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城市智慧卡从“跨地域”到“跨领域” 产业各方如何看?
12月3日,第十五届城市智慧卡发展年会在江苏省无锡市隆重开幕,会议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探讨了在国家智慧城市及“互联网+”的有利时机下,城市智慧卡跳出单一应用的封闭运行模式,借助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带领各城市通卡运营单位开启传统行业创新升级新篇章。
跨领域 互联互通探寻智慧卡多样场景
2016年共计5个城市(赣州、温州 、嘉兴、新郑和杨凌)及5个项目(招商通、全国景区一卡通、无锡灵山、社区有我和北京未来科技城)加入互联互通,自2012年至今,包括上海、天津、珠海、澳门、沈阳、昆明、兰州、三亚等在内的77个城市已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因此,本次年会除了接入第六批互联互通城市之外,更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智慧住区等领域深入合作,实现了多元参与、开放共享的互联互通体系,城市智慧卡由之前的交通跨地域向应用跨领域拓展。
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表示,城市智慧卡由城市一卡通、住区一卡通、全国景区一卡通、务工人员一卡通等多个系统组成,按照“标准统一、安全统一、接口统一、认证流程统一”四个原则进行建设,最终实现数据云的综合应用。
而城市一卡通向城市智慧卡的转变是互联互通迈出的崭新一步,除了景区一卡通之外,社区、街区未来将会逐步实现互联互通。
据一卡通世界网了解,近日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中,城市智慧卡的应用情况被列入重要评价指标。城市服务的占比高达30%,其中在城市综合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社保服务、风景名胜区、社区、园区、停车场管理、商超支付、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养老助残等十个领域明确规定了一卡通的应用情况。
谈趋势 产业链各方探讨行业发展之路
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下,一卡通如何搭上智慧城市的列车,未来的行业趋势怎样?面对二维码等日益蓬勃的新技术影响,通卡行业的产业各方又将如何应对?
作为芯片厂商,中电华大电子产品总监王晓燕在大会上分享了其各种应用场景的安全芯片应用,让安全芯片由卡向设备过渡。在接受一卡通世界网采访时,王晓燕表示,“智慧城市的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华大作为传统的智能卡安全芯片厂商首先是要深化卡技术应用,将卡技术沿用至手机、可穿戴等其它产品,以此来适应无卡化趋势。”
而作为终端厂商,它们所面临的创新变革则更加明显。无锡华捷电子总经理刘月祥表示,“目前通卡领域的现状表现在:标准问题多套、支付方式多样。未来趋势则是新技术的发展让多种应用方式并存,随着通讯效率的提高线上将逐步取代线下,最终市民导向成为产品应用的关键。”刘月祥认为,高度整合的商业模式才能有效地节约公共资源,而高度整合的终端产品才能适应市场需要。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厦门蓝河电子总经理吴德华,“作为终端厂商最重要的是紧跟市场的需求,在好的运营模式下推行创新技术产品。”“充值问题是消费的前提,实名制是大数据的根本”,他认为在通卡领域的信用支付将会是未来一大趋势。
天津市通卡公用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亮则认为,“终端设备的系统集成在多种标准并存的当下显得非常重要,如何真正实现一卡多用是未来值得思考的话题。一卡通应用无外乎身份识别、账户消费和脱机消费,而二维码等新技术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的必然趋势。”另外,他认为一卡通拓展进小额消费必然会涉及到牌照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不管是与持牌公司合作还是与银行合作,无论如何需要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开展相关应用。
作为卡商而言可能是行业内最难受的,但是卡商们的转型则显得更加直接。捷德创新业务经理冯亮在大会上隆重介绍了第二代的捷德手环以及捷德手表,除了支付应用外加入了更多的健康数据管理。在他们看来,可穿戴的市场仍然还有很大的潜力。
结语
创新和变革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主旋律,城市智慧卡从“跨地域”向“跨领域”的改变则是互联互通剑走偏锋的妙笔,不仅如此产业链也在迎接这样的改变,希望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舍近求远的妙笔能够真正生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