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不甘电商寂寞无敌,阿里云欲扛科技大旗
阿里"变局":从"买买买"到科技驱动新经济
上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上市以来的最好财报:2017财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二季度),集团收入达到32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淘宝、天猫、闲鱼等)收入达到233.83亿元,同比增长49%,双双取得上市以来最强劲增长。
没提前买阿里股票的股民们恐怕要捶胸顿足:在过去半年,阿里每股上涨了将近40美元;仅仅在财报公布后次日,就上涨了将近7美元。
不过,即使是专业人士,亦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值两千多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还能取得这么大的增长:阿里业绩大大超过了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所有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财报发布后,高盛将阿里巴巴股票评级从"买入"上调至"强力买入",目标股价亦从104美元上调至120美元。
与此同时,阿里本次财报透出焕然一新的气质:首次按核心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项目及其他业务四个业务矩阵公布营运情况,并宣布这是阿里巴巴最后一次在季报中披露零售平台GMV(交易额)数据,未来将转变成每年一次在年报中披露。
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已成为全球最大在线零售交易平台,上一财年其交易额甚至突破三万亿——相当于2015年世界排名第22位的瑞典GDP。但在今年6月14日首次投资者大会上,马云就表示:"GMV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商业的基础设施是。"本次财报发布,阿里首席执行官张勇也进一步表达了"Live @ Alibaba"(生活在阿里巴巴)的愿景。
摆脱过去的"买买买"形象,发力云计算、数字媒体与娱乐、创新项目三大新兴版块,阿里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和"生活在其中"的多元生态平台。尤其云计算、Fintech等新兴科技领域表现亮眼,有媒体称其"展现了全球范围内由科技驱动的新经济实体最强劲活力"。
相比于阿里社交化努力的褒贬不一,阿里云则获得了一致的赞誉:连续5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成为阿里系增速最快的产品;本季营收12.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6%,付费客户数上升119%达57.7万户,阿里云正进入爆发期。
今年6月,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就预测,成立满7年的阿里云已经达到盈利点,在未来三年将保持高速的营收增幅,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继电商、支付之后的第三个增长极,到2020财年将是阿里最重要的营收支柱之一。
但就像所有前沿事物一样,大放异彩的阿里云,亦曾经历一段不受待见的艰难时期。
阿里云的"前世今生"
早在2007年的年会上,目光如炬的马云已经提出要发展云。那时,谷歌刚刚提出"云计算"概念不久,行业领先者亚马逊还在摸索试错,而国内企业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需求。
2008年,团队建立,9月,阿里巴巴确定"云计算"和"数据"战略,决定自主研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操作系统"飞天"——阿里云的核心操作系统,目标是将几千台乃至上万台普通PC服务器连接到一起,使其像是一台多功能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超强计算性能。
这一超前如科幻小说般的理念,面临的不仅是未知,更是孤独:集团内外都对这一项目表示怀疑,当时阿里内部的Hadoop集群已经做到国内最大的规模,但却仿佛遇到天花板无法继续放大,且因为其原始设计,很难对外服务。
"明明可以坐高铁,却偏偏要骑自行车去上海。"当时研发工程师王国涛如此感慨。
但马云力挺。2009年6月1日,马云找到如今的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他说你必须创业",同时系统架构必须基于阿里云搭建。就这样,当时叫做"牧羊犬"的阿里金融和阿里云一起捆绑创业。
同年,阿里以5.4亿现金收购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国万网89%的股份,并在2013年将其并入阿里云。2010年4月,阿里金融订单贷款产品"牧羊犬"踏出第一步,成功在飞天平台上线。5月,阿里云对外公测。2011年7月,阿里云官网上线,开始大规模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
巨额的研发投入,看不懂的业务,远不及天猫、淘宝的收入,让阿里云在最初几年甚至受到集团内部的白眼。甚至于最初对外销售,是由于为淘宝写的平台没被淘宝看上。阿里人尊称为"王博士"的阿里云领头人王坚数次在年会上湿了眼眶。
马云看在眼里,撂下一句狠话:"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憋着一口气,这个"烧钱部门"硬是活了下来,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盛大云则逐渐式微。微博、知乎、魅族、锤子科技等一些列互联网明星公司,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北京国税等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都逐渐成为阿里云的客户,并在天猫双11、12306春运购票等极富挑战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良好的运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