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关于城市通卡非接触小额支付发展的思考
录入:edatop.com 点击:
目前,每天伴随城市居民出行、消费的卡片已经越来越多了,“刷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快捷、便利的支付手段与途径。因此,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把建设“城市通卡”作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并逐渐把“金融支付”与“数字化信息”相融合,从而实现公交、地铁、小额消费和自来水、供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收费的结算、身份验证、金融领域应用等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使其更加深入的享受数字化信息成果的便捷。
城市通卡作为金融支付的载体,城市居民便捷的消费支付工具,已成为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支付手段的补充和支持,而日常城市居民用城市一卡通所支付的都是一些不超过1000元的小额消费。因此消费市场价值最高的小额支付领域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城市一卡通广泛应用的发展方向。德卡科技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城市通卡在非接触小额支付领域发展的几点思考。
1、我们的理想目标
随着城市通卡的运营模式、智能卡技术、行业标准规范的完善,同步国内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国内智能卡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关键时该,我们衷心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广大业主、运营商、集成商、机具供应商、卡片供应商、平台提供商等联合起来,遵循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技术平台标准规范和运营模式,成立非金融行业的非接触小额支付产业联盟,做强、做大中国的非接触小额支付产业。
2、智能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钱包与小额支付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电子钱包是指金融电子钱包,但本文所述的电子钱包主要是指行业电子钱包,更指城市通卡、公交IC卡等领域发布的用于小额支付的非接触电子钱包,目前广泛应用于公交、出租、超市、公交、报刊、便利店、电影院、地铁,还可能用于支付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应用。小额支付是指用非接触电子钱包所进行的小额消费过程,特点是快速交易,刷卡免签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这种支付方式无需找零、真正实现了便利、快捷,提升了销售效率。
基于智能卡技术为载体的电子钱包的应用,是借助于智能卡芯片的存储与运算功能,既可以实现有脱机交易的特征达到快速支付,又可以得到智能卡芯片安全认证体系的保障。了解电子钱包的应用,须先了解智能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智能卡的用途
身份识别:目前,智能卡技术已成为企业和政府解决身份识别和安全问题的焦点。智能卡技术以非接触式或接触式芯片的方式得以应用,从而可以在身份证和护照中使用。对于居民身份证,可以在卡体中嵌入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将这种身份证插入一个读卡器终端中,该终端将显示持卡人的身份特征并对此进行认证。还可在护照内嵌入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在非接触模式下使用这种技术。当旅客在出入境检查站提交电子护照时,非接触式读卡器终端设备将采用与接触式芯片卡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身份检查。
电子钱包:作为具有最高安全性的便携式多功能身份识别和通信媒介,智能卡计算的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安全。智能卡计算能力的增强,使智能卡可支持安全算法及相关算法:DES、RSA、ECC…MD5、SHA-1等相关算法,安全认证方式,从逻辑加密卡支持的密码验证到使用加密算法实现的安全认证、甚至使用非对称算法进行的签名、认证等安全验证方式,数据安全越来越有保证。
智能卡的发展
伴随着智能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类正在进入到一个智能卡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智能卡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智能卡进入中国以来的发展看,初期的卡片,以PVC卡、条码卡、磁条卡、电话卡等形态出现。应用单一、安全性差、无可扩展空间。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卡延伸出新的卡形态,如,双界面卡、ESAM、USB-key、NFC手机等,这些以CPU卡为核心的新形态,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与应用性。
电子钱包的发展
-1995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成为第一个全面使用公交IC卡的城市,成为公交行业电子钱包的发布的一个里程碑。
-城市一卡通的概念提出,将公交电子钱包开始向更多领域拓展。
-宁波目前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唯一试点城市,用于开发具有金融功能的市民卡,该卡的主钱包是建立在公交IC卡基础之上的。
-深圳通采用非接触CPU卡发卡量突破300万。(截止08年11月)
-北京公交IC卡发卡量突破2000万,这应该是公交IC电子钱包的最成功的应用,同步公交IC卡用于更多的支付领域。(截止08年11月)
-金融的电子钱包是纳入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而我国缺乏行业电子钱包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也是约束行业钱包进行小额支付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
3、产业链的健全与标准的颁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从芯片设计、卡片封装、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运营机构、金融机构相配套的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我国拥有的智能卡自主知识产权也在不断的增加中,智能卡技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应用领域。国产智能卡芯片的设计、加工已形成规模。并涌现出一大批处于产业链中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国产智能卡芯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正逐步领先于国际厂商。
建设事业标准发展历程:
《江西省建设行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2001年
《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2002年
《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2008
《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COS技术要求》-2008
《城市互联互通卡通用技术要求》-规划中
《城市互联互通卡清分清算技术要求》-规划中
《城市互联互通卡密钥及安全技术要求》-规划中
建设事业IC卡标准发布较早,从银联的情况来看,相关标准的初稿日期也在2006年。从以上的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智能卡技术的发展已经拥有深厚的基淀,相关标准也在逐渐颁布与健全,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也早已形成,因此,在多方面因素的促使下,关于城市通卡非接触小额支付的春天已经来临。
4、成功的案例带给我们信心
香港八达通的成功案例
八达通是指香港通用的电子收费系统,1997年9月1日开始使用,最初也是用在巴士、铁路等公共运输工具上,后来陆续扩展至商店、餐馆、停车场等,也用作一些场合的门禁卡。充值方式由最初的充值机扩展到商店付款处和以信用卡、银行户口自动转帐功能。
八达通的技术:八达通使用了Sony的13.56MHzFeliCa 芯片及其他相关技术。整个八达通系统是由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ERG Transit Systems设计。而整个系统的设计、建造、营运及维修等工作,都是由ERG负责的。
八达通的充值:几乎所有设有八达通阅读器的商店都可为八达通充值,此外多间信用卡发卡银行也推八达通自动充值,并推出多项优惠大力推广。
八达通的种类和形式:由于八达通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故吸引了大量游客,包括大陆及自由行的游客,购买以作留念。但亦有不少游客会在离开香港前退还八达通卡,为应付游客短期内退还的庞大行政费用,由2004年1月起,八达通公司会向购买卡后3个月内退还卡片的使用者收取HK$7作为手续费(5年内退还的个人八达通则是HK$10)。该公司也提供了“收藏版”八达通卡,主要对象是游客等想购买作纪念收藏的人;另外所有入境旅客都可以在出入境关口购买旅客用的八达通,可免除退还时的手续费。
八达通普及情况:香港已经流通超过1400万张八达通,达到每人有平均2张八达通的地步,每日交易宗数也超过800万,每日交易额超过6300万港币,接受八达通的商号超过300个,及有超过50000个八达通读写器。而逾95%介乎12岁至65岁的香港市民均拥有最少一张八达通卡。现时全香港超过60所中、小学,使用八达通卡进行收费及点名等工作。及与教育统筹局商讨,全力发展“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可作学校门禁、考勤、收费、活动点名及图书管理等服务。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戴勇牧表示,最近将八达通打入3个新市场,包括洗衣店、冲印,以及在沙田浸信会用于崇拜的点名、报读课程及小卖部等。
八达通出错事件:八达通的运作系统踏入约十年,传媒陆续披露多宗被扣错车资及错误充值的新闻,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有乘客发现利用易办事为八达通充值时,虽然不能成功充值,但八达通仍然从市民的账户扣除数目。金管局亦责成八达通卡公司检讨所有有关交易,并主动及即时向有关客户退款。在2007 年7月27日八达通卡公司公布报告,指在2000年起,一共有15,270宗透过易办事充值错扣款项的个案,共多扣了约三百七十万港元款项。经过调查,公司发现了问题。八达通卡公司宣布将会与易办事公司及银行合作,向受影响客户发出联系,安排退款,预期需时十个星期。2007年12月21日,八达通卡公司宣布永久停止易办事充值服务。
截至2007年1月,共有1475万张八达通卡在香港市面流通。透过八达通进行的交易次数每日超过1000万宗,每年交易额达293亿港元。超过95%年龄介乎16至65之间的香港市民均有使用八达通。全香港有超过5万部八达通读写器。全香港有超过460个商户接受八达通付款。(最新资料来源:八达通官方网页)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是八达通从成立之初没有向金融标准体系靠拢,自成体系;二是香港的居民身份证也是智能卡,但没有与八达通合并成多功能卡,值得思考。
5、城市通卡小额支付规划思考
1.运营模式和政绩工程要分而处之;
2.标准规划要即长远又要实用;
3.完善技术标准,选择专业企业。
城市通卡的项目需要建设系统平台、铺设终端设备及发行卡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同时发行卡片的受众还应具备有一定数量基础的群体。资金和持卡用户的资源支持,结合政绩工程,使项目具备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城市通卡的发展后劲还需要良好的发展机制,一个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从而推进到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中。
一卡多用、多卡共存的规划。证件卡、钱包卡,建议从智能卡的实际应用入手,认真分析和判断,按应用分类发卡,以保证项目的良好运营。以成熟的应用模式做参考,如香港八达通、北京一卡通、深圳通、重庆公众一卡通等。用合适的技术标准作为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不以绝对先进论成败;以行业应用标准为依据,如建设事业IC卡相关标准和要求、人民银行PBOC2.0规范等。升级准备要从现在做起(业务系统、机具选型、结算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城市通卡的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发行一张具有自己城市标志性的多功能卡,但我们也建议, 在考虑多功能卡一卡多用的时候,也要认识到多卡共存并不一定是落后的表现,寻求适合自己城市的模式将是最好的选择。
城市通卡作为金融支付的载体,城市居民便捷的消费支付工具,已成为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支付手段的补充和支持,而日常城市居民用城市一卡通所支付的都是一些不超过1000元的小额消费。因此消费市场价值最高的小额支付领域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城市一卡通广泛应用的发展方向。德卡科技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城市通卡在非接触小额支付领域发展的几点思考。
1、我们的理想目标
随着城市通卡的运营模式、智能卡技术、行业标准规范的完善,同步国内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国内智能卡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关键时该,我们衷心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广大业主、运营商、集成商、机具供应商、卡片供应商、平台提供商等联合起来,遵循切实可行的统一的技术平台标准规范和运营模式,成立非金融行业的非接触小额支付产业联盟,做强、做大中国的非接触小额支付产业。
2、智能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钱包与小额支付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电子钱包是指金融电子钱包,但本文所述的电子钱包主要是指行业电子钱包,更指城市通卡、公交IC卡等领域发布的用于小额支付的非接触电子钱包,目前广泛应用于公交、出租、超市、公交、报刊、便利店、电影院、地铁,还可能用于支付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应用。小额支付是指用非接触电子钱包所进行的小额消费过程,特点是快速交易,刷卡免签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这种支付方式无需找零、真正实现了便利、快捷,提升了销售效率。
基于智能卡技术为载体的电子钱包的应用,是借助于智能卡芯片的存储与运算功能,既可以实现有脱机交易的特征达到快速支付,又可以得到智能卡芯片安全认证体系的保障。了解电子钱包的应用,须先了解智能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智能卡的用途
身份识别:目前,智能卡技术已成为企业和政府解决身份识别和安全问题的焦点。智能卡技术以非接触式或接触式芯片的方式得以应用,从而可以在身份证和护照中使用。对于居民身份证,可以在卡体中嵌入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将这种身份证插入一个读卡器终端中,该终端将显示持卡人的身份特征并对此进行认证。还可在护照内嵌入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在非接触模式下使用这种技术。当旅客在出入境检查站提交电子护照时,非接触式读卡器终端设备将采用与接触式芯片卡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身份检查。
电子钱包:作为具有最高安全性的便携式多功能身份识别和通信媒介,智能卡计算的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安全。智能卡计算能力的增强,使智能卡可支持安全算法及相关算法:DES、RSA、ECC…MD5、SHA-1等相关算法,安全认证方式,从逻辑加密卡支持的密码验证到使用加密算法实现的安全认证、甚至使用非对称算法进行的签名、认证等安全验证方式,数据安全越来越有保证。
智能卡的发展
伴随着智能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类正在进入到一个智能卡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智能卡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智能卡进入中国以来的发展看,初期的卡片,以PVC卡、条码卡、磁条卡、电话卡等形态出现。应用单一、安全性差、无可扩展空间。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卡延伸出新的卡形态,如,双界面卡、ESAM、USB-key、NFC手机等,这些以CPU卡为核心的新形态,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与应用性。
电子钱包的发展
-1995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成为第一个全面使用公交IC卡的城市,成为公交行业电子钱包的发布的一个里程碑。
-城市一卡通的概念提出,将公交电子钱包开始向更多领域拓展。
-宁波目前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唯一试点城市,用于开发具有金融功能的市民卡,该卡的主钱包是建立在公交IC卡基础之上的。
-深圳通采用非接触CPU卡发卡量突破300万。(截止08年11月)
-北京公交IC卡发卡量突破2000万,这应该是公交IC电子钱包的最成功的应用,同步公交IC卡用于更多的支付领域。(截止08年11月)
-金融的电子钱包是纳入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而我国缺乏行业电子钱包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也是约束行业钱包进行小额支付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
3、产业链的健全与标准的颁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从芯片设计、卡片封装、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运营机构、金融机构相配套的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我国拥有的智能卡自主知识产权也在不断的增加中,智能卡技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应用领域。国产智能卡芯片的设计、加工已形成规模。并涌现出一大批处于产业链中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国产智能卡芯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正逐步领先于国际厂商。
建设事业标准发展历程:
《江西省建设行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2001年
《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2002年
《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2008
《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COS技术要求》-2008
《城市互联互通卡通用技术要求》-规划中
《城市互联互通卡清分清算技术要求》-规划中
《城市互联互通卡密钥及安全技术要求》-规划中
建设事业IC卡标准发布较早,从银联的情况来看,相关标准的初稿日期也在2006年。从以上的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智能卡技术的发展已经拥有深厚的基淀,相关标准也在逐渐颁布与健全,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也早已形成,因此,在多方面因素的促使下,关于城市通卡非接触小额支付的春天已经来临。
4、成功的案例带给我们信心
香港八达通的成功案例
八达通是指香港通用的电子收费系统,1997年9月1日开始使用,最初也是用在巴士、铁路等公共运输工具上,后来陆续扩展至商店、餐馆、停车场等,也用作一些场合的门禁卡。充值方式由最初的充值机扩展到商店付款处和以信用卡、银行户口自动转帐功能。
八达通的技术:八达通使用了Sony的13.56MHzFeliCa 芯片及其他相关技术。整个八达通系统是由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ERG Transit Systems设计。而整个系统的设计、建造、营运及维修等工作,都是由ERG负责的。
八达通的充值:几乎所有设有八达通阅读器的商店都可为八达通充值,此外多间信用卡发卡银行也推八达通自动充值,并推出多项优惠大力推广。
八达通的种类和形式:由于八达通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故吸引了大量游客,包括大陆及自由行的游客,购买以作留念。但亦有不少游客会在离开香港前退还八达通卡,为应付游客短期内退还的庞大行政费用,由2004年1月起,八达通公司会向购买卡后3个月内退还卡片的使用者收取HK$7作为手续费(5年内退还的个人八达通则是HK$10)。该公司也提供了“收藏版”八达通卡,主要对象是游客等想购买作纪念收藏的人;另外所有入境旅客都可以在出入境关口购买旅客用的八达通,可免除退还时的手续费。
八达通普及情况:香港已经流通超过1400万张八达通,达到每人有平均2张八达通的地步,每日交易宗数也超过800万,每日交易额超过6300万港币,接受八达通的商号超过300个,及有超过50000个八达通读写器。而逾95%介乎12岁至65岁的香港市民均拥有最少一张八达通卡。现时全香港超过60所中、小学,使用八达通卡进行收费及点名等工作。及与教育统筹局商讨,全力发展“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可作学校门禁、考勤、收费、活动点名及图书管理等服务。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戴勇牧表示,最近将八达通打入3个新市场,包括洗衣店、冲印,以及在沙田浸信会用于崇拜的点名、报读课程及小卖部等。
八达通出错事件:八达通的运作系统踏入约十年,传媒陆续披露多宗被扣错车资及错误充值的新闻,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有乘客发现利用易办事为八达通充值时,虽然不能成功充值,但八达通仍然从市民的账户扣除数目。金管局亦责成八达通卡公司检讨所有有关交易,并主动及即时向有关客户退款。在2007 年7月27日八达通卡公司公布报告,指在2000年起,一共有15,270宗透过易办事充值错扣款项的个案,共多扣了约三百七十万港元款项。经过调查,公司发现了问题。八达通卡公司宣布将会与易办事公司及银行合作,向受影响客户发出联系,安排退款,预期需时十个星期。2007年12月21日,八达通卡公司宣布永久停止易办事充值服务。
截至2007年1月,共有1475万张八达通卡在香港市面流通。透过八达通进行的交易次数每日超过1000万宗,每年交易额达293亿港元。超过95%年龄介乎16至65之间的香港市民均有使用八达通。全香港有超过5万部八达通读写器。全香港有超过460个商户接受八达通付款。(最新资料来源:八达通官方网页)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是八达通从成立之初没有向金融标准体系靠拢,自成体系;二是香港的居民身份证也是智能卡,但没有与八达通合并成多功能卡,值得思考。
5、城市通卡小额支付规划思考
1.运营模式和政绩工程要分而处之;
2.标准规划要即长远又要实用;
3.完善技术标准,选择专业企业。
城市通卡的项目需要建设系统平台、铺设终端设备及发行卡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同时发行卡片的受众还应具备有一定数量基础的群体。资金和持卡用户的资源支持,结合政绩工程,使项目具备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城市通卡的发展后劲还需要良好的发展机制,一个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从而推进到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中。
一卡多用、多卡共存的规划。证件卡、钱包卡,建议从智能卡的实际应用入手,认真分析和判断,按应用分类发卡,以保证项目的良好运营。以成熟的应用模式做参考,如香港八达通、北京一卡通、深圳通、重庆公众一卡通等。用合适的技术标准作为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不以绝对先进论成败;以行业应用标准为依据,如建设事业IC卡相关标准和要求、人民银行PBOC2.0规范等。升级准备要从现在做起(业务系统、机具选型、结算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城市通卡的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发行一张具有自己城市标志性的多功能卡,但我们也建议, 在考虑多功能卡一卡多用的时候,也要认识到多卡共存并不一定是落后的表现,寻求适合自己城市的模式将是最好的选择。
13.56MHz NFC天线,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购物免税便捷化RFID应用概念验证
下一篇:RFID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