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文章 > 全球NGN标准进展分析

全球NGN标准进展分析

录入:edatop.com     点击:

  从NGN标准提出以来,全球许多标准化组织展开了许多NGN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对促进NGN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NGN标准在全球

  国际上研究NGN的4大标准化组织分别是ITU、ETSITISPAN、3GPP和IETF。

  1.ITU-T在NGN标准方面的进展

  ITU-T研究NGN的小组有SG13、SG11、SG15、SG16和SG19,其主要研究领域可划分如下。

  (1)SG13领导ITU-T中的NGN研究,完成有关NGN体系框架、演进、融合等研究课题,具体包括框架和体系结构、NGN信令要求、NGN项目管理协调和计划颁布、NGN实现方案和应用模型、网络和业务能力、互操作性、IPv6对NGN的影响、NGN移动性和固定/移动融合、公共数据网络、NGN安全等。SG13还在业务需求、框架、演进和QoS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加速NGN研究的进展,ITU-T于2004年6月成立了NGNFocusGroup,该小组于2004年12月并入SG13研究组。

  (2)SG11主要研究信令和信令控制架构。

  (3)SG15研究NGN接入技术和NGN传输技术。在智能光网络领域,SG15的主要工作是定义标准的自动交换光网络体系结构。

  (4)SG16主要研究多媒体业务。

  (5)SG19致力于研究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除上述小组以外,ITU-T还于2004年6月成立了ITU-TFGNGN(下一代网络专题组),开始了对IMS的研究,涉及到IMS的业务和网络框架等方面。ITU-TFGNGN研究下一代网络业务需求,IMSRelease 6中定义的业务成为其业务研究的起点,同时强调业务应具有灵活的生成能力。ITU-T FGNGN还将研究有关IMS的网络融合技术,认为下一代网络与IMS的框架结构应该是一个与接入技术无关的网络,应尽可能多地支持各种接入技术,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技术。对于基于SIP会话的业务,ITU-T FGNGN将以IMS为基础开展工作,并参考3GPP的一系列相关规范。

  在其第一次会议中,FGNGN建议为了完成FGNGN的既定目标,下一代网络中关于会话管理的核心网采用3GPP的IMS,后来FGNGN基于这样的假设开始工作,研究为了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的必要扩展。基于3GPP已经定义的关于IMS的系列规范,FGNGN建议将这些规范列为IMS的参考规范,并标记为区域性标准组织的文件列表,将来其他参考文件也可以列入这个列表。FGNGN重点研究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明确了下一代网络的Release1业务以IMSRelease6中定义的业务为起点。

  目前ITU-T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讨论并起草相关建议草案。

  (1)互通应用示例。研究有关NGN与其他网络间的互通问题。

  (2)功能架构模型。研究有关NGN业务层和传输层的一些功能实体,如业务层控制平面中的接入控制、定位业务功能、与PSTN/ISDN互通、媒体资源控制等功能实体,业务层管理平面中的代理、网络及网元管理、业务管理等功能实体,传输层管理平面中的代理、网络及网元管理等功能实体。

  (3)NGN需求规范。研究有关NGN的需求,描述业务和能力需求,包括管理、命名、编址、接入网的需求和业务相关的需求以及安全性等。

  (4)商业模型。研究QoS、无缝可管理业务、网络演进等。

  (5)业务体系架构及其应用示例。讨论融合业务方案的通用模板和业务分类以及基于WEB业务的NGN融合业务方案、UPT业务方案、多方PLAY业务方案开发模型、IPTV等问题。

  (6)用于管制的技术模型。研究在一个传送结构上传送内容汇聚业务的新模型,该模型支持管理上的需要。合适的模型将有助于管理策略的制定,便于协调有关控制要求。

  (7)基于MPLS和可管理IP网络的参考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为穿过或位于一个MPLS域内的一致性设计提供基础,并为理解现有各类应用间相互关系提供概念和功能框架,进而为确定未来网络的标准创造条件。

  (8)TDM网络向NGN的演变。TDM技术从现有网络向NGN过渡仍将是一种基本技术。为了便于以后的研究和文件处理,网络演进与PSTN/ISDN的仿真是相对独立的内容。ITU-T正在研究“网络向NGN演进”、“PSTN/ISDN向NGN演进的方式”、“PSTN/ISDNEmulation和Simulation的方式”。在具体演进方式上,ITU-T考虑基于软交换以及基于IMS两种方式。

  (9)NGN的移动性管理。NGN中的移动性是指随用户和终端位置的改变而持续接入服务、继续通信的能力。移动性可划分为两个级别:一个是称为“游牧的”移动性,指用户在移动时能改变其网络接入点,但正在进行的服务会话会完全停止,需要重新启动;另一个称为无缝移动,指当用户或终端移动时,能随时改变其网络接入点而不中断正在进行的服务会话。

  (10)NGN可管理的用户网络能力。主要关注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可管理IP网的业务定义、业务需求、参考模型和功能要求。可管理IP网的业务向用户提供网络资源控制和管理,可管理IP网应具有用户分组及业务分集、信息接入控制和安全、移动控制和管理、带宽分配和SLA协商、端到端QoS配置和优先权配置等多种能力。

  (11)NGNSoftRouter功能需求。研究有关NGNSoftRouter功能需求。

  (12)IPv6对NGN的影响。重点研究NGN环境下IPv6的移动性应用、NGN中IPv4/IPv6的过渡、支持NGN移动性的IPv6多归属因素。

  (13)NGN计费要求。研究NGN中结算、计费、帐务的机制和标准化协议、计费数据信息模型以及安全问题等。

  (14)NGN安全。研究NGN安全的体系架构,研究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机制,提供应用于多个管理域的安全解决方案。

  (15)基于IMS结构的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ITU目前正在对基于IMS的体系结构进行标准化工作,该结构融合了语音网络和数据网络,融合了有线业务和无线业务,实现服务的差异性,方便在各种网络中漫游的用户,能有效地在业务平台、会话控制、系统管理等方面实现融合,这一方面满足了最终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基于IMS的融合网络有以下一些特点:以3G/NGN为主导,向融合网络演进(3G/NGN/WiFi/BBA等);支持丰富的融合业务,在保障提供现有业务的同时,提供适应未来网络发展的多媒体业务、开放的网络及应用接口,方便运营商融合第三方业务应用与业务生成;基于3GPP/3GPP2的IMS架构的软交换是业务控制层的核心,能提供完善的控制功能,同时支持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应用,从而实现最丰富的融合业务,包括有线、无线和宽带等各种接入,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服务;多业务核心骨干网以MPLS为核心,保障未来网络提供可管理、可控制、有质量保障的和安全的业务;网络业务管理系统能为运营商提供高效、集成的未来网络全方位服务。

  (16)NGNQoS。本部分包括Y.1291(Y.qosar)、Y.123.qos、Y.e2eqos、Y.msnniqos等一系列建议草案。Y.1291提出了分组网络QoS参考体系结构,Y.123.qos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QoS要求体系架构以及协议要求,Y.e2eqos提出了端到端QoS要求、体系架构、接口以及控制流程等内容,Y.msnniqos提出了用于IPQoS的多业务提供商的NNI接口等内容,Y.NGN.QoS提出了NGN中QoS和网络性能的通用因素,Y.NGN-NHNperf规定了NGN中异构网络的网络性能,Y.e2eqos.1提出了NGN中端到端QoS的要求和框架要求,Y.enet提出了以太网的QoS体系架构,Y.racf提出了NGN中资源和接纳控制的要求和体系架构,Y.ipaqos提出了基于IP的接入网的QoS框架,Y.pmm提出了NGN网络性能测量和管理,Y.apo提出了用于端到端性能指标的算法。(17)IPv6对NGN的影响:IPv6技术是NGN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讨论以下3个新的ITU-T建议草案:Y.ipv6sig(用于IPv6网络的QoS信令因素)、Y.ipv6multi(用于NGN的IPv6多归属框架)、Y.ipv6req(基于IPv6的NGN业务要求和功能能力)。

  (18)NGN术语:根据NGN研究计划进展的需要,SG13开始制订有关NGN术语的新建议—Y.NGN-TERM“NGN术语”。该建议草案初步给出了NGN的定义及位置类业务(包括基于位置的业务、位置依赖业务)、呈现业务、消息类业务(包括立即消息、基于会话的消息、缓递消息)、推送类业务(包括推送业务、推送发起方、推送接收方、推送数据)和语音激活类业务等术语的定义。

  (19)ITU-T也讨论NGN网络中的ABR-like业务问题,ABR-like的业务主要用来在session建立之前或建立期间选择合适的带宽,涉及到UDP/TCP的端到端特性、路由、移动性、多播、隧道等。ABR模式的应用包括快速下载、交互型视频、应急流量的保护等。

  另外,ITU-T还讨论了与NGN相关的RFID系统和USE体系架构问题以及NGN的Roadmap问题。表1给出了ITU-T的NGN的路标(Roadmap)。

[table]
























































































Release版本


1


2


3


目标完成日期


2006年中期


2007年底


2009年中期


参考


NGN Release 1描述(Y.NGN-R1)


 


 


移动性


CSCF支持的用户漫游


---


业务层移动性


多媒体业务能力


基于Session 的实时会话型业务,以及非实时通信


点到多点传输,例如TV分配、AV流媒体、家庭娱乐、游戏等


社团业务


最后一公里技术


传统的xDSL、xPON


WLAN


WiMax


汇聚/城域网


待研究


 


 


用户网络


待研究


待研究;UPnP


待研究


安全


身份识别、授权、鉴权、威胁分析、防垃圾邮件、保护/信任的业务等


单一签约、会话、CPE处防火墙应用、边界网关、分组检查等


通过线路进行信任确认


大众感兴趣的网络能力


紧急呼叫支持、 ETS、TDR、拦截等


待研究


待研究


QoS


AN中的QoS 控制,基于RACF的功能性体系和信令要求


Traffic监视

Traffic 管理


端到端的 QoS


编号、命名和寻址


当前方法的应用,如 E.164、域名和 ENUM


待研究


统一的用户/通信标识


计费和结算


CDR、IPDR等


用于业务和应用的公共计费机制


---


用户数据库


功能体系


对业务和应用的接口/裁决


---


管理


Corba


XML


用户可管理的 IP


API


J2EE, 待研究


待研究


PNP, 待研究


平台


待研究


COTS


待研究

[/table]

  2.3GPP在NGN标准方面的进展

  3GPP最新研究推出了IMS体系架构,现在正被ITU-T广泛应用并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GPP研究热点集中在3个方面:如何在IMS域中应用IPv6,以解决地址问题,尽快实现IMS;如何协调移动和固定网络中SIP协议的差异;是否要在电路域上承载实时业务以达到较高的QoS保证。

  3GPPR5于2002年6月冻结。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为GPRS/3G网络设计了基于IP传输之上的标准化的多媒体解决方案IMS,包括安全功能、计费功能、漫游功能和QoS;第二,基于IETF的协议,采用SIP和SIP扩展;第三,SIP作为惟一的IMS“呼叫控制”协议;第四,所有的IMS网络模块都用了IPv6,包括移动终端;第五,注册网络控制,漫游用户由原始注册网络控制;第六,接入独立,IMS独立于底层的IP接入网络。

  3GPPR6于2004年年底被冻结。其主要特点是:第一,IMS到CS互通,支持SIP/ISUP互通和CS漫游情况;第二,支持IMS到PS互通以及同IP端点的互通;第三,支持WLAN接入方式;第四,支持多种业务,如聊天、IMS会议,并支持在线功能;第五,支持基于IP流的计费。

  从协议的成熟度分析,IMS在移动网内已经能够达到商用标准。由于移动的接入网已经具备了NASS和RACS子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通过设备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判断,在近1~2年内,IMS在移动网上可以商用。

  3.ETSI在NGN标准方面的进展

  ETSI成立了TISPAN,专门研究NGN的相关课题,TISPAN分为业务、体系、协议、号码与路由、服务质量、测试、安全和网络管理共8个组,希望在2005年有一些研究成果出来,其主要原则是能够尽量顺从IMS。

  ETSITISPAN目前正在制订下一代网络相关规范,命名为TISPAN-NGNRelease1。TISPAN-NGN Release 1总体需求包括:固定终端可以获得3GPP IMS核心网提供的所有业务;能够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核心网提供的PSTN/ISDN业务;任何接入方式下都可以进行紧急呼叫;可以通过NNI接口实现与IMS、因特网以及PSTN/ISDN的互通;在移动性方面支持用户或终端的移动;为用户提供安全的可信赖的使用环境;支持各种QoS的业务,具有QoS控制功能;具有灵活的网络架构,便于业务的开发和互操作,减少业务规范的数量;支持向第三方业务提供者提供接口。

  关于IMS的研究,TISPAN和3GPP的合作比较紧密,但是在一些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在规范的制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TISPAN和3GPP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研究下一代网络与IMS相关问题。焦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用户识别卡问题,在3GPP的规范中每个终端都有一个UICC(UniversalIntegratedCircuitCard)卡,可以实现多种应用,包括目前SIM卡功能和其他应用功能,TISPAN正在评估下一代网络终端中是否也需要一个UICC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还要在TISPAN内部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针对IMS中的各种业务引擎,TISPAN将采用3GPP中定义的各种业务引擎。关于Presence的应用,TISPAN倾向于除了SIP电话以外的呼叫都采用URI标志,而3GPP规定所有呼叫都使用URI标志,这还要和3GPP进行协商。关于Group Management and Conferencing,TISPAN正在研究下一代网络中是否要定义MRFC和MRFP之间的接口,3GPP已经将其定义为采用H.248协议的接口。关于Messaging,TISPAN正在研究是否要在媒体通道上设置NAT或防火墙,如果设置则需要Message Relay功能,但3GPP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规范。

  下一阶段,TISPAN的主要工作计划包括制定下一代网络Release1系列规范,IMSRelease 6版本规范将包含其中,另一方面是继续和3GPP的各个TSG沟通,使各WG和TSG相对应地工作,以便保持一致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TISPAN标准推进速度较快,也具有可操作性。并且TISPAN和3GPP的合作较为紧密,TISPAN主要在3GPP规范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来实现固定的特性,并争取与3GPP尽量保持一致。

  4.IETFNGN标准进展

  IETF主要专注于下一代网络协议的研究,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协议(如SIP、MGCP、SIGTRAN以及承载层的IPv6等)都是由IETF定义的。IETF定义的协议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SIP、MGCP、SIGTRAN等协议已经成为其他标准组织引用和参考的重要文件。目前IETF主要关注于SIP协议、IPv6和网络安全的研究。

  二、NGN标准在我国

  1.我国NGN标准建设情况分析

  NGN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了配合NGN在我国的建设,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各技术工作委员会密切跟踪国际上NGN标准的发展进程,研究制订我国NGN的相关标准,并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国NGN/软交换网络的建设、网络的演进、设备的开发、研制和引进做好充分准备。

  在NGN相关标准方面,我国正在对NGN框架规范、NGN业务平台/体系、NGN网络管理技术、NGN端到端的QoS、NGN网络安全、NGN广泛移动性技术、网络融合等标准进行制订或预研。

  在软交换相关标准方面,我国已开始研究软交换网络框架体系、软交换网络安全。基本完成了软交换、移动交换服务器、ATM中继媒体网关、IP中继媒体网关、综合接入媒体网关、多媒体MG、MGC、信令网关、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综合接入设备、SIP服务器、软交换业务接入控制设备、PARLY等组网设备的标准制订。

  在协议方面,我国基本完成了电话选路协议、SIP等组网协议的标准制订以及SIP/MGCP/H323/H248/SNMP协议穿越NAT技术等标准的制订。

  在接入网方面,我国主要面向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目前正在对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技术、综合接入系统技术、甚高速数字用户线等标准进行研究。

  在移动方面,我国基本完成了移动软交换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以及测试方法、移动媒体网关设备规范和测试方法及接口等方面的标准。

  在IPv6方面,我国基本完成了IPv6基本协议、路由协议、设备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正加紧制定业务层次的标准。

  在安全方面,我国已经启动了软交换设备、媒体网关设备、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信令网关设备、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软交换业务接入控制设备、IP智能终端、综合接入设备等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制定。

  2.我国NGN标准发展趋势

  NGN技术对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已经从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进入了自主创新时期。国内缺乏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的知识产权,因而期望在NGN技术上有所创新,期望能有概念地创新以获取原创性的知识产权。目前各个层面、各级领导都希望能进行创新,在NGN技术上我国是有可能有所创新的。

  在ITU-TNGN研究领域,我国参会人数以及提交的文稿数也越来越多,参加ITU-T会议也从先前的跟踪研究转为直接参与和推进。承担了数个新建议草案的起草。目前,与会单位建议我国成立NGN研究专家组,专门负责统筹考虑NGN标准战略提出的方向,定期开会讨论会NGN稿。

  目前,我国有可能在国际上提出建议和突破的方向包括以下部分: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架构、软交换演进方向(包括PSTN/ISDN向基于软交换/CS的NGN演进的策略和场景、基于软交换的组网架构、软交换的未来演进方向等)、IMS在固定网中的应用、NGN承载网技术、NGN业务、NAT穿越技术等。

----《通信世界》

作者:石友康   

上一篇:SNR技术化解网络智能化建设难题
下一篇:固定移动融合下的智能网发展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