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思文凯出走后,爱立信将会怎样?
思文凯的几次收购
这几年,电信行业不太好混。
中国军团的价格战很厉害。从"腰斩价"到"地板价",再到"地狱价",弄的个别国际厂商在公开场合说,华为这样搞,就没得玩了。
爱立信这个时候,还能做到挺含蓄的,确实不简单。在丢掉了泰国的单子之后,爱立信不像北美公司那样,小家子气地气急败坏,就点评了一句说,"华为这样做,改写了通信行业市场的游戏规则"。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评论的时候,不禁笑了,爱立信的绅士风格,有时候还挺幽默的,连丢了单子之后也不愿改。
因为不好混,所以合并就开始了,大家都希望通过合并来瘦身、缩减成本,但很多时候结果并不像预想那样美好,合并之后,瘦身还没有开始,市场份额先缩了水。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如此,诺基亚西门子的合并也是如此。不过最近诺西抄底北电资产,还算个划算的生意。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之后,中国市场比较特殊,后来阿朗又收购了北电UMTS部门。我和上海贝尔的朋友们开玩笑说,你们公司的新名字应该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朗讯中国北电UMTS",大家听了都乐,结果后来新名字出来了,就剩下上海贝尔,其他的都消失了。
外界一直认为爱立信作为瑞典公司,在收购上过于保守,实际上并非如此。思文凯作为董事会和管理层都能参与的人,如果想要主导收购,还是有很大的话语空间的;而且思文凯在早前其实酷爱"收购游戏",他在Assa Abloy集团掌权期间,大大小小的收购45次,使得公司股价翻了16倍,当然,这也成就了他的业绩和口碑。
这几年,爱立信也有收购,总体上,算是成功的,马可尼、Redback,都对爱立信业务有较好的补充。尤其对比其他公司的大手笔合并,思文凯的这种补充式收购,更显得精明。
马可尼的收购,至少给爱立信带来以下好处:首先是自己的产品线,在光领域直接进入到核心圈;其次是打击了竞争对手华为,让马可尼成为华为国际化收购中的一个经典失败案例;第三便是讨好了傲慢的英国人,这或多或少让更多英国人知道了,爱立信有个思文凯,他收购了英国曾经的巨无霸马可尼。
Redback的收购,使得爱立信的网络边缘和多媒体部署的力量加强了。对Redback的收购,完全颠覆了外界对思文凯只懂企业管理不懂电信的认知——所谓成功企业领导者,便是判断价值,包括收购的价值,思文凯这方面确实挺让人佩服的。
在我看来,只有两个瑕疵,是作为非通信行业出身的思文凯,所没有考虑到的:第一个是马可尼买贵了;第二个是没有在更早时间就收购Juniper——Juniper最初是爱立信发起成立的,如今在运营商核心路由上,比Cisco还吃香,爱立信放弃Juniper,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它在固网方面的劣势,会进一步明显。
思文凯为何去BP
我写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思文凯为何去BP?"老实说,当前一些胡编乱造的文章,实在让人看了生气。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爱立信和BP有什么不同。最常规的行业差别就不用说了,因为早期思文凯同样是从另外一个领域跳到电信行业的。对于这样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行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管理。
一些基本情况是:
爱立信2008年的营业额270亿美元,市值310亿美元。2008年全球500强中排名289位(中国电信刚好是288位),员工7.8万人。BP的情况如何呢?2008年BP的总收入为3670.53亿美元,全球500强中排名第四,员工9.2万人。
企业员工规模相当的企业,营业额和利润上,石油公司要比电信行业更加"暴利"。
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养老,对思文凯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思文凯一定要说,他是去成就另一番事业的,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在爱立信工作,或者说在电信行业当领导人,确实太累了,就见人满天飞、满地球跑,却不见人回家。
而且,以英国石油的规模和赢利状况,去做董事长而不是CEO,至少不会那么累人。据说思文凯也会部分涉及到企业管理中,现在他人还没有去,BP的CEO已经对他表示欢迎了。
BP的CEO挣的其实也比杨元庆挣的少。我看到的数据是,2008年,首席执行官Hayward的报酬总数为250.9万英镑,可转换期权为33.6万英镑(66136股),另外还有845319股在2010年之后可兑换。按照2008年的水平,甚至更多一些,思文凯在BP当董事长,能挣的钱不一定太多。现在的水平是,2008年,现任董事长Peter Sutherland的报酬是60万英镑,2007年则是51.7万英镑。(联想柳传志对比起来还行,2007年和2008年分别是64.6万美元、59.9万美元。)但思文凯并不缺钱,据说没有去爱立信之前,他的收入就已经是全瑞典国内排位第四的巨富了。思文凯有栋古老的别墅在一个小镇上,但自从做了爱立信的CEO之后,能到别墅享受生活的时间,几乎等于零。他还有豪华游艇,做了爱立信CEO之后,也没有时间去玩了。
而以57岁的年龄去BP,思文凯既能从容地以董事长的身份管理公司(并非具体业务,那是CEO的事),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思文凯离开爱立信,是投资人不满意,纯粹胡扯。
作为职业经理人,或者说职业企业家,思文凯选择更大规模的公司,理所当然。爱立信在瑞典不算最大的公司,而BP的规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除了前文我提到的,2008年BP的总收入为3670.53亿美元;另外一个数字,能看出BP对所有企业领导者的诱惑有多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GDP排名中,瑞典为4845.5亿美元(全球第22位);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中,该数字为5129亿美元(全球第21位)。
这说明,BP的年营业额,较瑞典整个国家的年收入,比例在75%左右。去这样规模的企业做董事长、或者做CEO,都已经算是职业经理人的巅峰局面了。所以才会有英国媒体在报道时候,直接说的是:一个瑞典人,要来BP了。在英国人看来,瑞典还是小国。
爱立信的下一棒
我个人接触卫翰思并不是特别多,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最多见过四五次面,正面采访,可能只有一两次。
卫翰思接到权杖的优势和原因,很明显:
1. 在爱立信呆的时间够久;
2. 在爱立信换的岗位够多,呆的国家也够多;
3. 从基层业务做起,一直做到高级副总裁,现在做接班人,合乎情理。
至于那个老外分析师说的"由于卫翰思了解财务,投资者也会他的任命感到满意",纯属鬼扯。卫翰思一直以来,也是做业务的,后来是因为爱立信的首席财务官突然离职了,卫翰思才接替了他的位置,在这之前,卫翰思对财务的了解,估计也就在如何保持区域市场,或者业务部门不亏损上。
卫翰思做爱立信服务部门总经理时,电信服务部门的业绩相当不错——但我不认为,有些原因,不可忽视:
1. 当时爱立信看到电信服务的价值,并强力推动这块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不惜为此重组整个公司业务,很多原先收入颇丰的业务,划归到了电信服务部门;
2. 运营商为了缩减成本、更快更好的部署业务,自己做已经不行了,所以电信服务市场规模就越来越大。我个人接触,朗讯是更早谈电信服务的,但做的最好的,还是爱立信。换句话说,爱立信的电信服务,碰到了好时候,就像柯德川当初碰到了不好的时候一样。
有几个大单子,应该说是让卫翰思在爱立信树立了个人的旗子,Telstra的全网升级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领导爱立信这样一个大公司,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领导爱立信,对抗华为的崛起威胁,卫翰思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思文凯在领导爱立信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自己;在领导爱立信之后,实现了升华。他的离去,对爱立信,其实是一种损失。
卫翰思,则将要通过爱立信来证明自己;现在的爱立信,并不是处于历史上的最佳时期,但也是几个好阶段之一,希望卫翰思在接过这一棒之后,能够让爱立信在接力赛中,也继续跑到很好。
作者:雍昊澄 来源:比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