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荣耀3X/3C的牛气:探秘华为实验室 余承东的底气在哪?
最后,也许是信心的源泉,华为在技术方面的储备和领先性。如果从技术和专利讲,在2G时期,华为等于零,做点边边角角的补充角色。在3G时期,华为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竞争能力,可以分一杯羹,偶尔还能吃块大蛋糕。而到了4G时期,华为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的技术和创新,专利储备也处于领先角色,因此可以率先去切蛋糕。
这次走进上研所,是华为组织的一次观摩活动,目的是希望通过参观华为无线和终端实验室,来帮助大家了解华为在这方面的竞争力。
华为终端多名高管均出品自华为无线团队,因此其一贯的作风就是先拿无线说事,我觉得有点自恋和怀旧情结。但不可否认,华为无线的高速成长给这些人莫大的自豪感和动力。
事实上,在LTE时期,"端管云"的思维已经被广泛认同,因此这三者的关系也越发的紧密和重要。比如华为上研所,主要研究领域就是无线和终端,而且上研所也是华为最大的云桌面基地。可以说,上研所正是"端管云"协同研发的思路。
参观完上研所给我的一个疑问是,做手机还有没有门槛可言?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何宁透露,TD终端产品合作伙伴数量从2012年的306家增至400家。但如果从销量和品牌角度讲,年出货超1000万的手机厂商估计有25家。
手机曾经是高富帅的象征,其门槛也相当高。在中国企业没有从事手机制造之前,做手机的几乎都是全球五百强企业,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索尼、三星、NEC、松下、LG等等,数量最多时也就25家左右。如今在中国手机市场,这一数字是400家。
从这个角度看,手机进入门槛真的越来越低。
这似乎要归功于联发科在中国市场创造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中国手机芯片如展讯,瑞芯微等企业的参与。但真正要说的,还是中国市场太大,监管也不严格,价格区间需求太宽,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以及资本层面的支持等综合因素。甚至说,中国企业的触角伸向拉美、非洲、东南亚、东欧等欠发达地区,使得中国手机企业除了坐拥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外,还有广袤的土地去开垦,而且属于低成本开垦。
在中国市场,似乎只要你有渠道能把手机卖出去,就算没多少资金,没有任何技术储备,你也可以玩一把,比如山西某煤老板推的尼采手机销的也不错。甚至这几年受小米的启发,很多连渠道都没有的人,比如罗永浩等人也敢站出来玩一把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