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通俗理解电路及电磁场(上)
录入:edatop.com 点击:
直流电
长期以来,我们了解电路是从回路开始的,以直流稳恒回路为例,电池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电能通过导线传递到负载上,如下图:
电池中,化学能把电子从一极移向另一极,缺少电子一极为正极,获得电子一极为负极,两端形成了电势差(Vdc),也就存在了电场,方向从正极指向负极,化学能要驱动电子克服这个电场从正极移动到负极,电池内部的电流移动跟电场方向相反。
传统对于电子的理解是带负电荷量为e的一个实体,往往指起本身,但是,这个理解是不够准确的,电子除了本身,还应该包括它激发的负电场,电子与电子等作用,根本上是它们各自激发的电场与电场的作用。举个例子一块砖头从天空加速掉下来,是这块砖头激发的引力场与地球的引力场之间的作用导致砖头掉下来的,电子也是这个概念。所以对电子的认知,以前都是基于它的实体认知,现在更多的可以基于它激发的电场来认知,两者是等价的,但基于电场的认知,有助于理解高频、电磁场。
当用导线连接电池与负载构成一个电路回路,假设为理想导线,内阻为0,则导线跟所连接的正负极等电势,于是在导线之间也形成了电场,负载两端也有这个电势差(Vdc),所以负载内部也有电场。
很多人可能对于导线之间的电场无法理解,因为以前很少有提到的,所以往往无视,这是重点指出的。我们换一种思维想这个问题,把正负极之间的两根导线看作是一个电容,这个电容两端接在电源上,那么就很好理解了,这个电容被充电了,正负两端就集聚了正负电荷,两极之间就充满了电场,红色矩阵表示正极导线,绿色矩阵表示负极导线,里面的颜色表示内部的电荷分布,要靠近两电极边缘,这样保证导体整个形成等势体,理想导体内部是没有电场的,因为是等势体。
就电池单独来讲,刚开始时,电池两端电压为0V,化学能搬移电子从正极到负极,当两极电子集聚或减少的的越来越多的时候,电势差越来越大,以镍氢电池为例,当达到1.2V时,就不再增长,因为这个化学能中Ni转变为Ni离子最大的电动势就是1.2V。所以当电极两端达到1.2V之后,两极电场就阻值了化学能继续反应。
当电池两端连接了理想导线和负载之后,理想导线要跟两极等电势,所以从电极上获得电荷,跟正极接的导线失去电子获得正电荷,负极接的导线获得电子也就是获得负电荷,这样两导线因为获得不同电荷,之间形成电压差,也就是电池电压,这个电压加在负载R上,对负载R内的自由电子做功,碰撞负载R内的原子发热,类似于电子管里的电子从阴极飞到阳极。之后通过导线回到电池内部,被化学能克服电场重新搬移到正极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这儿反复强调,理想导体是等电势,所以内部没有电场。电子在理想导体中移动因为没有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所以整体均匀上讲,是匀速运动的,这个电子也可以分布在导体内任何位置移动。
这里举一个形象的实际例子,吊车把地面的石头举起来,石头克服地球引力(等价于电池),之后平行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理想导线),放下石头(对负载做功发热),再把它平移回来(理想导线)。直流电模型中,整个回路的电子都可以理解为匀速移动的,两根导线中因为不受力,所以匀速,电池中,化学能抵消电场力,所以匀速,负载中,电子与原子的碰撞发热与电场力抵消,所以匀速。
理想导体,关键在于“导”字,“导”就是通的意思。通的,就是没有电压差,也就是没有电场,所以不存在加速过程,只是匀速平移。很多人认为,导体中有电流移动,所以就有电压,其实,均匀的电流移动,是可以不需要电压的,这个跟物理中的物体做匀速运动,不需要外力是一个道理。
理想导体因为是完全导通没有电压差的,理论上讲是可以通任意电流大小电流的。最终在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取决于负载上流过的电流大小。
实际中的导体都不是理想导体,都是有内阻的,所以会有一定的沿着导线方向的电压差,所以会发热,但理想导体或者超导体是绝对没有沿着导体方向的电压差的。
对于一个闭环的超导体回路来说,因为内阻为零,有一定长度,可以完全理解为一个纯电感,当变化的磁场通过超导体回路会产生涡电场,也就是有一个电动势加在闭环超导体中,这个时候,因为理想导体内部不能有电场,所以这个电场由纯电感感应的逆电动势抵消来保持理想导体内部无电场,这等效于给这个纯电感充电,准确的讲是充磁(感谢网友“大宝小莉啊”纠正),电流按照电感公式U = L * I / T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了解电路是从回路开始的,以直流稳恒回路为例,电池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电能通过导线传递到负载上,如下图:
电池中,化学能把电子从一极移向另一极,缺少电子一极为正极,获得电子一极为负极,两端形成了电势差(Vdc),也就存在了电场,方向从正极指向负极,化学能要驱动电子克服这个电场从正极移动到负极,电池内部的电流移动跟电场方向相反。
传统对于电子的理解是带负电荷量为e的一个实体,往往指起本身,但是,这个理解是不够准确的,电子除了本身,还应该包括它激发的负电场,电子与电子等作用,根本上是它们各自激发的电场与电场的作用。举个例子一块砖头从天空加速掉下来,是这块砖头激发的引力场与地球的引力场之间的作用导致砖头掉下来的,电子也是这个概念。所以对电子的认知,以前都是基于它的实体认知,现在更多的可以基于它激发的电场来认知,两者是等价的,但基于电场的认知,有助于理解高频、电磁场。
当用导线连接电池与负载构成一个电路回路,假设为理想导线,内阻为0,则导线跟所连接的正负极等电势,于是在导线之间也形成了电场,负载两端也有这个电势差(Vdc),所以负载内部也有电场。
很多人可能对于导线之间的电场无法理解,因为以前很少有提到的,所以往往无视,这是重点指出的。我们换一种思维想这个问题,把正负极之间的两根导线看作是一个电容,这个电容两端接在电源上,那么就很好理解了,这个电容被充电了,正负两端就集聚了正负电荷,两极之间就充满了电场,红色矩阵表示正极导线,绿色矩阵表示负极导线,里面的颜色表示内部的电荷分布,要靠近两电极边缘,这样保证导体整个形成等势体,理想导体内部是没有电场的,因为是等势体。
就电池单独来讲,刚开始时,电池两端电压为0V,化学能搬移电子从正极到负极,当两极电子集聚或减少的的越来越多的时候,电势差越来越大,以镍氢电池为例,当达到1.2V时,就不再增长,因为这个化学能中Ni转变为Ni离子最大的电动势就是1.2V。所以当电极两端达到1.2V之后,两极电场就阻值了化学能继续反应。
当电池两端连接了理想导线和负载之后,理想导线要跟两极等电势,所以从电极上获得电荷,跟正极接的导线失去电子获得正电荷,负极接的导线获得电子也就是获得负电荷,这样两导线因为获得不同电荷,之间形成电压差,也就是电池电压,这个电压加在负载R上,对负载R内的自由电子做功,碰撞负载R内的原子发热,类似于电子管里的电子从阴极飞到阳极。之后通过导线回到电池内部,被化学能克服电场重新搬移到正极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这儿反复强调,理想导体是等电势,所以内部没有电场。电子在理想导体中移动因为没有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所以整体均匀上讲,是匀速运动的,这个电子也可以分布在导体内任何位置移动。
这里举一个形象的实际例子,吊车把地面的石头举起来,石头克服地球引力(等价于电池),之后平行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理想导线),放下石头(对负载做功发热),再把它平移回来(理想导线)。直流电模型中,整个回路的电子都可以理解为匀速移动的,两根导线中因为不受力,所以匀速,电池中,化学能抵消电场力,所以匀速,负载中,电子与原子的碰撞发热与电场力抵消,所以匀速。
理想导体,关键在于“导”字,“导”就是通的意思。通的,就是没有电压差,也就是没有电场,所以不存在加速过程,只是匀速平移。很多人认为,导体中有电流移动,所以就有电压,其实,均匀的电流移动,是可以不需要电压的,这个跟物理中的物体做匀速运动,不需要外力是一个道理。
理想导体因为是完全导通没有电压差的,理论上讲是可以通任意电流大小电流的。最终在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取决于负载上流过的电流大小。
实际中的导体都不是理想导体,都是有内阻的,所以会有一定的沿着导线方向的电压差,所以会发热,但理想导体或者超导体是绝对没有沿着导体方向的电压差的。
对于一个闭环的超导体回路来说,因为内阻为零,有一定长度,可以完全理解为一个纯电感,当变化的磁场通过超导体回路会产生涡电场,也就是有一个电动势加在闭环超导体中,这个时候,因为理想导体内部不能有电场,所以这个电场由纯电感感应的逆电动势抵消来保持理想导体内部无电场,这等效于给这个纯电感充电,准确的讲是充磁(感谢网友“大宝小莉啊”纠正),电流按照电感公式U = L * I / T变化。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射频工程师,敬请关注: 射频工程师养成培训
上一篇:通俗理解电路及电磁场(下)
下一篇:天线增益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