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HCE、Token等新技术不断发展 智能卡行业向数字化转变
6月24日,清早便下起了暴雨,而这断断续续的雨势并没有影响这次智能卡行业的聚会。由亚太智能卡协会(APSCA)承办的第五届智能卡加工制造会议在深圳绿景锦江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智能业务行业的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卡市场、HCE、标记化、eID等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汇集了来自国内外智能卡行业整个供应链的卡商、芯片商以及设备商逾200位参会者。
会议一开始就指出了智能卡向非接触式芯片卡发展的最终方向,“目前,每10张智能卡中大约有4张为非接触式卡片,在过去的2014年出货量占总比接近40%,约为8.84亿”。
随着智能卡支付向移动支付、数字支付方向的转变,让整个智能卡行业有了新的思考。据欧洲智能卡协会Eurosmart预测,2015年SE安全元件的芯片出货量将达到9.01亿。而NFC移动设备的普及将会带来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变化,尤其是如今HCE、Tokenization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说到Tokenization(支付标记化),ULTS交易安全部门的高级技术顾问倪建华对此作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Token技术对于改善匿名性、保护个人信息到一键支付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并且token不仅仅只限于NFC支付方面的应用,根据场景的不同会有更多的延伸,比如代金券、优惠券甚至是结合二维码的应用等等。同时他表示,目前Token是遵循于EMVCo在2014年发布的技术规范,而未来Token的使用率将会不断上升,其标准也会不断优化和进步。
而关于国内eID的现状,主办方邀请到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副主任胡永涛来为我们介绍。胡主任从互联网基于非对称隐私信息的身份认证方式谈起,道出了这种身份证信息+照片认证方式的种种危害,并列举了2011年“密码泄露”门、2012年罗维邓白氏案件以及携程网信用卡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例子,由此引出了eID存在的必要性。相信随着NFC以及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eID一定会不断演进,应用场景会从网上支付到物流下单等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应用载体也会从目前的智能卡延伸到未来的智能终端甚至是可穿戴设备上。
对于智能卡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智能卡的影响,这些大佬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ST大中华区市场部经理丁晓毅就表示,“移动支付要从用户的体验出发,以便捷和安全为目标。智能卡产业一定会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冲击下改变,但是其物理形态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消亡。”
面对数字化的趋势,未来的支付方式一定是多样化、融合化的,智能卡行业的走向我们也无法预测,我们需要做的是接受新的技术和方式,以推动整个智能卡行业的发展。
推荐微信公众号,NFC日报:nfcdaily 移动支付网:mpay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