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2014年NFC或落地开花 抓住用户痛点成关键
作为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移动支付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从乘坐交通工具到手机购物,从办公签到至零售消费,移动支付的小额性、移动性、融合性等特点,在方便百姓生活、增加用户粘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全社会信息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了1.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00%。移动手机用户12.29亿户,手机上网网民超过了5亿人,占到了网民总数的81%。在被视为“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4年,移动支付发展走向越发受到关注。
NFC获力挺2014落地开花?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用户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终端加以实现,支付需求也必将走向移动化,移动支付实现了一机多用,移动终端优势不仅能提供传统银行的服务,更可以提供独特的短信银行、刷手机就相当于刷银行卡的线下服务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从线上手机银行到线下,NFC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这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李晓枫同时表示,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目标方向应该是以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在二维码支付因为安全性等问题遭禁之后,NFC迅速取而代之,侵占其“地盘”,而李晓枫的上述表态也被外界解读为NFC受到央行力挺,2014有望广泛普及。
据记者了解,针对NFC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建设,人民银行已着手建立我国移动支付技术检测认证体系,今年人民银行将完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公共服务平台,计划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同时要求23个NFC主要市场主体应尽快完成GSM与移动支付公共服务的联网工作,形成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中国移动金融可信网络。
NFC的产业链十分复杂,包括手机制造企业、软硬件和系统技术的提供商、电信、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卡组织、收单机构等诸多方面。用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的话来说“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在王维东看来,目前NFC的产业链并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终端环境不甚成熟。而他认为,NFC并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在于终端普及程度太低。
如果说从顶层设计角度金融机构是于NFC的推动者,那么从运营商一侧来说,则是NFC实现真正“落地”的核心主导者。随着我国4G时代的开启,继中国电信明确表示2014年大力推广NFC之后,中国移动日前也明确了2014年NFC发展目标,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布局NFC,而运营商的积极努力或许有助于加快NFC产业链的尽快成熟。
以中国移动为例,据最新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中移动将加大推广NFC:2014年计划销售3000万台NFC终端、发展600万NFC客户,共发放1亿张NFC-USIM卡,NFC-USIM卡与4G终端匹配销售。
中国移动中移支付公司副总经理贺新初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向记者表示,NFC终端补贴策略是在原有智能终端酬金基础上,给予每台NFC终端30元的奖励酬金。在贺新初看来,NFC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变革,NFC可能会极大地改变生活。“给予商家补贴就是鼓励大家都来卖NFC手机,从而加速NFC手机的普及。”贺新初说。
系统安全性构建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认为,移动支付很容易出现跨界创新,从而诱发其它零售支付体系的系统风险发生。“线上支付、移动支付注重无卡、快捷支付的客户体验,是个全球性的现象,带来了日益增多的交易欺诈风险,也是个全球性的现象和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李晓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移动支付的最大特点在于便捷的消费体验,但目前看来,便捷与安全似乎是一对矛盾。如果支付系统做得太安全势必会影响用户体验,而降低产品的使用率,但相反如果体验做得特别好又会发生像此前诸如信用卡号泄露等事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确不想让用户繁琐地一遍遍输入16位数的信用卡号,但这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风险。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徐晋耀更是一阵见血地指出,移动支付领域并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是相对的。“目前为止所有的简单、方便都是以牺牲安全为代表的,各产品的解决方案在于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未来,移动支付面临的安全威胁将会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木马和病毒形态行为更加隐秘,伪装性更加强。”徐晋耀说。
除去支付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手机端的支付类恶意程序等也日益成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上的隐患。360报告显示,在手机购物和支付类的恶意程序例,存在大量的仿冒、篡改正常的网银和支付程序的情况,被篡改和仿冒的对象里面,仿冒和篡改淘宝相关应用占比最大,约占四分之一的比重,其次像微信网银客户端也都存在大量的篡改情况。
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王申科表示,新的业务模式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这种挑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移动支付安全可行规范。另外移动支付密码输入的安全问题到底应如何解决也尚在探索之中。
梆梆安全CEO阚志刚认为,移动支付领域安全问题有三个特性:一是动态性,二是随机性,三是持续性。在阚志刚看来,由于移动的特性,使得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建设与PC有很大不同。在开发移动支付系统的时候,安全性应该从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而不仅仅是只是在运营阶段考虑。
针对移动支付领域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的趋势,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徐晋耀建议,通过不断优化支付通道和产品,持续提升用户的安全和便捷体验。“要为便利增加安全,在持续提升线上远程支付的同时,基于芯片介质有效提高远程支付的安全性。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充分考虑其对安全性和便利性的不同偏好,设计个性化的安全产品以平衡各类用户对安全性和便利性需求。” 徐晋耀说。
培养用户习惯抓住痛点是关键
业内认为,经过了2013年的跑马圈地后,在2014年,市场各主体全面进入移动支付前沿阵地,进入到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消费文化习惯的阶段,创新、竞争、博弈将是这一阶段的主题。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萌表示,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等互联网巨头均已在2013年完成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完善O2O生态体系,构建更多的O2O应用场景,使移动支付成为真正的用户入口。“基于这样的移动支付布局,预计未来移动支付有可能成为个人金融服务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口级应用。”张萌说。
移动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用户至上,如何抓住百姓生活中的痛点,成为移动支付领域致胜的关键。
在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王申科看来,整个移动支付生态圈的建设,从用户来看需要的是“3A”,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消费方式都能支持,这一点非常关键。另外,要保证用户支付的成本最低,所有提供的可消费应用场景和实际应用有价格上的优惠,这也是吸引用户并培育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一种手段。
易宝支付CEO及联合创始人唐彬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对于金融企业而言要沉入到彻底的、垂直化的场景中精耕细作。像类似打车这种要抓住百姓生活中的痛点,做全方位垂直的链条,争取做好每一个移动支付场景。
“十几年前,马云讲过一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觉得这句话在当时很有历史意义。但在今天在移动互联网全面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眼界不能只放在生意上,我们要看到生活上的前景。生意能靠忽悠,生活不能忽悠,我们要让互联网融入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才是移动支付带给我们的下一波机会。”唐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