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中国的“山寨”如何走向创造性模仿
"山寨",主要指那些靠模仿、复制、抄袭的工业产品。毋庸讳言,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山寨"产品的确曾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至今为此还背负了"抄袭"的恶名。
我个人对于"山寨"一向没有好感,跟这个不光彩的大背景直接相关。以我的理解,"山寨"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贬义,近乎创新的反义词。环视国内,太多生产者满足于浅层次的抄袭与模仿,加上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缺少"硬约束",致使劣质产品四处泛滥。猖獗的各类"山寨",阻碍、扼杀了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之路。
不想,日本管理学者井上达彦一本在中国新出版的著述,在不经意间颠覆了我的上述想法,促使让我重新审视"山寨"。至少,我现在知道,不应将"山寨"与伪劣产品直接画上等号——"山寨"固然有许多伪劣产品,但"山寨"并不全都是伪劣产品。"山寨"也并不尽然是创新的对立面,其中或也蕴藏着创新的基础。
井上达彦的这本书,中文译名为《模仿的技术——企业如何从"山寨"到创新》。这个副题,我以为很贴近中国当下的商业现实。井上达彦并非专门为中国读者而写作此书,但其思考,对我们却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为,从优秀的模仿走向伟大的创新,充满的是模仿的力量。
在井上达彦看来,讨论"山寨",有必要先厘清的一个前提,即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花了一定的篇幅来宣扬模仿的意义。比如,他引用日本已故的著名文艺评论家小林秀雄的名言"模仿是创造之母",来表达他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模仿是一种理性行为,应该如罗多伦咖啡创始人鸟羽博道所说的那样, "毫不羞耻"地去模仿;他分析了诸多知名企业(当然包括不少日本的知名企业),来阐述模仿的本质,以及如何从模仿入手慢慢走向革新。
看起来,模仿里边有很多学问。模仿即学习。其实,懂不懂得模仿,对很多企业来说,就是会不会向领先企业学习的问题。当然,模仿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那种粗劣的抄袭是没有前途的。井上先生推崇资生堂创始人福原有信所强调的理念,"肤浅的模仿是不行的,要从根本开始彻底的模仿。"优秀的模仿,一定要有青出于蓝的意味。
在如今这个满世界都在谈创新的语境里,井上达彦反反复复谈及的,是如何从模仿中寻求超越。这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也促人思考创新的真谛。事实上,极少有创新是凭空产生的,也只有极少的创新是靠天才来推动的。绝大多数的创新,恐怕都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这就需要从模仿开始。美国管理学者石家安曾写到过这么一个现象:每48项重大创新中,有34项在研究阶段就已经被人模仿了。如此看来,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井上的思考,让我第一次对于"山寨"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石家安甚至还认为,模仿本身即是一种有创造性的行为——这样的论述,确实发人深省。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会创造的企业,首先是一定是个善于模仿的企业。作为一个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管理学者,井上当然不会停留于模仿的意义层面。这不,在模仿谁,以及如何模仿的维度上,他花了不少心思。
在井上达彦眼中,模仿主要有两类,一是能带来短期利润增长的产品模仿;二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结构性模仿。这两类模仿,在现实商业世界中,例子都不少见。我国的某些"山寨"产品之所以备受诟病,主要是其简单停留于产品模仿上,且手法拙劣、粗制滥造。须知,凡深层次的模仿,必定重视结构性模仿。
上一篇:台湾供应链称iPhone
6S
下半年问世:双镜头+3D压力传感器
下一篇:长信科技布局触显一体化:模
化、减反射、减薄优势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