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布线新选择,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析

布线新选择,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析

录入:edatop.com     点击:

  随着全球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快速通信的需求,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带宽也在不断增加。综合布线系统现在已经由5类发展为超5类,目前6类、7类也正逐渐为用户的首选产品。经过近四年、十几次的修改完善,ANSI/TIA/EIA 568-B铜缆双绞线6类标准终于正式出台,众说纷纭的6类布线市场终于有了“说法”,用户心中也多了一把“标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当前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向。

  六类标准的发展

  在布线领域,三类、五类、超五类曾竞相争艳,五类的市场占有率曾超过90%,取代三类而成为市场的主导,而超五类自出现起,却又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取代五类而成为主流。2002年6月17日,美国通信工业协会正式通过了六类布线标准,并以ANSI/TIA/EIA-568B的附录形式在6月24日正式印刷出版,该标准正式命名为ANSI/TIA/EIA-568-B.2-1。自1997年8月首次提出六类布线规范以来,历经五年之争,经过多次草案修改,六类布线标准终于正式出台。

  而之后的国际标准的出台更加促进了6类系统的发展。一般来讲,国际标准由于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所以标准相对宽泛,但是国际标准和北美标准关于6类的主要指标都是一致的,6类布线系统的标准发展诞生于1997年9月的慕尼黑,当时就已定出6类的主要框架,其近端串扰、损耗等主要指标双方皆已一致确定。最重要的是,国际标准和北美标准后来逐步融合,例如北美厂商主推非屏蔽线缆,欧洲厂商主推屏蔽线缆,而在此次出台的6类北美标准中,已经将屏蔽部分内容作为相关资料补充进来。而且,北美采用62.5/125μm多模光纤,欧洲采用50/125μm多模光纤,北美6类标准就将它们全部收录。

  当然,国际标准虽然很有指导意义,但在中国6类国家标准出台之后,任何厂家都只能符合我国标准才可在中国市场销售6类标准。那么,我国标准何时推出呢?我们知道由于我国标准制定的思路是“成熟一条做一条”,因此自1995年制定5类标准以来未有新的进展,此次北美6类标准的出台无疑会推动我国制定6类标准的进展。但是,我国标准制定非常严格,要考虑国际标准、北美标准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制定,当然其间还要经过国家批准、立项、审查等多个环节,因此通常还需要数年的时间。那时,用户就可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来选择产品,6类标准之争才算真正尘埃落定。

  目前的六类布线系统正如当年的五类布线系统刚刚出现时一样,不可避免地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取代超五类而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的六类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各大厂商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开发六类产品,以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测试厂商也纷纷开发出六类测试仪,网络厂商也在着力开发与六类匹配的产品,六类已成为大势所趋。

  六类标准新在哪里?

  六类布线标准关于接插件、线缆至链路、信道的性能指标已全部确定。尽管六类的标准尚未正式颁布,但六类草案进展顺利,六类作为非屏蔽布线系统极限,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带宽及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PS ACR值。可全方位满足不断增长的未来数据和视频应用的要求,用户今天已经可以选择一套真正的六类系统。因为六类布线标准在许多方面做了改善:

  首先是对六类性能的测试频率最终确定为1-250MHZ频率;其次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为了确保整个系统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这个标准还同时对线缆和连接件的匹配提出了建议;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的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在以前的布线测试中有基本链路(TIA),永久链路(ISO)和通道模型(TIA/ISO),在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从而两个标准在测试模型上达成了一致;在标准的正本中已经没有了现行的五类标准的定义,对原来的五类系统的测试问题,原TSB67和TSB95标准,在新标准收录在附录D中,但只是提供为参考的。

  同时此次发布的标准弥补了前几个草案的不足,并保证系统的向下兼容性和相互兼容性,即不仅能够包容以往的三、五类布线系统,而且保证了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混合使用,改变了以往六类产品必须完全统一的弊端。另外,布线性能指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衰减、近端串扰、综合近端串扰、等效远端串扰、综合等效远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布线系统性能上已大大优于超五类布线。

  “咄咄逼人的”七类系统

  7类线缆技术提供高达600MHz的带宽,这是所有类型的铜线缆中最高的带宽,以前的线缆技术基于保守的性能标准,如100 MHz的5e类标准和250 MHz的6类标准,万兆以太网等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或关注环境(如工厂车间)电磁干扰的公司,倾向于使用7类线缆。7类线缆是全屏蔽电缆,每一对线路都利用衬箔屏蔽物屏蔽,而且线缆本身也采用包裹整个线缆的屏蔽层。一些7类线缆还在线缆的护套与屏蔽的线路对之间加入了一层编织物屏幕层 ,线缆还可以屏蔽外部串音,即来自线缆外套之外的邻近线缆的噪音。直到不久前,5e类和6类线缆一直采用噪音消除技术,处理来自线缆护套内部的噪音,而提供万兆以太网传输的铜电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来自护套外部的噪音。

  7类线缆是容量最大的平衡电缆,而它的成本大约是6类电缆的3倍,后者的价格一般为1000英尺380美元,为今后10年作打算的企业可能能够证明安装7类线缆(电缆和连接器)的费用是合理的,因为与其他可以处理需要更高带宽应用的替代方法相比,7类线缆更节省资金。7类为用户提供了根据安装的连接器类型(RJ型和非RJ型)做出选择的可能,在使用非RJ型连接器时,它提供应用共享功能,而在使用RJ型连接器时,基础设施具有向后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由于这种线缆技术将逐渐进入主流,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必须在他们的硬件上设计7类接口,企业用户也必须逐渐适应这样一种不同的接口,7类线缆具有比6类线缆更大的直径,因为它采用双倍的屏蔽,并且通常采用23AWG(美国线缆规格)裸铜线连接器(相比之下,6类、5e类、5类和其他类型的线缆采用的是24AWG连接器)。

  除了确定7类线缆和连接器的价格外,国家研究测试试验室的认证也非常重要,这意味着该试验室的认证标识将出现在这种线缆的护套上,该标识显示设备在安全性和性能上,通过了国家批准的测试试验室的测试,符合国际7类标准的性能规范。7类产品可以满足新的带宽、接入、存储和速度要求,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未来的目标,将这种最新铜缆技术与其竞争者的性能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可以帮助确定使用什么类型的线缆。

五E类与六类对比

  无论在物理属性还是性能特点上,6类系统都与超5类系统有许多不同。首先来看物理属性,6类系统产品的双绞4线对电缆和RJ45连接器等都没有变化,布线系统体系结构和定义也没有变化,而其他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有改变。整个符合目前草案的6类系统要求所有的厂家真正重新设计他们的产品。新的电缆构造形式是,在电缆中建一个十字交叉中心,把4个线对分成分别的信号区,这样可以提高电缆的NEXT(近端串扰)性能,还可以减少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电缆连结和弯曲引起的电缆物理上的失真,许多厂家都增加了电线的交叉部分区域,从24AWG改为23AWG,以尽力把衰减损耗减至最小。

  很多厂家顺着线对增加了每米长度内的纽绞数,电缆中4线对的各个线对之间纽绞数的差别又提高了NEXT性能,在这些情况下,要注意确定:传播延迟和延迟偏差是否没有反过来受到影响,布线系统这两个重要参数是否合格。在跳线插头上也有很大的衰减,所有的厂家都在为他们的6类系统插座设计特殊的插头,以提供额外的频率补偿,使配对的线对符合规范,有些厂家通过在插头里插入塑胶来把电线分隔开,另一些则在插头中插入印刷电路板(PCB)。

  此外,在传输性能方面两类技术也存在差别。除了超5类系统规范中的参数外,6类系统规范中又增加了一些性能参数,它们是插入损耗(替代衰减)、插入损耗偏差、纵向转化损耗(LCL)和纵向转化传输损耗(LCTL)。6类和超5类系统中的参数的性能标准都得到了增加,一般超过频带3~10dB,超5类系统的0dB PSACR点规定为大约130MHz,而6类系统则规定为大约202MHz。

  从布线的直接成本来看,目前六类布线要比超五类高许多,但在设备端节约的成本预算,则会摊低系统的整体成本,所以综合成本并不高,加上性能指标上的优势,六类布线成为未来千兆应用的主流布线技术,应该指日可待。

  选择何种布线系统?

  六类布线标准的推出,有如布线市场的一个方向标,让产品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有了一个公共的技术标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让用户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选择依据,市场最终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作为产品经销商或系统集成商,只有真正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淡化“五类、六类”的概念,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从技术需要出发,为用户设计出合理的网络布线方案,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因而,要谈六类布线有无必要,需要区别对待,笔者认为,随着千兆应用的普及,对那些有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用户来说,选择六类已无后顾之忧,而且完全有必要,从长远看,也应该是明智的选择,毕竟六类系统的性能要远远优于五类、超五类。

  而对那些网络应用需求较低,在较长时间内也不会有网络转型需求的,或者对自身应用需求根本不明确的,至少在现阶段没必要选择六类系统。超五类布线经过几年来的应用验证,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赢得了很多中、低速网络需求用户的信赖,因而对他们来说,在目前不一定非要选择六类系统,超五类或许是他们最理智的选择。
来源:千家综合布线网

上一篇:电池设计基础和基本步骤
下一篇:3G网络对IP承载网规划设计中的现实问题探讨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