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可穿戴设备没地位?提升硬件话语权
对于移动终端产业而言,2013年是稳中有变的一年。智能终端产品的硬件结构高度稳定,大部分元器件短期内都无法取得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主要依靠工艺进步提升性能,终端元器件正式进入PC化的性能迭代发展阶段。终端硬件的高度同质化,使领先企业的竞争压力倍增,为保持差异化追求更高的产品利润,终端企业一方面布局应用和服务,另一方面寄希望于人机交互领域的革新重新定义终端。可穿戴设备在这样的产业大环境中应运而生,承载着终端产业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硬件服务化
提升应用开发者的话语权
可穿戴设备产业脱胎于智能终端产业,大部分元器件是终端同类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代工模式也基本延续。经过2013年的孕育,在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不断突破的同时,也构建出一条与智能终端基本类似的硬件产业链,上游元器件、操作系统、开发参考平台等方面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成熟度的提升是智能终端元器件小型化、低功率化的过程。
同时,相对于智能终端,大部分可穿戴设备局限于医疗、健康、安全等有限的应用领域,属于专有设备,服务依存度更高。可穿戴设备使应用可以突破触屏交互的限制,更贴近人体和现实,可以将可穿戴设备视为移动应用的一系列API接口,将其从虚拟的互联网一直蔓延到了真实世界。
这种硬件服务化的趋势,提升了应用开发者在整体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使可穿戴设备产业延续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的格局,尚未形成智能终端领域寡头垄断的局面。同时必须看到,可穿戴产业依然处于服务和应用的探索阶段,虽然现有设备以经大大拓展了终端的外延,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依然缺乏具有足够规模效应的盈利模式,众多新创企业停留在试错的阶段,其主要获利方向是从资本市场获得投资,而不是通过自有服务获得实际市场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的上游硬件环节是智能终端硬件产业链的延续,成熟度提升较快,也有明确的发展路径。而在应用和服务平台方面,可穿戴设备产业仍在寻找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孵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