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迷iPhone、iPad 不少小宝宝成“果粉”
陈思妤,5岁,幼儿园小班
自从我妈用上iPhone,我就成了宇宙超级无敌小跟班,只要她在家,我就到处跟着溜达,随时瞅准她把手机放下走开,立马爬过去"接手"。妈妈太幸福了,每天都随身携带一个功能强大的游戏机,让我羡慕不已。最近,爸爸给外婆买了iPad看连续剧,我超兴奋,终于不用当小尾巴了,说几句好话就能把外婆俘虏。
现在切水果、泡泡龙我都是熟手啦,连植物大战僵尸也能玩半局,拍照摄像什么的更不在话下。唯一郁闷的是,最近妈妈给我立了新规,每天只能玩20分钟,真扫兴!
林乐乐,全职妈妈,宝宝3岁半
我是反对小孩玩苹果系列的,且不说对眼睛的伤害,单是贪玩动画和游戏,就够呛。我记得小巫书里说过,宝宝过多看电视,可能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而苹果系列也有同样的"潜危害"。
曾经有个朋友的小孩,到家里来玩,孩子操作妈妈的苹果手机如鱼得水,非常顺畅。当时朋友很骄傲地跟我说,你看我家小孩动手能力多强,很多游戏和程序都不用我教,他自己琢磨就会了。朋友还跟我推荐,苹果系列能安装很多早教程序,可以给小孩听歌、画图、读英语,简直一专多能!
拜托,如果什么都交给"苹果",还要你这个老妈做什么?书店里大把绘本、英文图书,如果妈妈们每天肯花半小时带着宝宝一起阅读,互动能力会更强吧!而且逐渐锻炼宝宝的独立阅读和思考,难道不比单独沉醉于手机游戏有价值吗?而且所谓动手能力强,买几十块的积木、七巧板,应该远比几千块的苹果强吧?你能说打字快的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吗?大多数人连字都不会写才是杯具的现实!
当然,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作为全职妈妈,我有大把时间跟宝宝"荒废",哪怕陪着他发呆,用窗帘玩半天捉迷藏。我总觉得,在苹果系列里"寄宿"的宝宝很孤单,如果他们18岁后势必被苹果俘虏,那么是不是该利用这之前的18年,让他们懂得,人生其实还有很多比苹果更有趣的东西。
方以程,杂志编辑,宝宝2岁
我家女儿2岁生日时,我向老公敲诈了个iPad2,美其名曰是给宝宝学英语,但其实大多都是我自己在玩游戏、煲肥皂剧。女儿偶尔会很眼馋地央求我,我就打开英语程序给她玩一会,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也会尽量想法子转移她注意力,别让她早早成了苹果粉丝,给乔布斯献媚。
不过,我必须承认,自己还是有私心。女儿超级粘人,有时下班太累,她又缠着我搭积木讲故事,没办法,只能用iPad搪塞她一下。而且我有啼哭恐惧症,一旦女儿用泪奔出狠招耍赖,我就没辙了,我宁可把iPad拱手相让,也不想听她撕心裂肺的哭喊。
Nico,港资幼儿园老师
我个人不赞同孩子一味依赖苹果系列为玩具,也反对家长像装甲部队,让孩子远离新兴事物。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即使家长自己不用苹果系列的手机、平板电脑,并不代表孩子不会接触到,比如上幼儿园、到小朋友家玩,如果老师或者对方家长有一台苹果手机,那么家长缜密的苹果防疫计划,就要崩盘了!
比如我也听说有家长不允许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并且将垃圾食品妖魔化,说吃了会肚子痛,要打针吃药。但父母不能一辈子给孩子做保镖,等孩子10岁之后,逐渐有独立行动的能力,说不定会天天背着家长跟同学到肯德基吃大餐,寻求心理刺激和安慰,甚至比其他尝试过的小孩吃得还要"动物凶猛"。
当然,但凡电子类的玩具,都不应该是孩子的"寄生物"。家长对孩子苹果依赖症的迁就和从容,其实也是引导式教育手段的缺失。如果有一天孩子对机器的信赖,多过于家长,或者说,对大自然和社会的感触,那么,苹果也可能成为一枚催泪弹,让你追悔莫及。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富有探知欲的,而更科学、理性的引导方式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友善的个性。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苹果系列产生兴趣,父母可以下载一些适合孩子的程序,跟孩子一起玩耍,并事先与孩子约定好时间,比如"我们一起分享15分钟吧"!而忙碌的家长们,想找一个让孩子独立玩耍,以免打扰家长的道具,画板或彩泥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