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华为余承东:Mate7助其声望登顶 胸怀王者之气
提升
从P7开始,华为消费者 业务 消费者体验设计中心手机设计副总裁金峻绪(Joonsuh Kim)开始介入到每款智能手机的设计。金峻绪曾担任韩国首尔三星移动公司创意总监、美国洛杉矶CA三星移动公司设计总监。他清楚地记得余承东对他的两次面试。
第一次会面是在余的办公室,计划半小时最后延长至两小时。原本第二天返回韩国的金面试后接到华为HR的电话,希望他多呆一天。第二天,在一间茶室内,包括余在内的4位终端高管见了他。这一次,他们聊了大约4小时,主要是关于手机的设计理念。事毕,余要求他尽快入职。
上任后,金峻绪被赋予的首要任务是"统一度量衡"。之前,华为每款手机的电源键、音量键、耳机插孔、充电孔等均不相同,他统一规范了最终的设计和位置。在他看来,好的PUI(物理用户界面,Physical User Interface)应当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品牌的存在。以电源键和音量键为例,它们同在机身一侧,只需一个拇指即可操作,剩下的四根手指则可以完全托住机身。在金峻绪看来,方便用户操作,是华为的设计逻辑,也是增强辨识度的重要要素。
但想固定延续华为的设计逻辑却并不容易。金峻绪发现每个部门对设计的看法均不相同,他所在的设计部约有100人,有不少是从由国外引进的"空降兵"。千人千面,甚至每个人都想控制和定义设计的方向--他愈发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内部,金峻绪开始着重强调一点:"做手机不是为了研发部,不是为了设计部,也不是为了市场部,而是为了消费者,不是某一个消费者,而是越多越好。"
随即,他修改了设计的决策流程。首先,他大幅减少参与设计决定的人数。然后,明确整个设计团队对手机设计的最终发言权,如此确保设计的DNA和一致性。此举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
就PUI而言,金认为华为的每款产品都应有固定的设计标准。而类似的设计标准通常应当延续2年,而后再继续完善。P7的设计提振了他对华为的信心,金认为P7的完成度超过90%,仅有不到10%受困于时间、成本、市场购买力等要素未能实现。"这个比例已经相当的高。" 金峻绪说。
量产
华为已有能力推出极富冲击力的产品。P6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在于6.18毫米的机身厚度。在如此厚度之下,卡托一度成为最大的难题--要将卡托厚度压缩到极限,硬度要求颇高,普通材料根本无法达标。华为最终决定采用铝合金工艺。这需要将金属糅成粉末状再行烧制。但在当时,该工艺尚不成熟--烧结过程中卡托会缩水30%。
如何令其平均地缩水?工程师们却不得而知。为此,揭锦锦曾找到一家工艺领先但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但其批量复制和供应能力均无法达标,最终,他又不得不重新筛选供应商。
另一个挑战在于P6电池盖是金属材质。在业界,它的厚度一般都在0.4到0.5毫米之间,但为了追求超薄,P6必须挑战史无前例的0.3毫米。若焊接卡扣力度掌握不好,反面的PVC材质就能看出痕迹。此外,由于工艺复杂,其良品率仅有20%左右。但一般而言,只有良品率达到60-70%才能正常量产。
P6的研发进度一度惊动了任正非。它的ID即是由任钦定的。为了量产,他需要保证精度和良品率的平衡,另一个难题是如何与供应商磨合。当时,P6主要有3家结构件供应商,而这些结构供应商下辖又有超过10家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又会再分包流程出去,这就导致开发流程很长。而当时,华为对二级供应商的管控还不够,一旦一家供应商出现问题,就必须当即救火。最终的结果是揭锦锦几乎跑遍了每一家供应商。"做金属的不比做其他的,没有一家能够把所有的工艺都覆盖住。种种折磨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揭锦锦说。
供应商的压力也非常大--一些二级供应商因为无法忍受苛刻的要求而主动放弃。当良品率没有达标之时,供应商几乎都不敢大举投资。揭最终不得不选择与比亚迪战略合作。后者主动投料运作,如此反复实验。前期整整试制100万片之后,良率才直线上升。"通常这个时候厂商会和供应商再压一次价格。但直到最后,我们都坚持了最初的报价,这也是一种补偿。他们的付出,华为非常认可。" 揭锦锦说。
专项改进3个月之后,量产问题最终迎刃而解,P6在发布前约20天得以签样。获益于此,P7就很好地规避了供应商的同类问题。从一开始,华为的工程师就非常清楚供应商的实力,在组织运作上,它在每家供应商派遣一名重量级的团队主管常驻,以便于快速决策,并最终将二级供应商管控得当。
P7一开始就寻求与最顶级的供应商合作。电池后盖上的玻璃君纹即由该领域全球最好的供应商蓝思科技提供。君纹由特殊印刷完成,但每块PC玻璃上有几百万个孔,即使有一个孔没有粘上去,就会导致不良品。
由于印刷良品率太低,揭锦锦一度试图放弃,但余承东仍鼓励他再尝试一次。"再给你报废两万片的机会,做两万部良品出来,看结果我们再做决定。"余说。揭锦锦不得不破釜沉舟,吃住都呆在工厂。
在厂区,他看到整筐整筐的玻璃,它们成千上万片堆积在墙角,等待报废。目睹此景,揭锦锦无比感慨,反复在三,最终成功做出两万片成品。因为有了现场经验,他认定君纹后盖量产没有问题,结果亦是如此。随着经验的累积,华为的供货能力也节节攀升,P7的产量很快超过300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