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联想智能机之殇:水分足、钱少、捡破烂
作者:华新
作为一个以销售见长的公司,联想手机能在2013年冲入全球前五、国内市场一度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实属不易。
不过联想很快就遭遇到集体发力的对手们的挑战,掀开联想手机当下光鲜的外表,是虚弱无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品牌和渠道三个竞争维度上,联想在传统渠道上的唯一优势,也被兴起的电商渠道抹平。在这件已经打满补丁的华美长袍上,联想还能在哪儿缝缝补补?
以下是联想手机的三个致命问题。
一、一直很晕的产品路线
联想智能手机立项伊始,是作为高端机创立的。然而彼时联想没有任何高端机开发经验,仅数十人的开发团队,却定位为高大上产品,设计功能多而全,制定的目标过高,导致开发周期过长,始终未能拿出成型稳定的产品。
2007年联想终于有了稳定版本Beacon(烽火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款产品还称不上智能手机,只是一款迷你电脑,趁着奥运做了不少营销宣传。
不过那一年正是iPhone横空出世、颠覆智能手机历史的一年,联想旧有的设计方案已经严重落伍。2009年联想蛰伏一年,破釜沉舟转向android手机研发,并于2010年推出乐Phone,联想的智能手机上市之路至此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烽火台项目之后,联想高层似乎意识到打造精品的路线不可行,转而走向机海战术。从近几年的经历来看,这一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不过这是建立在牺牲利润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早些年三线城市不少联想专卖店经常以买电脑就送联想手机并赠话费,其利润率可想而知。此外,联想高度依赖运营商渠道,这个渠道的特点就是,国产品牌一般都在700元以下超低端市场混,换来的是动辄数百万的出货量。
不过,其他的国产厂商在达成了市场占有率的初步目标后,都纷纷转向了中高端精品策略,以提高利润率。但联想手机却一直按兵不动。
虽然联想每年仍然会推出几款旗舰机,也只是相对意义的"旗舰机",硬件配置高端以及成本高些而已。在联想内部,旗舰机的软件研发流程与其它千元机是完全一样的,从立项到软件封版控制在一个季度的时间上下,一年出四五款旗舰机,软件对硬件的适配和优化并未有特别之处,相对于其它一年仅出一两款机器、用心做产品的厂商而言,这个"旗舰"究竟含有多大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