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RFID和物联网 > NFC > 狙击支付宝、微信 看NFC支付的最后一搏

狙击支付宝、微信 看NFC支付的最后一搏

录入:edatop.com    点击:

  两年前有一则手机刷卡的视频广告在北京的公交地铁里很是流行了一阵。一个胸前挂着手机穿着清凉的姑娘上了一辆公交车,在司机的“注目礼”下,把胸靠近刷卡器,刷卡器“滴”了一声,她便轻快地往车厢里走去。后面的一位中年妇女刚上车,见此景也把胸贴近了刷卡器,刷卡器无反应,司机说:“请你刷卡。”妇女质问:“刚才那个女的不就是这么进去的吗?!”司机说:“人家刷卡啦!”妇女很不服气:“哪里来的卡明明就是胸啊!”

  此时手机刷卡支付的硬广画面应该上场亮相了,可惜不是,视频结尾是姑娘胸前挂着手机戴耳机听音乐的惬意神情。

  更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移动互联网领域几乎很少有NFC这样从2003年即诞生、其联盟拥有国际上数百个首屈一指的终端商和运营商成员、每一年媒体都不断给予关注和报道、国内多个城市进行试点、历经13年仍未真正普及商用的技术,尽管金融机构、运营商、终端商都一直没有放松对这一技术的把控和投入。

  2016年初,随着中国银联宣布同时与苹果及三星这两大巨头就Apple Pay和三星Pay入华达成协议、2016年初将推出支付服务这一消息的迅速传播,NFC支付市场似乎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一时间,原本由运营商、金融公司、智能终端厂商主要参与的NFC产业链又涌进不少的互联网企业身影,在NFC商用的“入口处”摩拳擦掌。

  理想与现实

  在日前的“2016中国移动支付年会”上,人民银行的专家给出一组统计数据:2015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移动支付金额达到了84.7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4.66%。更有机构预测 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该专家举了双十一的例子来说明移动支付比来的高涨:2015年11月11号淘宝天猫的天量交易中,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的交易超过了44%,全年的移动支付则超过了68%。

  不过这说的并不是NFC。

  事实上,在很多有关NFC的论坛和媒体报道中,“有助于带动我国庞大的信息产业制造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向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转型,有助于通信运营商业务的转型升级”这样的宏观规划都不绝于耳,相比其他移动互联技术,NFC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行业转型重任,而不是如何“尽快商用,便利于民”。

  在银联统计的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数据中,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腾讯财付通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5.99%;而银联商务主导的NFC市场份额仅为0.49%。

  但中国银联高层同时表示,目前国内已有500万非接触式POS机,10000家线上商户。这些数据表明,NFC手机支付的技术已经成熟,很多终端都已支持NFC,商场和零售业的NFC刷卡终端也已面世,但市场盘子仍很小。

  从产业链对NFC的宏伟规划、媒体对NFC的一再热捧,到现实中NFC市场的缓步不前,NFC的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对于这个问题,《通信世界》记者采访了负责NFC项目在亚太地区市场开发的GSMA亚太区战略合作负责人贾可先生。在他看来,NFC目前的现状由五方面造成。

  一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终端扫描支付的方式在国内发展很快,几乎远远领先于国际,实现方式比NFC更便捷,这得益于中国整体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快,扫码支付从线上到线下的覆盖相对容易,支付技术门槛低。

  第二,中国国内的这方面监管相对比较灵活,而国际上很多国家在移动金融上的监管颇为严格全球金融的监管很严格,这也促使了国内各种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台湾也才刚刚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比国内落后很多。欧盟2015年才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扫码支付技术实现起来容易,商户接受程度也容易,终端改造成本很低,互联网企业的地推能力也很高。

  第四,支付宝等支付方式都是互联网公司主导发展的,前期工作例如银行卡绑定等环节,都由互联网企业联手各方提前做好,本着便利消费者的目的快速推向市场。而NFC是跨界的合作,牵扯多方力量,主导方目前尚未明确。

  第五,NFC实现起来需要新型刷卡器和NFC功能手机的支持,尽管目前上市的很多手机都配备了NFC功能,但源于消费者的不了解、不适用,加上需要更换SIM卡、软件需要升级等因素,商用门槛较高。

  “麦当劳可以做NFC支付,设备已支持,但收银员不知怎么用,消费者也不是很明白自己的终端是否支持NFC,相比之下,支付宝等APP扫码方式比较简单,收银员和消费者接受很快,得以迅速普及就不难理解了。”贾可先生举例说。

  同时他提到,中国的非接触支付应用还是比较初级的,尽管截至2015年底中国银联已经完成近 400万台支持受理银联“闪付”的POS终端的改造,但整个“闪付”在国内还没有推广起来,这也不利于非接触式的NFC手机支付的发展。因为消费者的行为都有个培养的过程,而“闪付”刷卡就是个很好的过渡技术。

  至于NFC市场受到了互联网APP多大的冲击,贾可先生表示,NFC还是多源于自身内部的原因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互联网企业对其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未来各种移动支付方式会共存,发展速度也不一致。”

  频率博弈

  从2003年到2016年,NFC手机支付在技术标准、应用频率、终端实现方式、安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等问题上几乎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因为应用频率不同,电信运营企业与银行等产业链在NFC技术上的博弈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处于2.45GHz标准和13.56MHz标准各行其道的竞争态势。直到2012年6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正式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被认为是运营商向13.56MHz标准靠拢的重要信号。随后,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也采用了13.56MHz技术。

  此外,NFC的实现方式也不一而同,包括手机终端和智能卡几种(例如手机外壳内置NFC模块、SIM包膜加载NFC模块等等),以及安全技术的完善。

  但频率确定后一段时间,NFC支付并未如业界想象那样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尽管国内多个城市有试点,但NFC终端乏善可陈、支持商户为数寥寥、业务应用缺乏吸引力以及由此导致的用户体验不完美,拖慢了NFC的发展步伐。

  错过的商机

  2012到2013年,三家运营商一度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了NFC支付的试点项目。中国移动2013年上半年在北京地区推出了NFC手机钱包业务,重点对公交线路NFC刷卡等项目进行试商用。中国电信2013年8月启动天翼UIM卡集中采购项目,其中包含50万张天翼3G NFC-SWP卡,对手机终端进行定制。

  中国移动当时甚至提出“2014年计划销售3000万台NFC终端、发展600万NFC客户,共发放1亿张NFC-USIM卡,NFC-USIM卡与4G终端匹配销售”的目标。

  但对用户来说,想用到这个应用并不那么简单,一要更换NFC手机,而要更换SIM,三要学会支付流程。其实这对商家来说也有一定门槛。

  而且随后4G的发展速度出乎所有人预料,各种新颖便利的APP应用汹涌来袭,即使运营商已经打通了产业链,有了几十款支持NFC的手机终端,但是对用户来说,下载一个支付软件或用相机扫描即可方便的实现移动支付的话,为何还要为了NFC特地去更换手机以及SIM卡呢?

  推荐微信公众号,NFC日报:nfcdaily 移动支付网:mpaypass

NFC天线设计,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澳大利亚国家银行推出基于HCE的移动支付服务NAB Pay
下一篇:银联钱包增加NFC拍卡功能 还玩电子现金?

13.56MHz 线圈天线设计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详情>>

手机天线设计培训教程 国内最全面、系统、专业的手机天线设计培训课程,没有之一;是您学习手机天线设计的最佳选择...【More..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