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云闪付”时代到来 移动支付将迎六大变化
苹果支付、三星支付余热未消,华为支付又热力袭来,欲为国产手机的移动支付服务扳回一城。移动支付市场拼抢升级,折射出行业一系列新变化,借助手机品牌的影响力、银联的协调沟通,我国移动支付正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机遇。
变化一:介质不断丰富
从将芯片内嵌到手机,再到嵌入SIM卡,直到舍弃物理卡片直接“云”端生成,移动支付所借助的介质一变再变。而在介质变化的背后,却是移动支付的参与各方的改变。
从“闪付”推出伊始,金融机构、手机厂商和通信运营商都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寻求机遇。“参与主体众多,加之支付本身又是微利业务,难获大额资本的扶持,便产生了‘一家独大做不了,众人参与不够分’的尴尬局面。”中国银联产品部副总经理蒋海俭说。
随着“云闪付”的出世,通信运营商不再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金融机构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产品的推出速度加快。
变化二:银联沟通下各方协同性增强
此前尽管传统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国产手机等参与方一直在尝试合作,但推出一款“闪付”产品协同难度较大,参与各方没有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产品体系与规则标准的不同,阻碍机构间合纵之势的形成。运作关节繁多,平台资源割据,个体发展具有局限性,无法在市场上形成声势,难以扩大自身影响力。”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2015年末,中国银联联合近20家银行机构联合推出的“云闪付”,率先打破这一被动局面。“云闪付”依托市场份额较高的安卓手机系统尤其是国产手机品牌,将金融机构、手机厂商等参与方有机地黏合在一起。
变化三:请“外来的和尚”搅动市场
用户思维的缺失是传统金融机构移动支付发展中的一大掣肘因素。过分强调安全性而忽视便捷性、营销策略不够接地气等问题,使得“闪付”推广力度远不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下“扫码”。
兵临城下,商业银行甚至请来“外来的和尚”。今年2月,苹果支付加入“云闪付”阵营,随后三星支付迅速跟进,“云闪付”凭借国际品牌号召力掀起了巨大的市场波澜。
在“鲶鱼效应”的推动下,原本观望的国产手机厂商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此前一家一家和银行开展合作的华为果断携手银联,加入“云闪付”。“现在坐等小米支付加入战斗。”手机业内人士认为,“这已经不再是中国银联与支付宝、微信的战争,而是手机厂商们自己的战争。”
变化四:借助手机品牌打造支付品牌
专家认为,通过“云闪付”与苹果、华为等境内外手机巨头的结盟,借助手机品牌力量,有助于打造我国移动支付品牌,甚至将对全球移动支付格局都会带来一定冲击。
“尤其是随着大品牌手机在国外的拼抢布局,将带动‘云闪付’走出国门开疆辟土。”蒋海俭介绍,目前港澳台、韩国、澳新、新加坡等地已累计近20万终端可以实现受理“云闪付”。
变化五:从资金安全到金融信息安全
众所周知,芯片卡的安全性要高于磁条卡,大大降低磁条卡的伪卡欺诈率,因此我国正大规模推进银行卡换“芯”工作。而“闪付”这类的移动支付也是依托于芯片卡,只不过现在“云”端虚拟芯片出现了,摆脱物质芯片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升级换挡,尤其是引入苹果、三星等国外手机厂商后,对于移动支付安全性的关注升级到金融信息安全。
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学院院长李建华表示,金融支付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可能目前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也是产业和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绕过的阶段。”
变化六:走自主研发之路
随着“云闪付”品牌的打造,我国移动支付产业正走上一条自主研发之路。业内人士认为,让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认可并采用我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将有助于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与体系的国际化。
不过,基于“云闪付”的移动支付自主化道路仍然任重道远。目前全国已具备非接触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终端超过700万台,但要想让“云闪付”迅速推开,仍需要改善软硬件条件,完善使用环境。
此外,目前支持近场支付的手机数量仍然有限,且局限于大品牌的中高端机型。如何通过“云闪付”让更安全的移动支付惠及大众,仍需要移动支付产业各方努力。
推荐微信公众号,NFC日报:nfcdaily 移动支付网:mpaypass
NFC天线设计,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基于TEE技术的移动支付浅析——银联N3 TEE技术
下一篇:模式对比+各方观点 前后Apple Pay时代的NFC支付体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