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Kindle入华之旅:我们更像正规军
版权的惊喜与意外
Kindle从最初上市的时候开始,最被看重的就不是这个硬件,而是整个书籍出版的流程加入了电子书这个模式。目前,美国市场所有的新书出版几乎都伴随着电子书版本的发布,而Kindle一直以来被认为难入华的原因,就是中国市场的盗版情况和出版社的电子书版权受让情况。
"这里的市场是让我们惊喜的。"Kindle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文翊表示,也许大家最开始认为这里的消费者不愿意买正版书,但是这六个月来的数据显示,中国Kindle用户的正版书购买情况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最畅销的除了小说,还有经管类的书籍。后面这种书畅销可并不是在其他市场能看到的情况。
另一个版权的问题是出版社。由于亚马逊中国的前身卓越网就是卖书起家,和出版社的关系并不难梳理,但出版社自己都没有以前书籍中的电子版权,这才是妨碍了电子书城储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大概三五年前的书就很难有版权了。"白驹逸说道,出版社要去拿这些版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个出版社负责这个业务的也就两三个人,而可能需要去追溯的有成千上万本书,要找到作者去一个个签约,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时间。
白驹逸负责Kindle在中国的内容,他表示,目前中联等大型的出版社与亚马逊的合作都很良好,新书基本上都是电子书和纸质书一起上。
对出版社来说,卖出一本电子书比卖纸质书更合算,因为后者有印刷、物流和库存的成本,而利润上,两种形式的销售分成都基本一致。
书城普及的另一个障碍是电子排版的技术,中国出版社大大小小数不清楚,小出版社的规模更像是作坊,要有充沛的技术转码排版,亚马逊中国也在做响应的努力。
至于除了出版社出版之外的文字作品,以网络文学为代表受到了大量的年轻用户喜爱,亚马逊表示覆盖所有的文字出版内容是团队的愿景,但没有给出进程表。
模仿者与水货Party
低价销售硬件、通过海量的硬件覆盖数推出电子书为主的内容、以销售内容盈利,是Kindle的核心商业模式。但从2007年上市的Kindle到今天,市场环境给它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批的模仿者。
由于硬件没有正式在华销售,Kindle今年以前在中国市场出现即是水货,曾有统计记录这些水货不下数百万台。而更大的问题是水货产品无法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买书,也没那么多中文书销售,基于水货产品上做商业模式在2010年前后成了一个创业的港湾。
多看、爱看豆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提供一个Kindle的操作系统,需要用户拿出水货Kindle然后越狱破解,安装本地化的系统,然后由这些平台提供书籍销售。相当于亚马逊想要实现的商业模式取代了。
当然,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没办法不这样做的,因为消费者没有正版的渠道来购买。同时,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电子书这个渠道,应该说即使Kindle当时没有入华,水货进入和Kindle在美国的成功也起到了教育市场的作用。
在这样的意识推动下,京东、当当、多看这些平台均开始了打造电子书的销售平台。虽然没有Kindle这个核心产品,但他们学走了商业模式。
在Kindle正式上市的关头,多看等平台临时关闭,然而过去的Kindle设备不是这一批玩家的新平台,它们把目光转向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Apps。
现在,Kindle也推出了iOS的App版本和其他版本,跨平台的阅读模式同样在填补亚马逊的产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