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从华为P8的电子墨水屏后盖 谈手机外设的智能硬件化
典型的一点代表就是穿戴设备,像小米就给手环加入了解锁和支付功能,而华为在今年年初发布的 Talkband 则采用了可拆卸设计,其穿戴模块拆下来就是可以接打电话的蓝牙耳机——在穿戴设备本身行业并不明朗之前,紧靠手机本就已经是一个行业的共识。
但外设并不止于穿戴设备,穿戴设备的理想也不仅仅是一个外设而已,这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产物开始寻找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带来一些交互体验甚至是轻智能化的功能,例如 P8 上的 E-ink 电子墨水屏手机壳、还有同样被华为率先应用在荣耀手机上的「灵犀一指」智能贴膜,以及更早的脱胎于耳机孔防尘塞的小米米键等等,都是实例。
而这种趋势的好处在于,它一方面满足了用户对于外设产品天然的需求,例如国人始终放不下的贴膜戴套的情结,同时又基于产品自身的特性,打造出了更进一步的互动感受,也许它并不凸显,但正是对于细节方面的打磨,让原本已经疲惫的用户感官,还有清一色大差不差的机器与体验,多了一些潜在的亮点。
对产业链来说,这有何意义
可以想见的是,在 P8 之后,会有很多厂商也推出类似的保护壳,而这对于整个手机配件行业来说,则可能是一次大变革的开始。
在此之前,琳琅满目的手机壳和价格不一的贴膜,都具备成本低、利润高、规模大的优势,但很长时间内它们只是流于装饰或保护作用,即便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刚需,但由于功能相对隐性,使其非常缺乏存在感,产业链也一直处于大走量、挣快钱的状态。
但随着智能手机本身在材质和设计上的突破,使其本身具有了越来越高的抗摔性和美观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用户对于材质和设计关注的同时,同时也减轻了用户对手机的保护与装饰需求,虽然这种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但对于配件行业来说,当下已经有了足够的警示。
而摆在厂商面前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继续生产单纯装饰和保护作用的配件,然后在行业变革之后关门大吉;要么就是让其功能化,甚至是智能化,以智能硬件的身份切入到市场里去,以维持更久的企业生命和追求更大化的品牌价值——而这里面该如何选择,基本是毫无疑问的。
这也让我们有理由开始期待,未来一些普通的手机配件,将可能成为用户个人智能体验当中的一环,甚至是成为无缝智能体验的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