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测试测量 > Labview 虚拟仪器 > 学习LabVIEW(八)——用循环处理数组

学习LabVIEW(八)——用循环处理数组

录入:edatop.com    点击:
LabVIEW的G语言中,循环表现为一个框框。数据进入循环会有一个所谓的“隧道”,数据离开循环也要经过“隧道”。隧道的表现形式为循环框上的一个小方块。而隧道还可以配置为不同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看以看出,隧道有三种模式:最终值、索引、连接。配置不同的隧道模式,可以让循环拥有不同的功能。索引模式的隧道表现为循环框上一个里面有一对中括号[]的小方框,最终值模式的隧道表现为实心的小方框。
索引模式有什么用呢?
  • 如果输入循环的数据为一个1D数组,经过索引模式的隧道后的数据流就成了一个标量,此时循环的作用为:用循环框内的框图处理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MATLAB的arrayfun和Python的map,不同的是,我们可以在循环里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一个迭代的运算。输出端就是反过来的效果;
  • 如果输入循环的数据为一个2D数组,经过索引模式的隧道后的数据流就成了一个1D数组,循环每次处理2D数组的一行(或是一列,我还没有查清楚LabVIEW是Column-major还是Row-major)。输出端就是反过来的效果。
这次我们用循环实现了一个Mandelbrot图形的计算。在《xialulee大战pythonchallenge——level31》中,我们用Matlab实现了计算过程。这里我们利用LabVIEW的G语言实现其核心的迭代算法,至于初始数据的构造,还是偷懒使用了MATLAB节点。完整的程序如下:

上图的程序中,算法部分嵌套了三层循环。最外层的循环用来把输入的初始矩阵拆成一个一个的1D数组,中层的循环用来把1D数组拆成一个一个的标量,在最内层则是迭代算法,实现的计算如下所示:
z = 0
for k in range(128):
z = z * z + input
if abs(z) > 2:
break
然后输出k。
算法中的迭代表达式(z = z * z + input)是用移位寄存器实现的,就是循环框上面分立左右的两个带有小三角形的方框。
程序的数据流的终点是一个强度图控件。下面是程序运行的结果:

点击浏览: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仪、示波器,使用操作培训教程

上一篇:labview编程技巧-----文本的特殊效果制作
下一篇:labview编程技巧-----如何得到自己的公网IP

微波射频测量操作培训课程详情>>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