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小米强奸用户魅族直接打脸:天生不骄傲 节操是路人
"一个人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他不能令它饮水",知道希伍德的这句话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可惜的是,不少的人都将它视为了过眼云烟。
就在最近,国内千元智能手机的战役再一次打响,激烈程度堪称史上之最,其中以红米2和魅蓝受关注程度最大,但也就是这两位手机"明星",在最近做了一系列让人"看不懂"的动作,不知道这是属于战斗时的放手一搏还是认为自己即将胜利后的肆意妄为。
红米2:靠强奸QQ用户达到预约超过1800万真的值得骄傲么?
1月7日,雷军高调晒出微博,称"红米2周五中午12点首发,目前预约已达1800万人",不到6天,1800万,如果只看这个数据的话,着实令人感到震惊,即便这只是用户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预约数量。
众所周知,此次红米2发布可谓是盛况空前,通过和腾讯所谓的"战略合作"可以说赚足了眼球,尽管在最后推出的信息仅仅是在手机QQ上预约手机,但雷军、腾讯官微的出动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根据红米2在手机QQ的预约页面显示,手机QQ似乎此次也是给足了小米面子,在"QQ钱包"入口顶部,给了小米一个巨大的banner位,并且在入口上也给了红米2一个跟京东、大众点评、滴滴同样待遇的位置——要知道,根据之前赵楠分析,京东、大众点评、滴滴可是花重金才从微信和手机QQ上买到的位置,而此次小米能够得享如此尊荣,不知道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红米正是通过前期的炒作和手机QQ不顾形象的资源铺垫,最终获得1800万人的预约按说也算正常。但是,要知道,手机QQ作为一个用户常态化的使用工具,花费如此之多的资源,用户想不点都难。于是,我们可以在雷军公布1800万销量的微博下面看到用户的评论,"明明没有预约,QQ就给我发预约码"。更何况,想必QQ超过8亿的用户,1800万似乎不能证明什么。
设想一下,如果等到红米3推出,想要超过1800万的预约,或许小米就只能在春运时段和12306强绑定了。在1800万中,我并没能看到红米2的荣光,相反,我只看到了QQ用户的悲哀。
魅蓝:打着封杀黄牛的名义变相抬价真的就不脸红么?
如果说小米强奸QQ用户还算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并没有给自己的用户带来太多不好的影响,那么魅蓝此次却是直接打脸,打着"封杀"黄牛的名义让自己成为最大的黄牛。
1月5日,魅蓝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今天 #魅蓝Note# 第二次线上销售,京东、魅族官网短时间内生成超过 50 万订单,为确保用户利益,双方防黄牛机制过滤掉 30 万疑似黄牛订单,最终只为真实用户 20 万人发货,感谢选择青年良品。"
简单看下的话,如果不考虑被误杀的用户,这条微博整体来说还是属于为用户考虑,但如果将之前魅蓝发布的另一条微博联系在一起的话,估计你会发出跟我一样的感叹:魅族何以放肆到如此地步。
1月2日,魅蓝发出微博,"由于魅蓝的线上价格已到极限,无法保证线下渠道的利益,故线下渠道采取开放价格的策略"。翻译一下,意思是由于线上抢购困难(估计魅族自己也无法否认),魅族欢迎用户从线下渠道购买,但价格方面,魅族不做限制,原本999元的价格,线下渠道可以随便加价。将两条微博联系在一起,再翻译一下,就是说魅蓝虽然官方标价是999元,但由于我们查看后认为黄牛太多,线上发货量从50万改成了20万,至于线上没有预约到的客户,线下官方渠道可以买,只不过价格是多少我们不做承诺。如果再鸡贼一点,我们将两条微博发布时间调换一下看,就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魅族一方面将线上发货量减少,原因是为了防止黄牛购买进而倒卖加价,另一方面却在自己的线下官方店公开放任加价销售的行为。如果进行一个"阴谋论"的猜测:会不会把线上少发的30万放到了渠道中,也就说,黄牛还照做,只不过是自己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魅蓝的价格直接飙升到了1499—1699元之间,所谓的999元……呃,你不是看到了么,至于买你还是想想吧。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暂且先不质疑魅族如此做法是因为产能不足或者供应有了问题,单就说从商家信誉方面,魅族的做法可以说史无前例——最起码像其它厂商还是要立一个贞节牌坊的!
除此之外,魅族另一个让人跌破眼球的则是树立了一个手机秒杀式的营销典范。具体可以解释为,既然打出了999元的价格,但在很多用户购买时却不是这样的价格,那999元的意义何在。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我们是不是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见到如下的情况:
手机再掀价格战,荣耀XX跌破底价,定价88.88元,欢迎大家预约抢购,限量1万台。同时华为声明,虽然线上的发售价格是88.88元,但发给渠道的货确实888.8元,理由是因为88.88元已经到达极限,888.8元为了保证渠道营业收入。
我们知道现在国内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到已经不能简单用红海来形容了,但是再怎么样,用户利益至上。小米和魅族的做法,套用赵本山的一句话可以是,如果要套用赵本山的一句话"你以为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消费用户,似乎永远得不到好处。就像文章开头所写的那句话,即使小米和魅族用高预约数量带动和价格诱惑把用户吸引到了购买的页面,但当用户发现想要买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款,小米和魅族依然无法强制用户购买。
上一篇:揭秘魅蓝note热销背后
“5.7寸+骁龙810”小米胜算在哪?
下一篇:日本媒体拆解小米4:硬件一流
缺乏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