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在网络演进中优化CDMA2000
CDMA2000是美国向ITU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的标准建议,是IS-95向3G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从CDMAOne向3G演进的路径为:IS-95A、IS-95B、CDMA20001x和CDMA20001xEV。 CD-MA2000标准的技术细节主要由3GPP2组织完成。
CDMA2000的第一阶段是CDMA20001x,其容量可达到CDMAOne的1.5倍。由于无线互联网等高速分组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CDMA20001x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在 CDMA20001x的基础上,3GPP2制定了CDMA20001x增强标准,分为两个分支:1xEV-DO和1xEV-DV。在1xEV-DV技术中,数据和话音共用一个载波;而在1xEV-DO中,则采用独立的载波传输高速分组数据。
与CDMA20001x相比,1xEV-DO在无线传输技术上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一点在前向链路上尤为突出。在前向链路上,1xEV-DO的革新体现在时分复用、自适应编码和调制、满功率的时分导频、虚拟软切换、智能调度算法、H-ARQ等;在反向链路上,1xEV-DO也增加了自适应调制、辅助导频、速率控制和H-ARQ等。这些新技术使得1xEV-DO的分组数据接入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由于1xEV-DO在前向、反向链路上的优化和改进,使得1xEV-DO在技术特点上与传统的码分多址方式有了较大的不同,干扰模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网络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1xEV-DO技术特点带来的影响。1xEV-DO是从CDMA20001x发展而来的,是CDMA2000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分支,很多基础技术都是相同的,例如,采用Rake接收机技术、码分多址方式、FDD双工模式等。因此,在很多方面,1xEV-DO与CDMA20001x的网络规划具有相似性。
规划内容和流程相似。在规划流程方面,首先要进行预规划,通过链路预算和容量估算,估计小区的覆盖半径和容量,得到基站数目的预算。然后进行初步规划,进行站址选择、站型设计、初步的参数选择等。最后进行详细规划,通过仿真了解覆盖效果,不断调整各参数,在预算内达到最好的覆盖效果。在规划内容方面,1xEV-DO和CDMA20001x都要进行传播模型校正、业务模型预测、仿真分析、覆盖预测、邻小区规划、PN相位规划等。
射频性能相似。两者的扩频速率均为1.2288MHz,频点间隔和保护带宽相同,载波频率相近,码片速率相同,基站和终端的发射功率类似。这些相似特点使得1xEV-DO和CDMA20001x在联合组网时,可以共用现网的射频设备。
传播模型可共用。由于两者的带宽相同、频点相近,1xEV-DO的无线网络规划可以使用CDMA2000规划时所用的传播模型,无需重新进行校正。
邻小区规划方法相似。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必须传送一个邻小区列表给移动台,移动台对列表里小区的信标信道进行测量,以便在移动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切换。邻小区列表一般将有可能发生切换(软切换)的小区列入。过大的邻小区列表会增加移动台的测试负荷,减慢切换速度和增加移动台的耗电量;而过小的邻小区列表则有可能漏掉一些应该切换的邻小区,导致移动台掉话。因此,邻小区规划是无线网络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1xEV-DO和CDMA20001x都采用导频辅助进行切换判决,邻小区规划的原则相同。
PN相位规划方法相似。PN相位用来区分小区,每个小区采用同一个伪随机序列的不同相位进行加扰和扩频。移动台处理接收到的最强PN序列,读取其相位以区分小区。导频PN相位是扇区的一个参数,在网络规划和扩容时,需要对每个小区的导频PN相位进行设置。1xEV-DO和CDMA20001x的PN 相位使用方法是相同的,PN规划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设置合适的PI-LOT_INC,确定可用的PN数目;然后,为各小区设置合适的PN相位。网络规划工具贯穿整个规划过程。码分多址的空中接口使系统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相互关联,许多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网络规划的结果。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规划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码分多址系统,从需求阶段到详细设计阶段,直至以后的优化阶段,都需要借助网络规划工具进行辅助设计。规划设计结果对网络规划工具的依赖性很强。
1xEV-DO专门为高速分组数据业务进行了优化,在链路预算、容量估算、业务模型、传播模型、覆盖规划、邻小区规划和PN规划等方面存在一些独特之处。
CDMA20001xEV-DO吸引眼球的是其升级的技术带来的高速承载能力以及由高速承载能力所带来的一些可视电话、手机电视、移动电子商务等新鲜的业务,但它的背后隐含着庞大的投资。在建设 CDMA20001xEV-DO的时候,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成本问题,经济建网,研究无线网络规划的规律,促进3G网络的健康发展。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射频工程师,敬请关注: 射频工程师养成培训
上一篇:40G光传输网络中的OPM应用
下一篇:电磁屏蔽功能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