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RFID技术好不好 不用行不行?
3000元套件惹来风波
2007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在上海开幕。既然是自动识别技术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条码是当仁不让的两个主角。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租用大展位的,多是做条形码或原先做条形码、现在进入RFID领域的厂商;专业的大型RFID厂商,都只租了较小且较偏僻的展位。
出现这样的情况,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RFID企业日趋理性化,已经走过了热炒概念的阶段,尤其是本土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更加注重实效。二是国内现有RFID市场规模尚小。与条码相比,RFID还是个新兴市场,它能带来的现实利润有限,也就限制了国内RFID厂商的市场拓展能力。
展会期间,远望谷公司推出3000元RFID特惠套件,成为圈里人议论的焦点。该套件包括一体化读写器1台、电子标签数张、DEMO软件和开发用库函数。某国外知名大企业的技术总监道出了心中疑问:“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设备采购量,远望谷与他所在的公司都不在一个级别,凭什么能推出这么低价的产品?”
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销售经理也很感慨,他觉得,一旦远望谷这个价格传开来,很多RFID公司就玩不下去了。客户会对集成商说“你们真狠,3000块的设备你们卖我一两万”,集成商会对设备制造商说“就你们的设备还卖七八千,人家远望谷才要三千”。个中滋味,耐人咀嚼。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RFID上市公司(于今年8月在中小企业板上市),深圳远望谷在国内铁路RFID技术的项目上实现了垄断,拥有50%的市场份额。反对3000元套件的人,认为远望谷在进行不计成本的恶意竞争,把资金不足的小企业逼向崩溃,从而扼杀市场的创新,缺乏对技术应有的尊重。
支持方则认为,中国RFID行业发展近10年,却雷声大雨点小,市场低靡。RFID产品的成本价逐渐浮出水面,且越来越低,对于RFID的推广应用,是件大大的好事。即使3000元的价格,还是显得高了,可以更便宜些,以挖掉暴利行业的土壤。
看法莫衷一是。骂也罢,夸也罢,但大家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RFID应用的井喷时期仍没到来。如果把企业比作跳高选手,RFID的规模应用就是比赛的既定高度。达不到这个高度,参赛企业难免以失败告终。
阻碍RFID规模应用的现实因素,主要在三方面:成本、投资回报率、标准和技术。
三要素导致规模应用难
首先,条码的应用广泛且不可替代,RFID产品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RFID技术好不好?好!不用行不行?行!”这是业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尽管RFID具有优于条码的识读性能,但它充当的依然是条码技术的补充,无法取而代之。
RFID的成本问题,涉及软硬件和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一套RFID产品,一般包括4个部分,即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和后台系统。目前,仅一个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便宜的也要几毛,贵点的几十块,是条形码价格的几十、上百倍。巨大的成本差距,严重阻碍了RFID技术的普及。
电子标签
还有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一般而言,企业的信息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搭建网络基础设施;第二阶段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如ERP、MES的实施;第三阶段,扩展到企业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的企业间B2B交易;第四阶段是构建协同电子商务数据平台。
而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处在第二阶段的水平,RFID要发挥最大投资回报,则需企业把产品信息由闭环应用延伸到开环应用,在第三阶段扮演重要角色,并为第四阶段的平台构建出标准化的自动识别基础设施环境。
其次,RFID成熟的投资回报率(ROI)还未出现。从全球看,很多RFID应用项目仍处在试验阶段。比如,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在美国零售市场的试验表明,单品标签追踪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效果明显,能实现产品追溯,节省不少库存管理成本。但该项目要在一两年后,才有可能收到上述效果,需要耐心等待。
美国易腾迈公司RFID业务发展经理徐承东表示:“对于RFID项目ROI的分析计算,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全面挖掘出RFID项目为企业创造的所有价值。作为新的信息管理手段,RFID产生的效益来自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前者容易看到,后者却常被忽视。因为管理水平的提高,往往需要流程重组和优化之后才能获得。如果只看到前者,就会认为RFID应用的ROI不够,而放弃使用。”
由于行业尚未形成公认的RFID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感到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站在企业决策者的角度,在分析计算ROI的基础上,加上风险成本,往往意味着否定性的判断。如此一来,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就多了一只拦路虎。
第三,RFID本身还存在标准问题。如果说成本问题,可以随着竞争加剧和出货量的增加而得以解决,那么标准问题则是一个急需突破的关口。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的制定非常复杂,需要各个部委、行业组织共同协调和推进。
每个RFID标签中,都有惟一的识别码,如果它的数据格式有很多种且互不兼容,那么使用不同标准的RFID产品就不能通用,这对物品流通是十分不利的。而数据格式的标准,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目前的现状,是日本和美国两大标准组织互不兼容,呈现对抗局面。
中国则另起炉灶,正制定自己的RFID标准,包括RFID技术本身的标准,如芯片、天线、频率等,以及RFID的各种应用标准,即RFID在物流、身份识别、交通收费等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应用标准。
RFID的高成本、投资回报的高风险、标准不一,依然是政府尤其是企业规模应用踌躇不前的关键。
单个项目实施成功也不简单
从RFID应用的现有格局来看,美国在零售、航空、食品供应链及资产管理领域开拓了较多应用;欧洲主要应用在零售、航空、资产管理及邮政领域;而中国在交通、邮政、奥运领域,拥有自己的明星应用项目。欧美目的是为了减少昂贵的人工成本,中国则在信息的可视化方面有更高的需求。
RFID产业链涉及7个环节,包括标准的制定、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天线设计与制造技术、芯片封装技术、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技术、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开发、应用系统开发。
目前在国内RFID产业链起主导作用的,更多的是主管科技和产业的政府部门。这点与欧美不同,它们的产业链上,企业起主导作用,例如沃尔玛有力地推动了RFID在零售业的应用。
就单一的RFID项目应用和实施而言,要想成功也不简单。
北京世腾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林表示:“RFID系统,其实是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和执行系统(如MES、WMS或EAM)之下关于现场物流和物料数据的子系统,RFID项目往往要依赖这些后台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只有成功实施了ERP和MES等系统的企业,才具有实施RFID项目的基础。”
与ERP系统集成的RFID读写器及后台系统
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很多企业连基本的管理信息系统都不具备或非常薄弱,采用RFID技术缺乏必要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必须一成不变地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即先信息化,再条码化,然后考虑RFID。
“中国完全可以走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就是说,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教训,直接建立条码+RFID的基础,一步到位,使信息化投资效益最大化。”李林说。
RFID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立准确、清晰的项目目标,正确选择相关产品,组织专业的实施队伍。RFID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一定要进行现场分析、现场安装和系统调试。
RFID技术需要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而很多做系统软件的公司对硬件不熟悉,做硬件的公司对软件也不熟悉。实施过程中,标签的选择、打印机的选择、读写器的选择、安装位置的选择等,都关系到RFID项目的成败。只有软件和硬件妥善结合,才能确保RFID项目的成功实现。
专家建议,如果要挑选一个成熟的RFID应用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六方面内容:
①遵循开放的标准。不管是遵循国内标准或兼容国际标准。
②定义业务价值。过滤特定行业应用的价值点,进行应用模式的创新,明确业务目标。
③硬件的有效实施。针对不同物理环境和业务目标,选择特定技术,辅之以强大的硬件集成能力,提供适应不同环境复杂度的硬件部署和实施。
④成熟的软件架构。兼容现有应用环境,面向未来业务拓展。
⑤灵活的业务流程。适应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定制能力,支持供应链环境下的信息交换。
⑥完整的业务展现。简化业务操作的同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全面的业务透视能力。
只有专业的RFID硬件厂商、专业的RFID软件厂商、专业的软硬件系统集成商及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完成RFID企业级应用在不同行业内标杆企业的突破,形成规模应用的示范,国内RIFD应用产业链才能整体向前。
国际厂商溃败 本土企业机会尚存
从今年年初开始,科耐特斯逐步裁掉了中国分公司的大部分人员,只留下一个业务代表。这家新加坡的RFID企业,以RFID读写器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大部分订单来自欧洲和日本。科耐特斯几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从事读写器销售。
科耐特斯在国内遭遇诸多挫折,空手而归,部分原因是市场环境造成的,比如国内市场较国际市场低靡,本土RFID资本“赔钱赚吆喝”的造势运动等。但有一些原因是科耐特斯自身需要反省的。
由于对中国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对核心技术严加保护,科耐特斯不愿在市场的培育上投入太多,致使掌握客户资源的系统集成商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因此不愿意与科耐特斯合作。
科耐特斯的遭遇可谓国际RFID在华厂商的缩影。在普遍应用国外技术的不停车收费领域,他们几乎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停车场RFID收费系统
北京首都机场高速路较早引进了美国某大公司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产品的售后服务成为客户最大的心病。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技术原因,该设备只能由原厂工程师维修,维修费用高昂。外国工程师来国内维修设备,要求发放高额补助,要住五星级酒店,却连普通的备用手持天线也不愿提供,连一个损坏的车载电子标签都要拿回国外修改,让人无法理解。
国际RFID厂商在华发展遭遇的阻力,另一方面,给了本土RFID厂商以发展的契机。拿铁道部的车辆调度系统来说,这是国内应用RFID最成功的案例。铁道部推出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这也是国内采用RFID技术的惟一全国性网络。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无法和其它系统互联互通。
铁路机车车号识别系统
还有奥运门票项目。2008年,观众使用的奥运门票,将像公交IC卡一样,只需拿着门票在验票机上一刷,验票机就能在1/10秒内,验出票的真假。上述2个项目都是世界瞩目的大项目,负责其中RFID系统建设的,也都是本土厂商。
仔细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确定RFID本土企业必须具备的两大能力。
首先,国内的RFID大项目都是在政府或大型国企的支持下开展的,项目的示范意义大于商业价值,可以说都是赔钱的买卖。因此,RFID本土企业要想在业内领先,首要因素是取得在具体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国企、协会组织或政府部门的支持。有了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企业才能在相对有利的环境下成长。
其次,目前掌握RFID技术的企业缺乏对具体行业细致入微的理解,即使有一些与传统行业合作的机会,却苦于拿不出令对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RFID企业必须深入理解传统行业,发现传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在行业内找到适合大规模推广RFID的新天地。
如果不能掌握第一项能力,那也可以选择市场较为分散的行业,练好第二项本领,等待时机,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