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美国研究人员:用碳纳米管实现真正的3D晶片
史丹佛大学所采用的方法是在底层制造一种标准 CMOS 逻辑晶片,然后以二氧化矽绝缘体加以覆盖,并且利用氩气溅镀蚀刻的方式使其平面化。在第二层的 RRAM 是由氮化钛、氧化铪(作为主动交换层)和铂组成,然后在 CMOS 层上以200℃的温度利用传统 TSV进行制造(以免损坏 CMOS ),以实现互连。
然后,在经过 PRAM 以及另一层绝缘二氧化矽沉积后,另一层绝缘二氧化矽则沉积于 RRAM 之上并实现平面化。最上层则先以碳纳米管进行同向覆盖,利用剥离(lift-off)方式形成石英晶片。为了实现足够的密度,研究人员们进行13次的碳纳米管转换方式。然后再用传统的内层过孔(ILV)与微影技术,将碳纳米管制造于逻辑层上的电晶体通道中。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任意层数,"史丹佛大学教授H.S. Philip Wong说:"我们使用相当宽松的设计规则在学校的晶圆厂中制造这些电路层,但在其他的展示中则已证明我们的制程能一直微缩到现有采用过孔技术的20nm商用级。"
标准CMOS与史丹佛大学展示的3D晶片
标准的平面型CMOS晶片(图左)透过TSV分别堆叠逻辑元件与记忆体于不同的结构;史丹佛大学的工程师为采用标准TSV的CMOS晶片上3层结构进行低温制程,以实现更高密度。
史丹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还积极地展示在平面二氧化矽表面的碳纳米管性能,这是在平行碳纳米管上层利用标准图形化技术,在场效电晶体(FET)中形成每通道约50个纳米管。研究人员们认为,这种碳纳米管电晶体由于具备较矽晶更高10倍的能效,因而可望在未来取代矽晶电晶体技术。
"我们想表达的是你可以先以标准矽晶 CMOS 作为底层,仍然能够打造出 3D 晶片,但在未来,我们希望人们转换成利用碳纳米管电晶体,因为他们的性能可进一步扩展到超越矽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展示真正的碳纳米管电路,而不只是堆叠上的一个测试电晶体。"
研究团队们强调,必须确保这种碳纳米层在温度够低的情况下制造,才不至于损坏 PRAM ,而在足够的低温下制造 PRAM ,才不会损坏到底层的 CMOS 晶片。数以千计的过孔实现各层的互连,才能使得这种碳纳米管场效电晶体(CNTFET)成为 PRAM 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