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外观、性能、续航 Apple Watch用户使用详细体验
外观
运动版的材质导致手表被刮伤是迟早的事情。各种部位都有被划伤的危险。日常使用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手脚都有磕伤碰伤的时候,更何况在手腕上多出来的这么一块相对于不是那么结实的电子产品。冬天也许会好些,袖子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是在夏天,手表有很大几率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磕到碰到。不过一般来说,除非手表掉落,玻璃表盘朝下有很大几率碎屏,日常使用的磕磕碰碰不太有可能损坏手表内部。但是一定要有接受Apple Watch上出现划痕的心理准备。标准版表身是不锈钢做的,听起来好像更加结实,实际上强度优于运动版的同时,对于细小划痕的抵御能力更差。用不了几天就会布满很多细小划痕。不只是Apple Watch,我相信戴过不锈钢材质手表的用户都会有所体验。Edition版本不予讨论,没有,也没见过。
性能
首先说一下我对于Apple Watch的性能的概念的理解:相对于电脑以及智能手机这种既可以作为信息显示设备,也可以作为生产工具的设备来说,Apple Watch属于一个信息显示功能为主导的设备。所以对于Apple Watch来说,我所说的性能集中体现在操作以及信息显示流畅度这个概念上。经过两天的使用,发现Apple Watch的性能不如期待的那样强劲。虽然并没有期待Apple Watch这样一个小设备能够拥有多么超群的处理能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时常遇到的卡顿,失灵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尤其是数码表冠时常在某一个app中失灵,却在另一个app里可以流畅使用,让我实在对Apple Watch的1.0系统没办法给出积极的评价。积极的方面是,刚才提到的卡顿和表冠失灵的问题很显然是操作系统优化不足和软件bug导致的,这些问题通过系统更新和优化的手段可以得到修复。目前来看,虽然Apple Watch在目前使用时会有些大大小小的瑕疵,可是如果将苹果对于Apple Watch操作系统的后续优化考虑进来,那么单单从性能的角度上来说,Apple Watch还算不错。无论是开启app还是修改各种系统设置,这类轻型的操作在Apple Watch都能达到苹果对用户们几秒内完成操作的预期。而前文提到的偶尔遇到的卡顿这样的事件,考虑到刚拿到手表这两天的新鲜期,很多操作都是刻意的、重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的日常使用,Apple Watch的性能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续航
如果有人问我,Apple Watch的电池续航能力如何,这一点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根本原因在于不用类型的用户,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有人天天拿着iPhone玩游戏,拍照,发微博,相对于只用iPhone发发信息打打电话之类的用户,电量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我在拿到手表的第一天,新鲜感最强的时候,由于我测试了几乎 Apple Watch所有的功能(甚至还出门跑跳了一会儿)我对于Apple Watch的续航不是很满意,因为从我下午2点的时候收到包裹,带上手两个小时的功夫我就把Apple Watch自带的60%的电量耗光了。充满了电之后继续折腾,快睡觉的时候电量所剩无几。由于该折腾的都折腾过了,所以第二天的使用除了看看时间,看看通知之外,没有刻意的测试电池电量。晚上睡觉的时候,差不多还有20%的电量,我忽然又想起来,白天的时候还是使用Apple Watch播放了1个小时的歌曲,同时在户外开启了workout功能,看了不少推送通知。忽然间觉得如果是正常使用的话,续航不会是很大的问题,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如果你的信息、电话、推送通知这类被动耗电的事件特别多的情况下,那么Apple Watch电量跟不上你也不需要太吃惊。总体来说,正常使用Apple Watch的话,除非你开启省电模式,就是除了显示时间之外关闭所有Apple Watch的通讯和感应器,那么一天一充是肯定的。重度使用的用户很可能会经常面临电量不够的问题。不过购买Apple Watch的用户肯定都有iPhone,Apple Watch没电不会影响你处理个人事务,只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使用体验和习惯而已。我这几天佩戴的是38mm的朋友的版本,我自己的42mm理论上来说续航能力要小幅度优于38mm。本条来自苹果官网。
用途(增强体验 改变生活习惯)
Apple Watch作为一个增强使用体验类型的设备,对于多数人来说,没有绝对必要的意义。但是对于需要增强目前使用iPhone作为通信、社交和生活的人来说,就要看Apple Watch是否处在这类人预期的心理价位之中。换句话说,iPhone作为手机,是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Apple Watch则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希望有另一种选择来替代我们从iPhone上面接受信息的方式。总体来说,穿戴设备在接收几秒钟这类简短信息的体验上大幅度优于传统的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解锁-阅读信息-锁定-放回口袋这种主流方式。Apple Watch值得不值得普通用户购买,我个人的理解是,可穿戴设备将会逐渐替代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无论是通过手表还是眼镜的形式。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前提下,就要看你是否愿意尝试这种新鲜的获取信息的手段了。宁可守旧也好,愿意尝鲜也好,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是大势所趋。
就像很多人拥有kindle或者其他电子阅读器之后,从不爱看书最终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一样,有些时候,对有些人来说,Apple Watch或许是他们改变生活习惯的一个外界动力。就好像如果我在面对电脑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这时有人跟我说,你已经坐了一个小时了,起来活动一下,我会有些抵触,甚至反感。但是使用Apple Watch这两天,每次Apple Watch提醒我每小时起来活动一分钟的时候,我会很愿意接受并且去实施。是否是新鲜感带来的两三天的热度,以后慢慢习惯了Apple Watch之后面对提醒你活动身体的提示就会选择性无视这一点不好现在断言,但是我个人愿意相信,会有人因为Apple Watch而慢慢改变个人生活习惯,从而生活作息变得规律,并且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硬件方面的使用感受:
Taptic Engine的体验最为强烈。我不觉得感受像是被人轻拍了一下。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个很奇特的感觉,完全不像是被人拍。感觉更像是整个手腕轻轻抖了一下,但是这个力并非来自你本身的这么一个感觉。挺奇特的。线性马达的震动提醒是个很有意思的体验,但是有利有弊:因为震动并非持续性的,所以如果正在做一些运动量比较大,或者特别凑巧,比如手部在进行突然性的一些运动的时候,很可能会忽略掉震动提醒。我使用的这几天里出现过不止一次没有发现通知的情况。所以如果通知比较重要,那么声音提醒一定不能关闭。另一方面,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比如开会,上课,震动提醒会是一个非常有效并且体验很好的一个提醒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震动的力度多数情况下还是很合适的,但是总有些时候会觉得力度还是偏小。有时候心里作用往往会让你觉得Apple Watch震动了,实际上你一看发现没有。总之还是应该打开震动同时声音提醒,哪怕音量调节最小,往往能够避免很多时候不知道它到底震没震的情况。
Force Touch是个很创新的输入方式。很多时候这个功能有些像电脑上的右键点击一样,来激活父级菜单,或者理解为很多app里面的设置按钮。不过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按压屏幕需要的力气比预期大很多。用久了就会发现,似乎没必要需要这么大的力气。本该是轻松流畅的操作,往往会在Force Touch上让人感觉操作很不流畅。
数码表冠的操作体验非常好。细腻,精确是最能够表述使用体验的两个词。旋转表冠不仅完美替代了滑动触摸屏的操作,并且你会觉得不仅仅是替代,甚至远远优于使用触屏来操作滚动界面。在很多输入界面也会让人觉得输入体验非常上乘,你会发现如果使用触摸屏进行数字的选择,远远不会比用一只手指搓动表冠来的直接和准确。
内存容量。Apple Watch内置的6gb储存空间听起来觉得很少,实际上音乐最多能够存储1g在Apple Watch本地,照片最高只能存储75MB。不过传输进Apple Watch的照片是经过大幅度压缩的,不是源图,所以75MB实际上能够储存很多照片,几百上千张问题不大。再加上Apple Watch上的app都是很简单的小应用,所以实际上我觉得剩余的几个G的空间不仅仅是够用,我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完。换句话说,目前来看,Apple Watch的内存空间完全,绝对的不用担心。
Apple Pay除了最开始需要在手机端上做一些设置,使用起来非常的流畅。双击按键立刻就会激活支付界面。相比iPhone上的支付体验我个人觉得会稍微差一些,原因在于在Apple Watch你需要主动激活支付界面而iPhone则是全自动的,另外还在于Apple Watch有时候需要扭动手腕来把表盘面对pos机,相比手机要感觉更加别扭些。另外如果收款的nfc设备位置比较刁钻的话,用Apple Watch支付要比iPhone或者直接用卡要更加不便,比如在drivethrough的时候。Apple Watch相比iPhone移动支付的优势在于省去了拿出手机和放回手机的动作。多数情况下会更加快捷。
抬手腕自动激活屏幕这个功能明显还是需要细调,甚至更加优秀的解决方案。目前这个功能很多时候在不经意间被激活,比如打字的时候转动或者是抖动了一下手腕,屏幕立刻就亮,你不会经意间去看它一眼。有时候会分心或者被打断思路。有时候你抬起手腕想去看时间的时候,比如你躺在床上的时候,基本很难靠抬手来开启屏幕。很多时候你会被迫用手去摸一下屏幕来看时间。如果这时候恰好另一只手腾不出来,那么你只能把手放回去再抬起来来回尝试。有些不太灵光的感觉。抬手感应激活屏幕这个功能并非100%完美。经常性的会因为你的姿势而没法激活。
没有连接iPhone的时候,依靠Apple Watch和蓝牙而已听音乐时,解码和发送数据都是Apple Watch的处理,所以相比使用iPhone播放音乐会更加耗电。
硬件上的特性说的差不多了,来谈谈软件方面的使用感受:
首先是操作系统。Apple Watch的操作系统比较容易上手,除了系统设置之外,我没有见过任何app有超过2级的菜单。基本上进入一个app就是主界面,forcetouch能够激活下级菜单,仅此而已了。然而系统自带的app数量还是挺多的,一一试用过一遍是需要一点时间的。系统简介明了,比较容易熟悉,缺点是很多app需要配合手机上做出相应设置,让人觉得的Apple Watch对iPhone的依附感特别强。让人更加觉得Apple Watch实际上是一个iPhone的附件,而非能够独立运作的一个平台。
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运动app里面的成就系统了。我本人是游戏玩家,对待游戏里面的成就的态度属于多数人的那种态度,就是能解锁尽量去解锁,看到成就很开心,但是不会刻意去刷成就。Apple Watch的成就难易适中,时不时就蹦出来的成就还有各种奖章看了让人心情愉悦,同时满足一些有收集癖好的用户。无论如何,这个系统的初衷还是希望用户能够多一个锻炼身体的理由,这个不会是一个鸡肋。
其次是第三方的app。苹果自带的app体验都非常好,秒开,没有延迟,基本上也不会有载入等待的情况出现。不过第三方的app质量则参差不齐,很多app让你觉得很鸡肋,很多功能感觉完全没必要。好比微信,不能发语音信息,只能靠听写。微信本来就是发送语音信息作为主打功能的,不能发送语音让人费解。也许是苹果对于Apple Watch的第三方程序开发做了限制。只能发一些表情和听写,那么既然有iPhone配合Apple Watch才能发送信息,为什么不用iPhone呢?
任何情况下,都没办法播放视频。这一点理所应当的,受限于电池容量和设备性能以及屏幕尺寸,不能播放视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这一点也许会出乎很多人意料。会导致使用习惯上的一些妥协。比如如果有人通过 imessage给你发送了一段视频,或者微信朋友圈上有人发了视频,你在手表上是没办法观看的,还是老老实实拿出iPhone吧。理论上来说,苹果可以通过iPhone端将视频流直接发给Apple Watch来实现Apple Watch的视频播放,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完美,你可以参考使用Apple Watch遥控iPhone拍照的功能体验一下。视频或有明显的掉帧感。况且通过蓝牙传输视频流,对于蓝牙的传输带宽还有电池续航能力都是一个挑战。
导航功能很赞,去陌生城市旅行的时候,特别是步行的时候,省去了来回掏手机看地图的麻烦。并且震动提醒很到位,会根据你移动的速度提前给出通知。虽然这个信号仍然是iPhone发送给Apple Watch的,但是体验往往就是因为设备的便携性而区别出来的。相比拿出手机-解锁-看图-锁定手机-放回手机,Apple Watch的一抬手腕就是方便很多很多。
表盘很漂亮。系统预设的表盘不算多,不超过10个,但是很多都能进行深度的自定义。比如指针颜色,表盘上的副显示屏,电量,日期,运动量这类小信息块都可以自己定义。也可能是新鲜感还没过去,很多时候我抬起手腕心里告诉自己要看时间,但是放下手腕之后往往没有记住时间,脑子里想的往往是自己设置好的表盘和表带有多么契合……
Siri。如果你经常使用siri,那么我建议你拿到Apple Watch的那一刻就关掉手机上的检测“Hey Siri”功能吧。相信我每次你Hey Siri的时候会有两个Siri回答你问题的,很乱。Apple Watch的Siri只有文字回馈,并且信息量相比iPhone的Siri做了相当的简化。比如同时问iPhone和Apple Watch的Siri天气的时候,两个设备给出气温等信息之后,iPhone会加一些“接下来几天温度变化比较大,请注意不要着凉”之类的信息,Apple Watch的Siri不会。并且个人感觉Apple Watch的Siri的灵敏度,还有反应速度都明显不如iPhone,甚至有时候Apple Watch的Siri会有明显的通过iPhone接入网络产生的延时,载入和拖沓的感觉。在稳定的iPhone连接wifi的情况下两者反应速度区别不大,但是在户外通过蜂窝数据接入网络的时候,iPhone的Siri往往效果不如人意,而Apple Watch体验更差。
推送通知。在表盘界面往下拉就能看到未读的推送通知。除了信息和其他社交型的通知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新闻类型的推送通知了。这类通知往往很简短,甚至很多情况下就是复制了iPhone上面收到的通知,只不过iPhone可以查看稍微详细一些的版本,Apple Watch则不行。很多通知内容看了一半之后剩下的都被省略号删掉了,点进去查看发现只是进入了一个下级菜单,内容还是一样的不全。这个操作特别多余。想要查看完整内容还是需要使用iPhone进入相应的app。以上是针对有iPhone客户端没有Apple Watch客户端的app。点击有对应Apple Watch的app的推送通知则能够进入Apple Watch上相应的app,不多对于多数新闻类的app来说,进入app浏览全文体验不是很好,毕竟屏幕太小不适合进行相对大量的阅读。在手机的 Apple Watch管理app里面会有详细的设定,可以关闭和开启特定app的通知。一些游戏类的通知,推广类的通知如果不需要可以关掉,省电省心。
所谓的智能手表没有想象的那样智能。很多时候你需要把你要做的事情告诉手表,而不是Apple Watch主动帮你实现。比如你开始户外散步的时候,你需要进入相应的app中,选择相应的运动类型,这时候手表才会被动开启各种传感器。如果不这么做,那么Apple Watch默认只会计步,而不会打开心率探测,气压计,运动传感器等等传感器。两种方式最终的结果会有很大偏差。在Apple Watch上进行输入操作的体验就算再简易,再便捷,相比很多情况下Apple Watch如果能够自我判断还是会让用户觉得相对繁琐。相比很多时候我们从屏幕上接受信息的情况,我们主动告诉Apple Watch我现在要跑步了或者健身了还是让我觉得这一步能省去的话,那么无疑会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初期用户都不会发现的一点,就是在使用Apple Watch期间,由于Apple Watch在很多情况下提供了更加优秀的交互体验,iPhone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被无视掉了。也许你以往常常需要拿出iPhone来看下时间,看下有没有短信,微信,现在Apple Watch能够替代这些任务,所以导致你不像以前那样时常需要拿出iPhone来了,从而会导致有时候你忘记你的iPhone在哪里。身上口袋比较多,或者背了包的情况下,有时候会东摸西摸找不到iPhone。这时候Apple Watch上的ping iPhone的功能就显得特别实用。特别是抬起手腕的一瞬间,只要你没有看到Apple Watch上方出现的,提示断开iPhone蓝牙连接的红色小图标,你瞬间就知道你的手机没有丢,就在身上或者附近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这个贴心的小细节很容易体会什么是精妙的用户体验。
总结
Apple Watch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增强你阅读信息以及推送通知的体验的一个设备,而非一个能够独立处理很多事物的助理。除此之外在个人健康管理,帮助调节规律的生活作息能够起到帮助,还能够担任健身锻炼身体的智能手环的任务。Apple Watch的电量不算充裕,然而用户正常使用起来如果能够保证一天一充问题则不大。Apple Watch买来可别供起来,该怎么用怎么用。虽然不算娇贵,但是也别指望这东西有多么结实,用了几个月之后表带发黄,表盘有磨损这类小问题简直太正常不过了。Apple Watch除了能够增强你接受信息的体验之外,还能够规律你的生活,帮助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你会发现有了Apple Watch之后,你拿出iPhone的次数明显减少。很多事情Apple Watch能够比iPhone处理的更加快捷,会给你一个分工严格的感觉,iPhone每次拿出来就要做些相对来说复杂的事情了,比如开网页,看视频,玩游戏,但是Apple Watch会让你省掉很多需要iPhone的细小的时间,比如看时间,看通知,看简要的新闻,快速回复等。使用中,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主动适应 Apple Watch的地方,多数情况下Apple Watch会便利你的生活,给你带来便捷感,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你变成另一个电子产品的奴隶。
NFC日报(微信号:nfcdaily)NFC产业第一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