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指尖上的诱惑:手机支付“千亿蛋糕”
录入:edatop.com 点击:
下一个被智能手机改变的会是我们生活中的哪一块?答案很可能是:消灭你的钱包——或许以后在逛街购物、看电影、喝咖啡,甚至乘坐公交、地铁的时候,你只需要直接把手机伸到扫描器下面去付款,伴随着一个简单的“确认”,就可以成功支付了。
信息技术的革新,让手机支付这块“千亿大蛋糕”分外诱人,众多IT行业大鳄、第三方支付企业、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乃至广大用户均跃跃欲试,充满期待。而要跨入这个“无纸支付”甚至是“无卡支付”的时代,意味着一张小小的银行卡或者手机SIM卡背后将要有一个庞大的、跨行业的支付网络,连接起银行、电信运营商、企业、商户、手机硬件厂商这个巨大的产业链,才能最后让用户完成指尖的轻松一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有关企业和行业专家了解到,这是个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做到赢者通吃的市场,尽管拿到牌照的企业已经根据自己的DNA开始布局,在可能的想象中跑马圈地,但最后谁也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技术和优势赢得市场,只有抱着开放与共赢的态度,整合自己的资源,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从博弈到开放
手机支付,又称近场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射频(NFC)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通讯,从而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11月26日,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产品,招行用户申请开通“联通招行手机钱包”业务,即可收到一条预约短信,前往联通指定营业厅办理将招商银行账户内嵌在手机USIM卡中,即可实现银行卡功能与手机功能合二为一,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业内人士认为,这是NFC手机近场支付大规模商用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事实上,手机支付在几年前就被各方提及,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准问题。由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5GHz标准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明争暗斗,都企图夺得移动支付的话语权。
基于13.56MHz的NFC技术规范,是国际移动支付标准,产业链完整,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基础。缺点是必须更换移动终端,较高的成本制约了终端用户的使用热情。
而基于2.4GHz的RF-SIM技术由中国移动主导,国内自主研发,用户更换成本小,且可以实现近场与远程的良性对接。缺点在于庞大的POS机网络搭建费用以及建设服务后台费用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推进。
最新消息显示,央行已确定移动支付系列标准中的近场支付标准为13.56MHz标准。这意味着制约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式解除。中国联通与招行发布的支付产品也是采用此标准。
但是,中国移动斥巨资研发的2.4GHz标准是否被废弃?中国移动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国移动也在向银联的标准靠拢,推出了采用银联标准的手机支付平台;但同时,其又继续使用其运行于2.4GHz上的RF-SIM标准,主要用于手机上,用户可以用手机直接支付购买电影票、超市小商品等,不能用于银联的POS机上。
解决了标准之争,产业主导权之争又随之而来。手机支付是一个“跨界”产业,推进的关键在于终端和发卡端。
目前刷卡终端在中国银联的积极推进下,非接触式POS机的数量已突破100万台。而在发卡端,处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了各自结成合作阵营的局面。例如,有的银行与银联合作,有的银行与手机厂商合作,还有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而银联也与手机厂家进行合作。而且,支持移动支付的芯片卡品种较多,包括银联推出的SD卡、运营商推出的SIM卡等,并且都不兼容。
这其中,银行与运营商之所以难达成一致,原因在于银行和运营商均想成为移动支付真正的主导方,都希望客户近场支付时“滴”声响的瞬间,刷的是自己公司的账户。银行希望客户刷金融账户,运营商则希望客户刷话费账户。
“虽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但银行是不是要把所有支付业务朝这个方向转,也还存在不确定性。而且,银行开展移动支付这样的新业务,需要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批许可。因此,有的银行在推进移动支付方面是比较谨慎的。”一家国有银行负责移动支付的客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他还透露,像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市场眼光较超前,而国有大型银行受制于体制因素会多点,步伐比较慢。“其他一些小银行,商户支持的少,运营商不太乐意做。”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认为,总体来说,手机支付的各个环节基本已扫除了障碍,而且有巨大的市场,银行、运营商都不想错过,合作发展是现实选择,毕竟谁也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技术和优势赢得市场。
观望中等待机遇
据联通人士介绍,此次在沪问世的手机钱包是在招行的技术支持下,将银行的“PBOC2.0贷记+电子现金”应用加载在手机USIM卡中,成为国内第一个以SWP-USIM卡为载体,依托联通WCDMA 3G网络及3G JAVA卡多应用管理与下载平台,通过NFC智能手机和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对银行账户进行管理的解决方案。
用户将招商银行账户加载到手机USIM卡上后,在布有银联闪付quickpass标志的POS机上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据联通人士透露,此次合作发布的NFC手机近场支付产品于今年12月率先在上海试商用,后续将推向全国。
而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的NFC手机支付产品在明年初将会商用。2010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斥资398亿现金认购浦发银行20%的股权。在今年11月底,双方推出了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及演进产品(NFC技术的手机)。
在终端环境转好的同时,NFC手机支付环境已经大为改观。2012年初,仅有数万台带有“闪付”标志POS机能够支持非接触方式的付费。中国银联方面表示,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银联已经完成105万台POS机的非接触改造,今年年内计划突破120万台,初步形成100多个适合金融IC卡和手机信用卡支付的“非接触商圈”。
但是,与电信运营商空前的热情相比,手机厂商可谓是“淡定哥”。
王维东认为,目前人们对手机支付并不熟悉,“概念”成分更多一点,银行、运营商还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市场规模还没有足够大。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生产NFC手机的成本比普通手机会高一点,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出来后没有足够的用户来购买,手机厂商就没有动力。只有当手机支付进入爆发期的时候,需求才会旺盛,手机厂商才会大规模生产。现在市场上支持NFC功能的仅有三星、HTC、索尼的几款手机。
按照目前的产业发展速度,银联POS机的改造、银行金融IC卡和电信运营商的SIM卡升级是首要的基础性投入,这将对POS机制造商、金融卡芯片制造商和SIM卡制造商带来机遇。
证通电子是E-POS机的行业龙头,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银联要将现有的POS机改为适用于手机支付的非接触式POS机,将为证通电子带来可观的订单和利润。
恒宝股份的主要业务是金融IC卡,银行需要将自身的金融信息植入手机卡中,恒宝股份在这方面将大有作为。而东信和平是手机SIM卡的制造商,其背靠三棵“大树”,直接受益SIM卡升级。
据国际研究机构Juniper预测,到2013年,平均每5部手机中就有一部带有NFC功能。到2014年,通过NFC支付的金额就能达到500亿美元,50%的手机带有NFC功能。
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到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未来几年银联手机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目前中兴通讯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跻身国内前五,这为其分享手机支付的盛宴打下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智能终端的平台运营商,苹果和谷歌手握ios和android系统,扼守手机入口。“他们和电信运营商一样积极,将来手机支付规模做大后,他们就可以坐地收进场费了。”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了解,苹果iphone5已具备手机支付功能;谷歌也将推出更多的支持NFC和类似移动支付功能的Nexus系列安卓系统手机。
安全性PK便捷性
对于用户来讲,替代钱包的手机支付是否安全和便捷,是最为关心的问题。而银行、电信运营商对此似乎没有足够的保障。
通信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没有进入商用的手机支付产品,安全性和便捷性还有待市场检验,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任何一款产品也不可能做到100%安全。”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也认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既安全又便捷是最好的,但目前手机支付还做不到这点。
“但像网上银行,搞很多繁琐的步骤,还要动态口令、U盾之类的,保证了安全但不便捷,用户接受程度也不高。如果追求便捷性,就会牺牲一定的安全性,用户又担心交易风险。手机支付也面临这个问题。”
而一位用过中国移动电子钱包的用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虽然电子钱包里的钱能用于购物,但使用过程很麻烦。“需要很多步骤,我都记不太清了。不是想象中的把钱直接转出就可以了。”
“目前,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支付产品还是试用阶段,不知道到用户手中后使用效果如何。”陈志刚坦言。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移动支付将成为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的下一个目标。网秦安全研究中心分析师称,移动支付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首先,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就面临着较多安全问题,这也使得木马程序和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其次,在下载客户端方面以及手机交易时,也很容易遇到山寨客户端以及用“秒杀”、“低价”字样诱惑消费者的病毒和木马。
另外,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很容易出现手机被盗、信息资料被冒用及银行账号被盗等风险,而广大用户在手机安全防护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瓶颈。卡巴斯基的数据显示,如果用户确信移动支付是安全的,94%的用户会使用移动支付。
王维东表示,安全投入在手机支付商用初期肯定会是大规模的。做不到安全,银行和运营商也将寸步难行。“支付宝最开始的时候,用户也担心安全问题。这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后来,在技术不断完善后,用户习惯也培养起来了。再之后,支付宝又做了改进,便捷性也有了。如今,支付宝成了网上支付的霸主。手机支付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革新,让手机支付这块“千亿大蛋糕”分外诱人,众多IT行业大鳄、第三方支付企业、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乃至广大用户均跃跃欲试,充满期待。而要跨入这个“无纸支付”甚至是“无卡支付”的时代,意味着一张小小的银行卡或者手机SIM卡背后将要有一个庞大的、跨行业的支付网络,连接起银行、电信运营商、企业、商户、手机硬件厂商这个巨大的产业链,才能最后让用户完成指尖的轻松一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有关企业和行业专家了解到,这是个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做到赢者通吃的市场,尽管拿到牌照的企业已经根据自己的DNA开始布局,在可能的想象中跑马圈地,但最后谁也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技术和优势赢得市场,只有抱着开放与共赢的态度,整合自己的资源,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从博弈到开放
手机支付,又称近场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射频(NFC)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通讯,从而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11月26日,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产品,招行用户申请开通“联通招行手机钱包”业务,即可收到一条预约短信,前往联通指定营业厅办理将招商银行账户内嵌在手机USIM卡中,即可实现银行卡功能与手机功能合二为一,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业内人士认为,这是NFC手机近场支付大规模商用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事实上,手机支付在几年前就被各方提及,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准问题。由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5GHz标准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明争暗斗,都企图夺得移动支付的话语权。
基于13.56MHz的NFC技术规范,是国际移动支付标准,产业链完整,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基础。缺点是必须更换移动终端,较高的成本制约了终端用户的使用热情。
而基于2.4GHz的RF-SIM技术由中国移动主导,国内自主研发,用户更换成本小,且可以实现近场与远程的良性对接。缺点在于庞大的POS机网络搭建费用以及建设服务后台费用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推进。
最新消息显示,央行已确定移动支付系列标准中的近场支付标准为13.56MHz标准。这意味着制约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式解除。中国联通与招行发布的支付产品也是采用此标准。
但是,中国移动斥巨资研发的2.4GHz标准是否被废弃?中国移动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国移动也在向银联的标准靠拢,推出了采用银联标准的手机支付平台;但同时,其又继续使用其运行于2.4GHz上的RF-SIM标准,主要用于手机上,用户可以用手机直接支付购买电影票、超市小商品等,不能用于银联的POS机上。
解决了标准之争,产业主导权之争又随之而来。手机支付是一个“跨界”产业,推进的关键在于终端和发卡端。
目前刷卡终端在中国银联的积极推进下,非接触式POS机的数量已突破100万台。而在发卡端,处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了各自结成合作阵营的局面。例如,有的银行与银联合作,有的银行与手机厂商合作,还有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而银联也与手机厂家进行合作。而且,支持移动支付的芯片卡品种较多,包括银联推出的SD卡、运营商推出的SIM卡等,并且都不兼容。
这其中,银行与运营商之所以难达成一致,原因在于银行和运营商均想成为移动支付真正的主导方,都希望客户近场支付时“滴”声响的瞬间,刷的是自己公司的账户。银行希望客户刷金融账户,运营商则希望客户刷话费账户。
“虽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但银行是不是要把所有支付业务朝这个方向转,也还存在不确定性。而且,银行开展移动支付这样的新业务,需要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批许可。因此,有的银行在推进移动支付方面是比较谨慎的。”一家国有银行负责移动支付的客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他还透露,像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市场眼光较超前,而国有大型银行受制于体制因素会多点,步伐比较慢。“其他一些小银行,商户支持的少,运营商不太乐意做。”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认为,总体来说,手机支付的各个环节基本已扫除了障碍,而且有巨大的市场,银行、运营商都不想错过,合作发展是现实选择,毕竟谁也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技术和优势赢得市场。
观望中等待机遇
据联通人士介绍,此次在沪问世的手机钱包是在招行的技术支持下,将银行的“PBOC2.0贷记+电子现金”应用加载在手机USIM卡中,成为国内第一个以SWP-USIM卡为载体,依托联通WCDMA 3G网络及3G JAVA卡多应用管理与下载平台,通过NFC智能手机和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对银行账户进行管理的解决方案。
用户将招商银行账户加载到手机USIM卡上后,在布有银联闪付quickpass标志的POS机上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据联通人士透露,此次合作发布的NFC手机近场支付产品于今年12月率先在上海试商用,后续将推向全国。
而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的NFC手机支付产品在明年初将会商用。2010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斥资398亿现金认购浦发银行20%的股权。在今年11月底,双方推出了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及演进产品(NFC技术的手机)。
在终端环境转好的同时,NFC手机支付环境已经大为改观。2012年初,仅有数万台带有“闪付”标志POS机能够支持非接触方式的付费。中国银联方面表示,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银联已经完成105万台POS机的非接触改造,今年年内计划突破120万台,初步形成100多个适合金融IC卡和手机信用卡支付的“非接触商圈”。
但是,与电信运营商空前的热情相比,手机厂商可谓是“淡定哥”。
王维东认为,目前人们对手机支付并不熟悉,“概念”成分更多一点,银行、运营商还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市场规模还没有足够大。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生产NFC手机的成本比普通手机会高一点,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出来后没有足够的用户来购买,手机厂商就没有动力。只有当手机支付进入爆发期的时候,需求才会旺盛,手机厂商才会大规模生产。现在市场上支持NFC功能的仅有三星、HTC、索尼的几款手机。
按照目前的产业发展速度,银联POS机的改造、银行金融IC卡和电信运营商的SIM卡升级是首要的基础性投入,这将对POS机制造商、金融卡芯片制造商和SIM卡制造商带来机遇。
证通电子是E-POS机的行业龙头,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银联要将现有的POS机改为适用于手机支付的非接触式POS机,将为证通电子带来可观的订单和利润。
恒宝股份的主要业务是金融IC卡,银行需要将自身的金融信息植入手机卡中,恒宝股份在这方面将大有作为。而东信和平是手机SIM卡的制造商,其背靠三棵“大树”,直接受益SIM卡升级。
据国际研究机构Juniper预测,到2013年,平均每5部手机中就有一部带有NFC功能。到2014年,通过NFC支付的金额就能达到500亿美元,50%的手机带有NFC功能。
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到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未来几年银联手机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目前中兴通讯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跻身国内前五,这为其分享手机支付的盛宴打下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智能终端的平台运营商,苹果和谷歌手握ios和android系统,扼守手机入口。“他们和电信运营商一样积极,将来手机支付规模做大后,他们就可以坐地收进场费了。”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了解,苹果iphone5已具备手机支付功能;谷歌也将推出更多的支持NFC和类似移动支付功能的Nexus系列安卓系统手机。
安全性PK便捷性
对于用户来讲,替代钱包的手机支付是否安全和便捷,是最为关心的问题。而银行、电信运营商对此似乎没有足够的保障。
通信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没有进入商用的手机支付产品,安全性和便捷性还有待市场检验,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任何一款产品也不可能做到100%安全。”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也认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既安全又便捷是最好的,但目前手机支付还做不到这点。
“但像网上银行,搞很多繁琐的步骤,还要动态口令、U盾之类的,保证了安全但不便捷,用户接受程度也不高。如果追求便捷性,就会牺牲一定的安全性,用户又担心交易风险。手机支付也面临这个问题。”
而一位用过中国移动电子钱包的用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虽然电子钱包里的钱能用于购物,但使用过程很麻烦。“需要很多步骤,我都记不太清了。不是想象中的把钱直接转出就可以了。”
“目前,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支付产品还是试用阶段,不知道到用户手中后使用效果如何。”陈志刚坦言。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移动支付将成为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的下一个目标。网秦安全研究中心分析师称,移动支付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首先,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就面临着较多安全问题,这也使得木马程序和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其次,在下载客户端方面以及手机交易时,也很容易遇到山寨客户端以及用“秒杀”、“低价”字样诱惑消费者的病毒和木马。
另外,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很容易出现手机被盗、信息资料被冒用及银行账号被盗等风险,而广大用户在手机安全防护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瓶颈。卡巴斯基的数据显示,如果用户确信移动支付是安全的,94%的用户会使用移动支付。
王维东表示,安全投入在手机支付商用初期肯定会是大规模的。做不到安全,银行和运营商也将寸步难行。“支付宝最开始的时候,用户也担心安全问题。这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后来,在技术不断完善后,用户习惯也培养起来了。再之后,支付宝又做了改进,便捷性也有了。如今,支付宝成了网上支付的霸主。手机支付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