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时候未到 智能手表路在何方?
自智能设备概念提出后,手表这一可穿戴设备就一直处于智能化浪潮的风口浪尖上,各大厂商争先恐后,唯恐在智能手表领域慢人半拍。 然而,相比于三星索尼等厂商的大力推广,普通消费者对于智能手表的热情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涨,卖不动成为了几乎所有智能手表面临的问题。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究竟是产品竞争力不足?还是用户定位模糊?亦或者我们根本选错了方向,走上了一条根部不属于智能手表的路?
智能手表不智能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何谓智能? 很多人会说,智能嘛,就是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可以用各种新奇的软件,就如同iPhone一样,你想看电子书,就可以下载一个电子书软件,满足你阅读的需求。是这样吗? 当你在使用一款iPhone时,用到舒心之处,你会情不自禁的感叹,多美妙的软件啊,多流畅的系统啊,但你不会说,多智能的手机。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没有iPhone的情况下,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也会逐步构建起一个生态系统,OVI商店里的软件也会逐步增多,随着电容屏的普及,操作体验也会不断优化,只不过会非常漫长。
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做智能?
智能者,智慧也,想你之所想,能你所不能。一款智能的设备,应该做的是智能的感应到你的思想,并根据你的思维和肢体动作,预测出你接下来的行为,自主做出合理判断,满足你的需求。 当你拿起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自动熄屏,这叫做智能;当你抬起手腕,查看时间时,手表自动点亮显示时钟,这叫做智能;当你在十字路口皱起眉头,眼镜自动提示向右转时,这也叫做智能;而这一切一切的根源,不仅仅是商店里数以万计的软件,而是传感器。
手表这种设备屏幕过小,操作体验不佳,把各种操作都强加到不到三寸的屏幕上,绝非明智之举;而另一方面,手表作为一款可穿戴设备,与人体有着最亲密的接触,这就为各类传感器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所以,智能手表理应比智能手机等有着更大的智能发展空间。 然而,当我们审视眼下的智能手表设备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设备都依然按照智能手机的发展模式,粗暴的让用户在如此之小的屏幕上操作,体验非常糟糕; 同时,由于智能手表的生态系统十分杂乱,甚至可以说处于啥都没有的状态,而能够使用的软件基本上都是从智能手机上移植而来,并没有针对手表进行相应的优化,这进一步的降低了手表的智能水准。 因此,我们如今所宣传的智能手表非常的名不副实,市面上的设备更多的是"能运行微缩版手机软件"的手表,而并非是一款智能可穿戴设备。这种手表不仅无法想我之所想,能我所不能,只能被动的去服从我的指令,而且此过程的体验还极其糟糕和反人类。 既然如此,一款称不上智能设备的手表,却打着智能手表的旗号,岂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怎么能让用户满意?消费者不买账也就合情合理了。
小众OR大众?
智能手表已经诞生多年,但直至今日,智能手表依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设备。 这里的小众,并不是指用的人少,而且指各大厂商在定位和使用上就没有指望自己的设备是供给所有消费者使用的。要么必须配合自己的手机,要么针对性功能十分局限,简而言之,如果你是我的菜,那么欢迎光临,反之,哪凉快哪呆着吧。 虽然对三星等厂商,这种定位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但这种小众路线对于眼下智能手表,乃至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过于分散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大程度上迷惑了开发者并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而在智能时代,没有开发者意味着智能化的夭折。每一个厂商都想成为智能手表领域的苹果,但可惜的是,无论是三星还是索尼,都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和明确规划,让我们看到整个领域可能的未来,智能手表完全成为了智能手机的副业和配件。于是乎,如今智能手表所谓的百花齐放,其实更多的是观望,是等待。 等待?等待什么?
上一篇:HTC重金救赎
最后的拼死一战
下一篇:细数林志颖晒过的那些手机!与苹果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