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六类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2008年综合布线延续至今,六类布线系统如前几年所料基本成为主流趋势。尤其体现在大的行业用户中,如政府办公、银行、医疗、海关、教育等等……
高速率的网络需求与高带宽的网络应用,成就了六类布线系统的广大应用与技术晋级;(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当今市场上诸多的综合布线厂家,从欧美到台湾再到国产品牌,目前基本都推出了六类布线系列产品与六类屏蔽布线系统。
在布线市场上,超五类布线系统基本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包括解决方案与产品技术。超五类应用于百兆带宽的以太网,对于其产品性能来说,全完可以支持。各厂家产品测试对比不差上下,对于生产技术与性能来说,可比性不大。一般FLUK测试都在技术标准的上限上都可以通过,只是测试参数有所不同,冗余度的高低来衡量产品技术与质量的优劣,还有就是使用的年限中,产品质量也取决于长久的使用与高年限的质保。在多家布线厂商中,DINTEK(鼎志)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都有二十五年的产品系统质保。
布线施工中,超五类施工要求并不高,而以上提到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而言,六类系统完全不一样,从国际UL标准,以及丹麦3P认证等等,也都强调了六类产品技术与生产指标的要求。而在要求技术更高的施工中,六类产品也体现出严格的施工标准与产品匹配性的重要。
众所周知,六类布线系统是一个基于超五类更高速率与带宽的网络布线系统,要求的带宽是原超五类的近两倍,250Mhz,2003年初,自六类布线标准出台以后,各厂家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测试此系统产品,而六类布线系统是一个永久链路的测试应用层,物理链接的传输介质主要仍是以铜缆为主,UL标准采用23号线芯,上限标准为0.573-0.576,线径6.5±0.3MM承受拉力约11.4KG。线体结构要求为十字芯设计,以便降低线对的串扰。而在接插件的硬件中,接口仍为国际(TIA/EIA)网络标准RJ45接口,只是各厂家为达到最好的传输性能与插入连接的匹配,在接品弹片针角中设计了不同的高低触点,以便达的最好的性能。
鼎志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组织)正式颁布了六类布线标准后,对于六类系统选购和安装很多厂家也做过相应的培训与书面的教材,但基于施工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各厂家均有不同的问题出现,特别在于六类施工双绞线线体的弯曲半径、拉力、接插件的匹配等等,以及不同厂家六类产品的兼容性。在六类布线系统以及屏蔽与非屏蔽之间的施工方式和造成的不良因素成为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之重。
我们知道六类布线系统接插件如六类信息模块、六类配线架RJ45接口、包括两层结构的六类RJ45信息接头,各厂家都有不同的设计,DINTEK(鼎志)六类非屏蔽RJ45网络接口均采用独特的高低触点设计,配合两层的RJ45信息接头(RJ45水晶头)而达到高性能的传输要求,在施工中,因为各厂家生产设计不同,也是为了达到最好的链接传输效果,所以也就出现了不建议用户自行制作非成品RJ45六类跳线,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不得已需要制作,也要采用同一厂家的6类RJ45接头制作跳线。
市场上所购买的RJ45水晶头,多数都是单层设计,在施工中,手工压接跳线接头,因手工制作,很难避免RJ45水晶头刀片插针压不下去的可能性,这样的接头,插接六类配线架接口很容易造成配线架接口的损坏。
DINTEK(鼎志)六类非屏蔽模块
DINTEK(鼎志)六类模块与配线架接口的高低触点与无焊点压接
安装六类布线系统之前,首先我们要对六类产品与超五类产品做一个对比,包括相应的标准与两个不同系统的测试。
超五类布线系统带宽为:100Mhz在布线系统施工中,可兼容三类10M带宽的应用与五类布线系统传输的所有匹配性,如果在一个布线系统中,如果采用三类与五类以及超五类布线产品,那么这个布线系统为三类布线系统,超五类完全可以支持向下兼容的匹配性上,在超五类布线系统中,也可满足千兆比的传输应用,只是超五类常用于网络传输的四条线芯将改为四对八芯的传输应用,同时两端的设备必须为全双工模式,但这种可达到千兆比的传输的超五类布线系统,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很少,几乎没有,所以,六类的诞生完全打开了UTP千兆比传输的高速率应用系统。也是基于超五类布线晋级为一个较为成熟的高速率传输布线系统。
超五类应用标准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组织)由原有的TIA/EIA-568-5改为TIA/EIA-568-B加强了近端串扰功率合与等效远端串扰的测试值,应而达到千兆比传输的应用.在1-100Mhz各系统单项测试中各值的定义.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在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TR-42委员会的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六类布线标准,这个分类标准将成为TIA/EIA-568B标准的附录,它被正式命名为TIA/EIA-568B.2-1。该标准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标准号为ISO 11801-2002。与以前的标准的区别之一是,这两个标准绝大部分内容完全一致。新的六类标准在两个方面对以前的草案进行了完善,TIA指定六类系统组成的成份必须向下兼容(包括三类、五类、超五类布线产品),同时必须满足混合使用的要求。六类布线标准对100欧姆平衡双绞线、连接硬件、跳线、信道和永久链路作了具体要求。
超五类布线系统可以单项来测试,如线缆以及相应的连接硬件,但六类系统是一个信道级别的测试,验收标准一般采用永久链路来测试. 六类布线标准在许多方面做了改善。对六类性能的测试频率最终确定为1Hz-250MHz频率。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为了确保整个系统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这个标准还同时对线缆和连接件的匹配提出了建议。六类与超五类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的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在以前的布线测试中有基本链路(TIA)、永久链路(ISO)和信道模型(TIA/ISO),六类标准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从而与超五类标准在测试模型上达成了一致。
超五类产品与六类产品结构的对比:
DINTEK(鼎志)六类UTP双绞线 DINTEK(鼎志)六类UTP双绞线线缆外径为:6.50.3mm明显要比超五类缆外径结构5.30.3mm:上粗了一些,双绞线铜芯超五类采用24AWG线芯,而六类采用23AWG的线芯.
在系统单项测试中,超五类基于100Mhz的频率下测试冗余度较高如而基于六类测试需要在250MHz的频率下,测试冗余较低,所以,在六类的安装中,虽然安装与超五类相似,但其要求很高。
鼎志六类24口非屏蔽配线架IDC大间距设计与接口的高低触点
如何进行六类布线系统的安装,六类布线系统安装应注意哪些事项?
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做超五类布线系统安装还是六类布线系统安装,在综合布线的六个子系统中,水平子系统占用了布线安装的90%,也就是说,如果在综合布线安装完毕后,容易出故障占比率最高的也是水平子布线系统,而在一个网络系统中,综合布线故章率占有70%的惊人数字。所以,选用一个良好的布线产品和一个优良的布线施工工艺是取决于一个网络应用的好坏。
六类布线系统产品选择与施工要求:
1.六类布线系统应该从整体传输介质中来选择,因为六类是一个永久链路级别的布线系统,除了选择性能卓越的线缆外,接插件部分也相当重要,如六类信息模块、六类配线架以及成品的六类UTP跳接线。
2.产品的兼容性与匹配性也相当重要,所以,在选择六类布线产品时,最好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六类布线产品,因为各厂家接插件结构不同,跳接线高低触点各异,连接匹配性也随之不同。任何一个不兼容与之不匹配的接插件都会影响整条信息链路的传输。
3.厂商应提供在6类产品及系统在1-250MHz带宽内全面的测试数据,并经得起与六类ISO/TIA标准要求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一一对比。同时对整体链路测试要达到标准要求。
4.提交系统测试报告中所采用的必须是TIA/ISO标准中定义的最坏情况模型,即3连接点90米链路或4连接点100米信道。
5.产品成熟,早已商业化,应已有六类系统的工程应用,厂商还应提供一些国内外第三方和官方机构的测试结果。
6.厂商应对集成商进行专门针对六类的安装培训,而有关集成商只有在经过培训后,方可参与六类项目的安装与施工(用户可要求集成商出示该类培训证书)。
7.用户也可要求使用现场测试仪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对厂商提交的链路或信道进行现场测试,看能否满足六类指标。
8.六类线缆内部应有隔离槽使六类UTP达到双绞线内部结构线对与线对之间的隔离,降低其串扰包括六类成品的跳接线内部结构。同时接插件部分,如六类信息模块与配线架,要有高低触点的设计,使跳接线RT45与配线模块RJ45接口的匹配性达到一致。
9.六类产品特别是六类配线架,要有背板理线系统,如背板理线器或背板理线环,在绑扎六类线束的时候,要使用专业的绑扎带,以防止六类线缆内部结构的损坏。而背板理线器则起到线缆弯折度的最低设置。
10.六类产品安装要符合综合布线标准信道100米内与链路90米的标准距离,线缆穿管材设计应视六类线外径而定,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区别开。
由于六类的测试余量小于超五类,因此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安装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如何进行六类布线系统安装,安装过和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铺设水平线槽应注意水平线槽的结构,水平线槽内是否有金属毛刺,会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害。
2.水平子系统安装时,铺设线缆要注意线缆的拉力,无论超五类布线系统还是六类布线系统,特别是六类布线系统,线缆受到的拉力不能超过线缆制造商所规定的最大承受拉力,在TIA/EIA-568-B.1中有规定4pair 24 AWG UTP cable 拉力要小于110N = 25 lbf(磅) . 拉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层数发生变化: 严重影响线缆抗噪音(NEXT.FEXT)的能力导体及绝缘层的拉伸破坏: 降低线缆的传输性能-导致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的数值降低 & 破坏特性阻(IMPEDANCE)的稳定-导致回波损耗(RETURN LOSS) 的数值降低桥架设计合理性,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这一点在管理间子系统或工作区子系统都要注意,在线缆到模块的安装与线缆到配线架的安装,线缆弯曲半径都要注意到,这一点分开来谈:线缆弯曲过大,这样会改变线缆内线对的层空间. 在拉力过大时,扭绞着的线对会松开,从而形成失配阻抗, 使回波损耗性能不能达到标准. (而六类针对回波损耗更为重要)另外线缆内的4个线对的层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抗噪音能力的下降.按照TIA/EIA-568-B.1规范水平布线4 pair UTP线缆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所安装线缆直径的4倍,六类与 4pair SFTP则是8倍. 这类问题经常发生的区域是配线柜. 在那里, 接插面板上插有大量的线缆, 为了让配线柜内线缆整齐放置, 有些线缆就会被挤压和弯曲的太严重. 经常这些都不会被人发现, 即便是最细心的安装人员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犯这样的错误, 从而恶化布线系统的性能. 这也意味着, 引导线缆的导管最小弯曲半径则是50mm. 这对建筑物内原来安装或规定安装更小直径线缆的导管系统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管理间子系统内部线缆挤压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在六类安装中所容易出现的一个故障点,应避免把线缆束得过紧, 从而压迫线缆. 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有许多束或捆线缆的场合, 位于外围的线缆受到的压力比线束里面的大, 压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变形, 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影响性能, 主要表现为回波损耗成为主要的故障模式. 回波损耗的影响能够累积下来, 这样每一个过紧的系缆带造成的影响都累加到总回波损耗上. 你可以想象最坏的情况, 在长长的悬线链上固定着一根线缆, 每隔300mm就有一个系缆带. 这样固定的线缆如果有40m. 那么线缆就有134处被挤压着(见图一). 当你使用系缆带时, 要份外注意系带时的力度, 系缆带只要足以束住线缆就足够了.
这里有一个好的原则可以遵循, 就是确保在用系缆带固定线缆时, 线缆外皮不变形. 在配线柜, 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因为配线柜里面的线缆密度很高, 为了保持线缆整齐, 有可能把线缆束的太紧. 另外, 在接插面板后面, 由于很难接到端接点, 也容易造成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系缆钩或环最好用专业的尼龙绑带(见图二), 这总装置不会压迫线缆, 而且, 它们也很容易拆下来, 这总方法一方面简化了往线缆束里增加线缆的操作, 但另一方面, 缆线也容易遭到破坏。
(图一) (图二)
4.工作区子系统与管理间子系统线缆的打接与牵引处也会使六类安装出现故障。在六模块打接中,要求线缆PVC绝缘层的外皮与IDC打线端子平齐(如图三),以降低近端线对的串扰值,同时,在线缆到达IDC打线端子刀口处,尽量不要破坏对绞线的绞距。打接配线架也是如此,对于机柜内,线缆的两种走线方式一是采用顶部水平线槽出线,二是采用防静电地板式出线方式,两种方式到达六类配线架背板理线器时,均要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90度直角。
5.在线缆端接处, 除非必须, 否则线缆外皮不应被去除。TIA 或 ISO 布线标准中都没有说明需去除的外皮长度。尽可能少的地去除外皮, 可确保线缆内的扭绞率和扭绞层数。在IDC 去除的外皮若过长, 将会影响布线系统的NEXT和FEXT性能。
6.六类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综上所述,在每个六类布线系统的子系统中,安装环节都很重要,如果没有接受到此系统安装的培训绝不能对六类布线系统进行安装,打接模块与配线器材时,应注意打线刀的垂直与水平。
来源:千家综合布线网
上一篇:NiMH等常见蓄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
下一篇:中兴通讯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