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可穿戴医疗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以运动手环为例,看似简单,但在但在硬件上也有其复杂性。对于医疗器械厂商来说,计步、卡路里消耗、血压、心率等监测功能技术并不是难题,智能手环的设计工艺更难,这涉及到手环外形、宽度、材料以及供电方式。传感器和续航能力,也是考验智能手环的两大关键因素,这是所有厂家都遭遇的硬件问题,现在都还没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目前,微机电系统承担了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重任,但国内微机电系统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初创企业聚集于长三角,其技术远落后于国际巨头。
有手环厂家表示,计步功能的手环硬件成本并不高,单这些手环没有可以参照的定价标准,市面上的价格比较混乱,便宜的不到一百元,贵的要一两千。搭上"健康保健"的概念便车,则定价更贵。这些价位较高的产品大多数由科技公司制造,手环的功能已经接近智能手机。
娱乐性有余技术是短板
大部分公司均明白被热炒的可穿戴医疗概念前景美好,但依照现在的技术条件,真正做出好产品的并不多,一款优秀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必然建立在精准无误的基础之上,而目前很难做到。
技术上的短板,使得许多具有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背景的厂家烦恼不已,因为他们的产品被贴上"娱乐型"的标签。
智能医疗产品要做到更精准的检测,就需要不同的感应器一起配合,比如心率、体温、皮电反应等感应器。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上市必须经过FDA认证,而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的监管法律或法规。
国内一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董事长透露,大部分计步、心率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所用的是运动传感器,精确度离医学要求标准有很大差距。这种传感器的缺陷是,只要传感器感应到主体在运动就开始计算。
可见,目前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很难被真正用于临床医学保健,这些数据收集方式更像是一种自娱自乐。
宝莱特董事长燕金元也强调,传统医疗器械公司通常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保证所监测的数据达到医疗器械标准,这恰恰是娱乐型可穿戴设备无法做到的。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可穿戴医疗设备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解决实用性。
目前从事健康医疗类可穿戴设备的企业,大多是国内科技类公司,很多产品是按照工程师思维开发,而没有医生或医学专业出身的专业人士参与开发。这就造成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玩转科技元素和炫酷概念时,忽略了健康医疗类设备的实用性。
与欧美国家的情况不同的是,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和保持健康的观念。在这样的局面下,不少购买智能手环或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人只是为了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