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RFID和物联网 > RFID >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录入:edatop.com     点击: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智能家庭和工业控制领域,人们迫切希望能够产生出一个无线,短距离,低速,低功耗的网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机构、生产厂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ZigBee网络层标准和IEEE802.15.4数据链路层标准应运而生。本文的目的就是采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之前,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ZigBee和IEEE802.15.4标准。

ZigBee是ZigBee联盟的产物,这个由国际上100多家知名软硬件公司组成的联盟致力于制定一个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网络标准,其主要目标市场为楼宇自动化,工业传感器和家庭自动化领域。ZigBee标准于2004年12月获得联盟表决通过。

ZigBee网络由三种节点所组成:协调器,路由器和末端设备。协调器是网络的中心节点,负责网络的组织和维护。路由器负责网络内信息桢的路由,而末端设备则是实现具体功能的单元。根据功能来划分,又分为全功能设备(FFD)和简化功能设备(RFD)。协调器和路由器必须为FFD,而末端设备可以是FFD,或者是RFD。

ZigBee网络有三种拓扑形式,分别为:星型网(star),树型网(cluster tree)和网状网(mesh)。星型网和树型网比较简单,这里,只介绍作者采用的网状网。见图1所示。       

使用网状网络的优势在于通讯的可靠性大为增加,因为两个节点之间可以存在多条通讯链路,并且这些链路是动态建立并维护的,通讯不会由于某些中间节点的失效而中断。另外,在使用多跳技术的网状网络中,各节点的通讯功耗可以大大降低,因为通讯距离和通讯功率的平方成正比,这无疑对强调省电的传感器网络极具吸引力。网状网络的缺点在于协议栈复杂,占用MCU资源较多,不易维护。但就目前的软硬件技术水平,这不是一个障碍。

图1: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ZigBee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由IEEE所规范,工作在三个频段上:2.4G,868M,915M。通讯速率20kbps~250kbps,在2.4G频段上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有16个信道可供选择,其它采用BPSK,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发射器的最大发射功率为0dbm,接收器的灵敏度在-90dbm以上。空旷地的通讯距离在100米以上。

ZigBee协议栈的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物理层和链路层由IEEE802.15.4规范,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层由ZigBee规范。

     图2:ZigBee协议栈

由于ZigBee规范于2004年底才获得联盟表决通过。2005年6月才向业界公开,所以国外的研究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硬件收发器方面,Chipcon的CC2420和Freescale的MC13192的功能最完善,在软件协议栈方面,Figure 8 Wireless,Intergration,Ember,Microchip公司的产品相对稳定,在产品方面,据ZigBee联盟表示,2005年已经有数百种产品付运。另外一些公司致力于ZIGBEE模块的研发,以便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原来的产品提升到ZigBee平台上来。由此看来,国内外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企业如果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在这一新兴领域还是大有机会的。

下面,介绍一下作者基于ZigBee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搭建这个网络的初衷主要是评估ZigBee网络标准,协议栈稳定性以及通讯性能。进一步的,基于这个平台,可以进行自有协议栈的研发,可以进行相关应用的实现与测试,也可以进行成本分析,为进一步的产品化,商业化打下基础。

(1)      网络结构

        图3: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状网络,一个协调器和两个路由器组成了网络的核心节点,由主电源供电,核心节点之间,在无线信号可及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动态路由。5个末端设备,分别挂接在3个核心节点之上,由电池供电。

(2)网络建立

ZigBee网络的建立是有序的。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MAC地址,这是通过预编程设定的。首先启动协调器,它将搜索一个空的信道,选定一个PANID,将自身的网络地址设为0。然后启动路由器,它将选择协调器作为父节点加入网络,并得到一个网络地址。最后启动末端设备,它将选择信号最强的协调器或路由器作为父节点加入网络,并得到一个网络地址。而ZigBee有一套地址分配机制保证地址不会重复。

网络一旦建立,拓扑关系和网络地址就会保存在各自节点的FLASH中。

网络建立后,各节点就可以通过各自的网络地址进行通讯了。

(3)路由技术

路由技术可以说是ZigBee网状网络的精华和关键所在。它成功结合了AODV(Ad-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Freeescale的树状路由协议和Ember的GRAd协议,实现了路由发现,路由决策和动态维护。

(4)数据传输

ZigBee支持单播和广播,具有KVP和MSG两种信息桢类型,前者适合固定格式的数据传输,而后者可以适应更灵活的数据结构。

在我们的实验网络中,每个节点上都具备温度,湿度,电池电压测量电路。通过ZigBee的网状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任意节点间的双向通讯。路由器和末端设备通过动态路由,将测量值送到中心节点(协调器),中心节点再通过RS232,将数据发到PC机进行显示。末端设备运行在省电模式下,定时唤醒进行数据的收发工作,其余时间则为休眠,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功耗,使电池供电成为可能。而数据的暂存是由其父节点完成的。

(5)节点硬件结构

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18LF4620作为MCU,片上资源丰富,具有64K FLASH ROM,4K RAM,1K EEPROM,SPI接口,10位AD转换器。温度测量部分使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TC77半导体测温芯片,精度可以达到1度。湿度测量部分使用Honeywell公司生产的HIH3610电容式测湿模块,精度可以达到5%。电池电压的测量直接使用MCU的片内AD。数据显示方面使用Truly公司生产的128*64点阵液晶模块。射频收发器部分采用Microchip公司提供的模块,其核心是一颗Chipcon公司生产的CC2420。

(6)协议栈

 ZigBee协议栈的开发非常复杂且耗时巨大,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目标,我们选择了Microchip公司提供的免费协议栈,其源代码是由ANSI C编写的,并且完全开放。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针对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ZigBee技术尚未成熟,所以各公司提供的协议栈不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少的BUG。如Microchip当前版本的协议栈就不支持加密,这可以通过后续升级来完善。而BUG的测试和修改则需要开发者自行完成了。

(7)测试结果

在办公楼宇和普通家居的环境下,我们对这个实验网络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信号强度,通讯速率,误码率,通讯距离,穿障能力等,测试结果另人满意。在大家关心的穿障能力方面,信号穿越水泥障碍物的损失大约在20db左右。在普通家庭条件下,室内的通讯距离大约在30米左右,可以穿越两道水泥墙。对于家庭内的信号死区,可以通过添加路由器来解决。

另外,在办公楼宇内,同时存在有802.11无线局域网,工作频率同为2.4G,在长时间的测试中未见明显的干扰和信息阻塞现象,说明ZigBee网络的共容性较强。

对于协议栈的测试也收到较好的效果,测试中未发现死机,脱网等情况,软件运行非常稳定。

结论:

由于事先阅读了包括标准在内的大量文献资料,并精心选择了技术路线,这个测试网络的搭建是非常顺利和成功的。作者相信:一个网络的标准化程度,是它能够生存、能否被广泛采用的非常关键的一点。谁看出了ZigBee的前景,进而为它的成熟、推广进行了艰苦的工作,谁就将随着ZigBee网络的普及而获得丰厚的利润。

参考资料:

[1] 宋广军,张敬,王睿  基于Web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第1期第29页。  

[2]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IEEE802.15.4-2003,

http://standards.ieee.org/getieee802/802.15.html

[3] ZigBee overview, The ZigBee Alliance, www.zigbee.org

[4] “Implementing 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 by Tim Cutler

[5] “Zeroing in on ZigBee” by Peter Cross

[6] AN965 “Microchip Stack for the ZigBee protocol”, www.microchip.com

13.56MHz NFC天线,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基于活体指纹传感器MBF310的防盗遥控器设计
下一篇:利用Wi-Fi技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

13.56MHz 线圈天线设计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