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新一代卫星直播系统信号传输技术体制
先进卫星广播系统的研究工作充分吸收、借鉴了国际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发展的思路与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包括信道编码、交织、符号映射、帧结构设计等技术环节采取了整体性能优化的指导思想,在重点技术环节上有所突破,实现了自主创新。
在ABS-S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LDPC信道编码技术、高阶调制技术、高效的帧结构设计等。
(1)信道编码技术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一直以来是通信技术研究领域的重点。在香农信息论中已明确指出,在指定的条件下,信道的信息传输能力是受限的,同时存在某种信道编码方式可以达到这一极限,即所谓的香农限。因此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可获得的载噪比条件下,寻找一种信道编码方式,使信道传输效率尽可能地接近香农限。
1962年,R.G.Gallag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了LDPC码的概念,由于当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尚未成熟,难以逾越的复杂程度使其被束之高阁。1995年,受Turbo码成功的启示,MacKay和Neal研究的迭代译码算法使LDPC码的价值被重新挖掘,成为当前编码领域的热点之一。LDPC码是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校验矩阵中1的个数比较少)的线性分组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优良特性,译码复杂度只与码长成线性关系,编码复杂程度适中,在码长较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有效译码。LDPC码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FEC编码方式之一,在信道环境较差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ABS-S中采用了一类高度结构化的LDPC码。该结构的LDPC码,其编解码复杂度低,并可以方便地在相同码长下,实现不同编码比率的LDPC码设计。
在DVB-S2中,采用了内码为LDPC码,外码为BCH码的级联码结构。采用BCH作为外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首先是在编码效率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小于2%),可以获得0.1-0.15dB左右的编码增益,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在方案选择中体现出竞争优势;而更为重要的是DVB-S2中的LDPC码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某些编码比率时其差错平底(ErrorFloor)达不到视频应用中QEF误比特率的要求(10-11误比特率或10-7误包率),必须通过外码级联的方式来降低差错平底。同时,在DVB-S2中规定广播应用时必须使用码字长度为64800比特的长码,这大大增加了芯片实现的复杂度与成本。
与DVB-S2相比,ABS-S在信道编码方案的设计上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ABS-S的LDPC码的码字长度为15360,且不同编码比率时,码长固定。而DVB-S2的LDPC码分长码与短码,其长度分别是64800和16200。尽管在LDPC编码中,码字长度较长时,具有更好的逼近香农极限特性,可以减小突发差错对译码的影响,然而ABS-S中的LDPC编码在码字长度小于DVB-S2短码时,仍具有与DVB-S2长码基本相当的性能。同时,较短的码长在硬件设计时具有编解码简单及硬件成本低廉的特点,更易于被市场接受。
作者: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杨明 施玉海 来源:广播电视信息
上一篇:非屏蔽与屏蔽的选择问题
下一篇:宝利通推出1080p高清视频解决方案
闂備礁缍婂ḿ褔顢栭崱妞绘敠闁逞屽墮椤潡宕瑰☉娆愮彇闂佹悶鍊曞ù鐑藉箯鐎n喖绠查柟浼存涧閹線姊虹化鏇熸珖妞ゃ垹锕、娆撳礋椤栨碍鐎┑鐐叉閸ㄧ喖寮婚敓锟� | More...
闂備礁缍婂ḿ褔顢栭崱妞绘敠闁逞屽墮椤潡宕瑰☉娆愮彇闂佹悶鍊曞ù鐑藉箯鐎n喖绠查柟浼存涧閹線姊虹化鏇熸珖妞ゃ垹锕、娆撳礋椤撶喎鐝伴梺鍛婃寙閳ь剟寮婚敓锟�
闂備礁鎲¢悧鏇犵礊婵犲洤鍌ㄩ柕鍫濐槹閸嬨劌霉閿濆懎鏆熼柣鏂挎嚇閹鎷呴悷鎵槰濡炪倖鎸婚幃鍌氱暦閾忚鍏滈柛婊€绀侀弫鎶芥煟閻樺弶鎼愬褌绮欓崺銏ゆ晸閿燂拷
闂備礁缍婂ḿ褔顢栭崱妞绘敠闁逞屽墮椤潡宕瑰☉娆愮彇闂佹悶鍊曞ù鐑藉箯鐎n喖绠查柟浼存涧閹線姊虹化鏇熸珖妞ゃ垹锕、娆撳礋椤掑倿妾┑掳鍊曠€氬嘲螞閿燂拷
闂佽绻愮换鎰偓姘嵆閵嗗倻鎹勬笟顖氭櫊闂侀潧锛忛埀顒勫蓟閵堝鍋ㄦい鏍ㄦ皑婢ф洟鏌i幘瑙勭《闁瑰嘲顑夐、姗€鎮滈崱姗嗗敹闂佽崵鍠嶇欢銈夊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