家庭生活领域做到让厨房电器、电视、电脑等告别电线;在工业领域可以为移动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在交通运输领域可以去掉充电汽车的尾巴;在其他特种应用场合,如在防爆、防火、水下、工矿等领域可以满足恶劣的工作环境……当然,目前应用无线充电或无线供电最多的还是小型便携式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等。
“现在全球有一百多款非接触充电器,但都属于传输距离很短的感应式非接触点能传输技术。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充电器将会在一两年之内推出,届时能够使充电器和手机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朱春波表示,他们的团队目前已经在多个产品方向上开展研究,希望可以尽早开发出创新性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谈及下一步的研究,朱春波说,他们将会把基础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把传输的距离、功率、效率等技术指标做得更高,并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把该技术应用于更多的便携式、移动式设备中,希望有专业的公司企业加入进来,开展产品化及市场推广工作。
上一篇:电视频段 无线宽带“拓荒”
下一篇:智能手机整合近场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