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IEEE 802. 16 协议的研究及系统仿真
摘 要:
基于最新的宽带无线接入协议IEEE 802.16 ,通过计算机仿真平台,实现了工作在TDMA-DAMA/ FDD 模式的仿真系统,设计了上行链路接入的带宽调度机制来实现动态带宽分配。仿真的结果评估了在具有CBR 和VBR 两种业务终端的系统环境中,对该带宽调度机制的性能,以及其对系统队列长度、网络时延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按需分配多址接入;仿真;动态带宽分配
1 引 言
宽带化是通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以光纤为主体的核心网已基本能满足带宽需求,而主要瓶颈在于"最后一英里(Last-mile) "问题,即从客户网到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宽带无线接入(BWA) 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 IEEE(国际电
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去年颁布了新的协议标准IEEE Standard 802. 16 - 2001 ,定制了新的无线城域网(WMAN) 空中接口规范WirelessMANTM。协议规定,下行链路数据流由基站(BS) 按时分复用(TDM) 向下广播,不存在竞争。上行链路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 方式,但不同于传统的TDMA ,它引入了按需分配多址接入(DAMA[1 ]) 方式。这不仅需要周期测距来实时补偿各用户站(SS) 距基站(BS) 的路径时延,而且还需要复杂的上行链路调度机制来实现动态带宽分配(DBA) ,使各SS 发射的业务数据达到同步,在保证获得期望的QoS 的同时,它还需要简单有效的时隙竞争方案使各SS 在发射带宽请求消息时减少碰撞概率[2 ] 。
2 BWA 系统参考模型[ 3]
BWA 通常指在用户终端和核心网间传递宽带业务的固定无线系统。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d System)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是第一代BWA 系统, 而IEEE 802. 1622001 协议描述的是第二代BWA 系统。BWA 系统的通用参考模型如图1 所示。
BWA 的典型系统包括:基站(BS) 、用户站(SS) 、用户终端设备(TE) 、核心网设备、小区间链路、中继站(RS) 等设备, 组建城域网时, 还包括网管系统(NMS) 和光缆等基础设施。BWA 系统通常采用"点到多点"(PMP) 拓扑结构,每个BS 覆盖一个蜂窝小区。下行是点到多点,BS 以TDM 的广播方式发送信号;上行是点对点,SS 以TDMA 或FDMA 等多址方式接入系统。
3 IEEE 802. 16 协议参考模型[ 4]
IEEE 802. 16 协议参考模型如图2 所示。它由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和物理层(PHY) 两大部分组成。MAC 层由特定业务汇聚子层(CS) 、MAC 公共部分子层(MAC CPS) 、加密协议子层(Privacy) 3 部分组成,加密协议子层是可选的。
CS 子层的主要功能:负责将其业务接入点(CSSAP) 收到的外部网络PDU 转换和映射成MAC SDU ,并传递到MAC CPS 层业务接入点(MAC SAP) 。协议提供了ATM CS 和Packet CS 两种汇聚子层作为与外部网络的协议接口。
Privacy 子层的主要功能:提供认证、密钥交换和加解密处理,该协议子层是可选的。
物理层:传输汇聚子层(TC) 和物理媒质依赖子层(PMD) 。TC 层负责把收到的MAC PDU 封装成TC PDU ,并执行接入竞争方案和控制同步逻辑,PMD 主要执行信道编码、调制等处理。物理层最大特点是,每帧按"突发"( burst) 划分,各burst 可采用QPSK、16 QAM、64 QAM等不同调制方式。
4 MAC 层特点
MAC 层把来自高层的PDU 映射到SS 的不同业务流并与各种QoS 等级关联,而所有业务流都是以CID (16 bit) 标识的"连接"为背景,即SS 在注册后立即将各种业务流和特定的连接映射,从而为"是谁请求的带宽"提供一个参考,并且连接是随着业务流的变化而动态建立和拆除的。无论高层业务是面向连接的话音业务还是无连接的IP 业务,在MAC 层都将按业务流映射成动态的连接。
MAC层寻址方式:下行链路,BS 向扇区内所有SS 按TDM方式发射数据,各SS 根据接收消息中的CID地址来判断是否是属于自己的消息。上行链路,SS 发射携带CID 的带宽请求消息,BS 按需分配并预定SS 下一帧接入时间。SS 通过从上一下行帧收到的ULMAP 消息得知接入时间和带宽,从而按TDMA-DAMA 方式接入BS。
MAC 层接入控制机制:具体是通过主动带宽授予、轮询(Polling :单播、多播、广播) 和请求竞争过程中5 种不同类型的上行链路调度机制来实现的。
MAC 层主要提供了两种带宽有求方式:独立的带宽请求头(BRH) 或授予管理子头中捎带请求域(PBR) 。
上行链路调度: 设计调度服务是为了提高轮询/ 授予进程的效率。通过指定一种调度服务和它相关的QoS 参数,BS 就能预测上行链路业务的吞吐量和时延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轮询/ 授予。协议支持主动授予、实时轮询、非实时轮询、尽力传送4 种基本调度服务,每种服务提供了支持某类特殊业务流的带宽调度方法。
5 物理层帧结构
MAC 协议支持3 种双工技术:Unframed FDD , Framed FDD , Framed TDD。这里只描述典型的Framed FDD 模式。其上、下行帧使用固定帧长,组成帧的最小基本单位是"物理时隙"(PS) 。每PS 由4 个符号组成,物理层帧结构如图3 所示。
上行帧帧结构:上行帧按功能主要划分成Intial Maintenance IE ( IM IE) 、Request IE (Req IE) 、Station Maintenance IE(SM IE) 和SS Data Grant IE(SS 数据) 4 部分。分别用于执行SS 注册、初始测距、带宽请求、周期测距和功率控制、传递SS 的业务分组等功能。
各IE 的起始时间和带宽由上一下行帧中ULMAP 指示。在IM IE 和Req IE 期间,各SS 按截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2 ]竞争接入。
下行帧帧结构:下行帧头部由帧同步前缀和广播控制信息组成。后者是由DL2MAP、UL2MAP、DCD (下行信道识别符号) 、UCD(上行信道识别符号) 组成。头部后面是以burst 形式携带的各SS 的数据。
DLMAP 为各SS 指明了对当前下行帧中信息的访问方式(如burst 起始时间) ,ULMAP 为各SS 指示了下一上行帧中它们所需带宽分配信息、发射起始时间等。DCD 消息定义了下行物理信道特性。UCD消息则定义了相应的上行帧中各burst 的描述文档, 以及"微隙"包含的PS 数、前缀和SS Transition Gap长度、竞争冲突时退避窗的窗口值等信息。DCD ,UCD 由BS 周期性发射,不一定在每一帧中出现。图3 中DCD ,UCD 未标出。
本文在PC 机上实现了对该协议的系统仿真。系统模型如图4 所示,这是一个简单的点对多点系统,包括1 个BS、3 个SS 和1 个ISP Server ,每个SS接1 个CBR 业务终端和1 个VBR 业务终端。工作模式为FDD(收发双工间隔1. 25 GHz) ,上行TDMA-DAMA ,下行TDM。系统基于MAC CPS 层模块[5 ] ,在CS 层设计了带宽请求和分配算法。
业务模型配置:见表1、表2。
图7 给出了SS 侧(所有SS) 每帧接收的净带宽授予总量、每帧带宽请求总量的柱状线。图7 表明在t = 2. 5~3 秒间,由于所有终端工作,系统负荷最大。带宽请求量均值为8 ×3 + 2 ×3 = 30 Mbit/ s(3 750 bytes/ 每帧) ,加上所有协议开销(业务数据封装开销和每帧管理消息/ 信令开销) ,会频繁出现每帧请求量超过系统每帧最大带宽(5 600 bytes) 的情况。但由于带宽动态分配机制,BS 授予总量曲线会呈现出一个对请求总量的"削顶"。随后,CBR 终端释放带宽资源,VBR 平均每帧可授予带宽增大,队列长度减小,从而每帧请求量随之减小。由图7 可见,在授予曲线密集部分之后变得稀疏,表明每帧请求量超过最大带宽的次数明显减少。图7 中较为平稳的两条曲线是对请求量、授予量的时间平均。可见很快便趋于一致,显示了带宽授予量紧跟请求量的按需动态分配情形。
7 结束语
由于无线接入相对于有线的弱点在于有限的带宽资源,因此寻求有效的带宽资源调度机制,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成本和性能的优劣。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原协议MAC 层和PHY层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协议的TDMA2DAMA 机制,并简要描述实现这一机制的动态带宽请求和分配算法。本文给出了仿真结果,评估了在具有CBR和VBR 两种业务终端的系统环境中,该带宽资源调度机制的性能,以及其对系统队列长度、网络时延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 Principles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chitecture1Demand Assignment Multiple-Access (DAMA) Protocols[ S]127~321
[2 ] KOMORIYA Y, TADENUMA M. DRMA with Multiple Slots Reserv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Algorithm Using Exponential Backoff Scheme S] . IEEE VTC20001
[3 ] IEEE Std 802. 16. 2220011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Coexistence of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 . 20011
[4 ] IEEE Std 802. 16220011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120011
[5 ] COPPLESTONE C J . An OPNET Model for IEEE802. 16 MAC2Layer [ S ] . Rechenzentrum Universit¾t Stuttgart , Kommunikationssysteme , Projekte &BelWüEntwickl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