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城域网几种技术分析
录入:edatop.com 点击:
MSTP、RPR和城域WDM技术是城域网工程中的主流技术。MSTP比较适合已经敷设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它可以方便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到分组网的过渡。
MSTP对二层的支持被许多人认为是传输设备的重大变化,二层网络从单纯的局域(学校、企业内)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甚至长途;但是二层缺少路由功能,必须采用MAC地址交换,而且广播风暴等问题决定了二层的网络不能无止境扩大,在网络规划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引入三层以及路由器功能,MSTP并不能代替路由器,但在一定程度可以简化路由器要求,PoS接口改为GE/FE接口,MSTP与路由器的配合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城域网建设的几点考虑
城域传送网的节点设置、网络布局应充分考虑IP网、话音、基站、ATM等业务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传送网对各种业务网络的综合承载。由于IP业务将成为业务的主体,因此城域传送网与路由器的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0Gb/sMSTP应该在城域网中占有重要地位,40Gb/sTDM系统也主要会在城域网中应用,尤其是在网络结构复杂的大中城市中。
仅从汇聚层来看,汇聚层网络结构多采用环形结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有着较多的应用,采用MSTP技术,可以实现在传输设备中直接提供以太网或ATM接口,降低传输成本,适合作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如果业务以数据业务为主的话,也可以采用RPR技术组织网络。汇聚层负责将本地交换局连接到骨干节点,以多业务颗粒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为核心,对带宽的需求多变化,要求可扩展性高、成本低。由于业务多为汇聚型,因此拓扑结构以环网为主。在汇聚层应用MSTP可以优化对数据业务的传送,提高带宽利用率,同时利用MSTP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可以节省汇聚节点的业务端口,降低网络成本,因此要求应用于汇聚层的MSTP有比较完善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
接入层主要负责商业大楼以及大客户的接入。接入层多采用环网结构,可以根据业务类型选择SDH或RPR技术。接入层的MSTP设备要求结构紧凑、配置灵活、业务接口丰富、低成本以及完善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接入层MSTP可以替代部分数据网络设备,降低网络成本。
城域网最大的特点是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种方式套用各个地区城域网的发展,应根据城市规模、业务类型、用户分布等选取合理的技术,并充分考虑与业务层IP、路由器的配置的关系,使两层的功能相互对应、协调。
作者:张成良 来源:人民邮电报
MSTP对二层的支持被许多人认为是传输设备的重大变化,二层网络从单纯的局域(学校、企业内)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甚至长途;但是二层缺少路由功能,必须采用MAC地址交换,而且广播风暴等问题决定了二层的网络不能无止境扩大,在网络规划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引入三层以及路由器功能,MSTP并不能代替路由器,但在一定程度可以简化路由器要求,PoS接口改为GE/FE接口,MSTP与路由器的配合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城域网建设的几点考虑
城域传送网的节点设置、网络布局应充分考虑IP网、话音、基站、ATM等业务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传送网对各种业务网络的综合承载。由于IP业务将成为业务的主体,因此城域传送网与路由器的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0Gb/sMSTP应该在城域网中占有重要地位,40Gb/sTDM系统也主要会在城域网中应用,尤其是在网络结构复杂的大中城市中。
仅从汇聚层来看,汇聚层网络结构多采用环形结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有着较多的应用,采用MSTP技术,可以实现在传输设备中直接提供以太网或ATM接口,降低传输成本,适合作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如果业务以数据业务为主的话,也可以采用RPR技术组织网络。汇聚层负责将本地交换局连接到骨干节点,以多业务颗粒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为核心,对带宽的需求多变化,要求可扩展性高、成本低。由于业务多为汇聚型,因此拓扑结构以环网为主。在汇聚层应用MSTP可以优化对数据业务的传送,提高带宽利用率,同时利用MSTP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可以节省汇聚节点的业务端口,降低网络成本,因此要求应用于汇聚层的MSTP有比较完善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
接入层主要负责商业大楼以及大客户的接入。接入层多采用环网结构,可以根据业务类型选择SDH或RPR技术。接入层的MSTP设备要求结构紧凑、配置灵活、业务接口丰富、低成本以及完善的L2交换和汇聚功能。接入层MSTP可以替代部分数据网络设备,降低网络成本。
城域网最大的特点是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种方式套用各个地区城域网的发展,应根据城市规模、业务类型、用户分布等选取合理的技术,并充分考虑与业务层IP、路由器的配置的关系,使两层的功能相互对应、协调。
作者:张成良 来源:人民邮电报
上一篇:SCNB以不断演进的网络迎接融合时代的到来
下一篇:万兆局域网的前世、今生与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