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智能手机越来越薄 真的好吗?
我用过国内几款智能手机自己开发的软件,其中以浏览器和应用中心为主,里面出现不少BUG和漏洞,而且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和市场上主流的应用中心、浏览器差别非常大。智能手机厂商始终还是停留在靠卖硬件赚钱,靠给用户预装应用赚钱,用户在他们眼里是不存在的,即使他们依然在大肆鼓吹粉丝经济,亦或是自己的微博上出现了几百万几千万粉丝,评论区和转发区寥寥无几。
智能手机还能怎么玩?
虽然有不少人在鼓吹智能手机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但无论是可穿戴设备亦或是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手机被当做是当前最重要的控制中心,它是最重要的连接工具,空调、厨房、电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都需要有手机来作为连接工具。就算在将来会消失,但是在产品迭代和过度的这段时间内,智能手机势必会发挥更大对的作用。我认为,智能手机的玩法,除了死磕薄等工艺,还能有以下的几种玩法:
(1)硬软一体。包括小米在内,在软件市场上,其并没有"巨头级"的应用出现,少有的几款应用,主要用户量也是来自于渠道,并非用户主动需求,用户更换了别的智能手机,基本上就不会再想起小米的产品。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1——8月,全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为2.93亿部,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28亿部。如此庞大的智能手机设备输出,却没有更多的软件应用突出,不觉得悲哀吗?
我认为在以后的智能手机发布会上,会看到更多的软件产品与之匹配,即使智能手机厂商自身没有能力来打造优质的应用,也能和优质的应用结合,替换掉智能手机厂商自身的劣质产品,未来会走一个软硬结一体的模式,并非纯硬件发布。
(2)多纬度定制。虽然有不少传统家居厂商宣布进军智能家居市场并推出不少相关产品,但在控制上,并不方便。智能手机厂商可以和智能家居厂商进行合作,打造出多更多更有趣的功能出来,比如在家庭的控制上,专门打造出适合某智能家居的控制按键,让用户适应更方便。
这样就避免了智能手机始终只能作为一个纯硬件产品出现,仅仅是硬件,智能手机的价值太有限了,市场竞争也会很快出现复制品,最终也只能陷入打薄战、价格战。
(3)延长产业链。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厂商绝逼不是"观众",他们应该参与进来,从供应链、硬件、应用、使用场景、用户习惯等多个地方渗透进去,"硬性"绑架用户,让用户离不开这个产品,离不开这个品牌,实现"人机不分离"。
一定条件下,工匠精神是有必要的,现在显然不是讲究极致的工匠精神时期,智能手机厂商应当制造更多的价值存在,仅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篇:摩托最强机国际版Moto
Maxx首曝
神似Droid
Turbo
下一篇:魅族MX4深度体验报告:梦想的蜕变
超越小米4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