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向可穿戴支付进军 传统厂商的跨界和转型之路
互联网时代,为了紧跟潮流的脚步诸多企业都为自己贴上了互联网+的标签,一个传统行业加上一个互联网平台就有了互联网思维,两个或者更多功能加在一起就是创新思维,比如贷款的,贴上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金融;送盒饭的贴上互联网思维就是O2O;做电商的加上社交属性就是社交生态系统等等。所以,现在有些公司都无法界定它到底属于什么领域,所以也就尴尬地称呼为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是发达了,而传统企业却要在互联网思维以及新兴企业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优胜劣汰一直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因此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开始寻求跨界和转型。移动支付领域从来不缺乏勇敢的先行者和冒险的尝试者,智能可穿戴作为这两年来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引起了不少传统企业的投入,小编最近走访的深圳市秀波实业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个尝试者。
电子厂商跨界做智能可穿戴,优势在哪?
秀波实业是一家传统的电子设备厂商,一直专注于数字标牌广告机、触摸一体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等数字信息推送产品,智能可穿戴的兴起让它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和希望。
秀波的总经理田卫告诉我们, “传统的手表和电子表毕竟需求有限,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时尚和酷炫,在手表上加入支付概念,无论是交通还是金融,都让手表重新有了生命力,因为交通出行和小额支付是刚需,未来这种移动支付放在穿戴式产品上也一定会是趋势。”
那么对于它们而言,做这样一款产品的优势在哪呢?田总表示,智能可穿戴归根到底是一款电子产品,而做好一款电子产品就是我们的天然优势。怎样将一款智能手表做得好看、戴着舒服这一方面,它们确实更有经验,比如手表的材质选择、表盘的大小、表身的做工等。因此做一款手表对于它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真正的市场效果如何,是否受大众的欢迎当然还得看消费者。
智能可穿戴加上移动支付,难点在哪?
做一款可穿戴的手表简单,但是做一款可支付的智能手表并不容易。田总向移动支付网表示,技术其实并不是问题,难点在于利益关系和商业模式。
要让手表带有支付功能就必须内置一块NFC芯片,这一块NFC芯片则涉及到卡商、芯片商以及一卡通公司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问题。交通方面需要去和各个一卡通公司协商合作,进行相关测试;要是和银行合作涉及到金融的话,其IC要过相关认证,安全等级也要有更高要求,那就更加复杂了。
而问题的关键是,所有这些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就可以了。比如卡商要解决IC和线圈以及天线敏感度问题等,这就需要合作双方的相互沟通交流,通力合作来一起完成这一困难。就拿手表的刷卡距离来说,如今很多都会选择给NFC芯片加入一个放大器,以此来扩大刷卡距离和灵敏度,但是加入放大器之后又有了其它的问题,那就是NFC芯片要从无源变成有源,并且距离扩大之后还会有误刷、盗刷的风险。
传统厂商需要跨界转型,改变在哪?
在谈到给普通的手表加入NFC功能所需要的成本问题时,田总表示,单单只加入一块NFC芯片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主要还是系统软件方面的研发成本。
但是传统厂商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去简单地做一个产品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比如说,智能手表的背光功能是一个普通的功能,加入这个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一款智能可穿戴的产品,尤其是加入了NFC芯片的可支付产品那就不一样了,背光功能可能会对NFC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田总说的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由于可穿戴产品的环境改变了,因此传统厂商自身也要作一定的改变。
同样的道理,传统的卡商也要作相应的改变。普通的卡商可能无法按照以前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适配和兼容问题,这就需要卡商和手表商的相互沟通以及合作了。无论是硬件和软件,与支付相关的领域都需要合作各方的相关测试与调试,这也是所有传统厂商需要作出的一些改变。
结语:
随着整个大环境的改变,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企业也需要进步和发展,就像前段时间我们谈论的现金和卡的消亡一样,移动支付带来的改变让这些传统卡商不得不作出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卡的形态也可能会相应发生变化。未来势必会有更多传统厂商加入到这一跨界和转型当中,但是整个行业的推动光靠一两个企业的单独改变是不行的,合作共赢才是共同发展的王道。
推荐微信公众号,NFC日报:nfcdaily 移动支付网:mpaypass
NFC天线设计,13.56MHz RFID天线设计培训课程套装,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安徽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项目启动 采用交通部技术标准
下一篇:Apple Pay澳洲登陆谈判不顺利 因为银行嫌手续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