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RFID和物联网 > NFC > 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思考

录入:edatop.com    点击:

  移动金融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电子服务渠道,其办理业务方式与网上银行类似,但其基于的网络不同,它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智能移动终端办理金融业务的服务模式,主要由智能移动终端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金融服务机构的业务系统构成。移动金融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高速数据交换和服务自助完成等优势的同时,又兼具了随时随地即时互联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方便和迅捷,客户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因此,移动金融迅速成为一种更有发展前景、更具竞争性的金融服务方式。随着移动通信4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的速度不再是瓶颈,移动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及大规模应用,为金融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应用平台,让远程、近程无线金融服务成为可能,金融服务体验更加顺畅和愉悦。未来,各类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必将以移动网络为依托,围绕移动金融发展和创新丰富的增值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移动金融的内涵

  金融服务是商品交易派生出来的需求,与人的衣食住行等天然需求不同,如果不是必要,人们更愿意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社交、聊天和消费的日常生活当中。移动金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本性需求,自然、简单和直观的交互要求,让客户的体验更加接近其本性需求。移动金融充分利用人的这一特性需求,将金融服务无缝接入人们的各类需求当中,打造以移动消费、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移动营销和移动理财等为一体的移动金融业务生态,润物无声地融入客户的生活,成为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金融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是当前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当前,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程度已较高,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而且具有携带方便、随时在线的特点,为推广移动金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银行而言,手机银行是其发展移动金融的主要体现,依托移动通信网的高速访问,手机银行既是银行网点的延伸,又是服务渠道的拓展,既能充分发挥移动金融业务的便捷性,同时又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金融是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产物,溯源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移动金融具有泛在性、即时性和信息融合的特征。泛在性是指移动金融可以无处不在,只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开展移动金融服务;即时性是指移动金融消除了时间的局限,无时无刻不在提供金融服务;信息融合是指依托移动通信网络,金融服务机构和客户交流交互更方便、更及时,相互之间的信息掌握更加透彻,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当前移动金融已经涉及零售、餐饮、交通等众多领域,互联网金融公司积极抢占移动金融特别是移动支付市场,在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场景的构建等方面开展声势浩大的投入和推广,不断侵入本应属于银行开展金融服务的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这种挑战,积极开展移动金融创新,进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构建,推广相关特色金融业务。从多个层次多种场景设计移动金融产品,使金融服务更加社交化、生活化和个性化,更加贴近客户生活的场景,将客户粘性需求发挥到极致。

  二、移动金融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移动金融业务在经过先期预热后,逐渐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移动金融已经具有一定的客户认知度和使用率,且参与业务运营的机构和行业的范围获得较大扩展,商业银行、移动服务商和互联网支付企业、消费者共同构成移动金融产业链,按照业务的主体不同,当前移动金融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银行的综合运营模式

  商业银行是移动金融的主体,通过依托移动通信网,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发展以手机银行为主的移动金融服务,客户通过手机进行购物、支付和转账等各类资金关联活动。手机银行功能丰富,适合各类场景下的支付,可以涵盖支付、缴费、理财、证券等金融服务。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大力研发和强力推广手机银行业务,力争在移动金融领域占领一席之地。部分银行的移动金融业务已经形成自己的业务品牌,如何让客户认可、习惯和使用移动金融服务,并通过移动金融为渠道开展系列金融业务创新,成为银行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移动运营商的预付费模式

  移动运营商大力推进手机话费预付费账户,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客户提供基于移动通信网和近场通讯技术的移动支付服务,代表企业为三大移动运营商下属的支付公司,在这种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力图成为移动金融的核心,而商业银行仅成为金融结算的服务后台,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钱包,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支付等服务是该运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本质是移动金融多元化的体现,移动服务商在移动金融中想获一席之地,但此模式接受程度并不高,总体体量偏小,发展前景尚不够明朗。

  3.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方支付企业意图成为移动支付的核心,负责资金的转移、存放和监管,银行只提供结算账户支付,代表企业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不仅提供一般的支付功能,而且通过与真实的商品交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其自有账户,携带互联网属性不断在金融领域纵深发展,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提供预付、小额贷款等具有信用贷款特征的金融服务。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相关业务开展地如火如荼。

  三、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路径

  商业银行要在移动金融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必须从移动金融的理念和市场等层面出发,从移动金融体系、标准和技术上对移动金融进行更加前瞻性的研究,制定移动金融的标准,研发移动金融创新的产品,确定差异化竞争的路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金融平台拓展营销空间,在客服理财、支付、购物等各种生活场景中,凭借社交化的传播速度快速扩展银行品牌,不断推广新产品、新应用,提上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1.运用移动金融思维,转变业务发展模式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趋加剧。银行既面临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又要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并在移动金融领域攻城略地,传统的拼网点、拼人员、拼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采取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思维,加快经营和营销互联网化和移动化,实现业务经营模式怏速转型,借助移动通信网技术平台,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基于移动通信网的金融服务产品,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

  2.主导移动金融的话语权,构建金融生态系统

  移动金融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和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充足的技术支持和客户储备,构建移动金融产业链生态系统。商业银行要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抓住移动金融的发展契机,构建未来金融的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掌握移动金融的话语权,并成为移动金融的领导者。适时竖立竞合思维,加强同业和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培育和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打造移动金融创新产品,提高金融业务的覆盖度和普惠性。

  3.全方位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可持续的经营发展模式

  移动金融推动了业务的快速创新,其无时无处不在的特点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的全新体验模式,而且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微信、微博等紧密关联,并给银行提供了发展业务的契机,依托产业链的生态环境,商业银行可全方位地发展结算、理财等中间业务,加快提高银行中间业务的比例和质量,在当前严格的金融监管环境中,以移动金融平台发展基本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探索金融中介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建立高效、集约和可持续的经营发展模式,让商业银行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4.丰富移动金融场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生活场景的日渐丰富,推广移动金融具有良好的基础,移动通信网的升级,网络速度和可靠性获得极大提升,移动金融也向场景化、社交化的服务方式发展,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的移动性、便捷性,持续进行研发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的新功能,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如各类付费缴费业务、网点预约排号、无卡取现等金融服务;同时创新推出声波支付、定位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丰富移动的应用场景,让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生活中,充分体现移动金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本质特征。

  5.建立完善的客户视图,开展差异化营销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移动金融具有不同的需求,银行既要提升对存量客户的维系与价值,又要拓展新的客户。因此银行需要有效收集、分析与利用客户信息,建立完善的客户视图,充分分析客户对移动金融服务方式、移动金融创新产品及移动金融服务费用不同程度的偏好,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差异化营销,进行精准、个性化的移动金融产品推送,向客户提供高质量、体贴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需求,在移动金融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对银行移动金融产品的青睐。

  6.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加强风险防控

  移动金融是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安全体系标准并没有完全成熟。移动金融涵盖了多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多元的市场参与,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这对技术安全和业务安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人民银行在2012年底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标准,确立了互联互通安全可信的移动金融支付安全顶层架构,明确移动支付的技术与安全要求。商业银行应在其基础上,构建全面的移动金融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体系,优化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移动服务平台安全防控机制,完善业务连续性保障体系,加强应急演练,积极防控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作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运中心 李小庆

  推荐微信公众号,NFC日报:nfcdaily 移动支付网:mpaypass

NFC天线设计,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分众传媒江南春:锁定NFC 或将与电商合作
下一篇:全球支付产业标记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3.56MHz 线圈天线设计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