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恒基伟业与酷派:为何多数品牌放弃商务手机
还记得恒基伟业么?或许对于现在的年轻用户来说,不应该问"记不记得",而要问"知不知道"。恒基伟业诞生于本世纪初,主营掌上电脑和手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它瞄准的就是商务人群,一度风生水起,价高利厚,赚得盘满钵满。可最终却兵败如山倒,退出了市场。
这十几年来,谈及商务手机,恒基伟业并不是唯一的涉猎者。但回想结果,大都是一声叹息。以至于在金立天鉴商务手机发布会上,我忍不住要问金立总裁卢伟冰,"纵观现在的国际和国内品牌,提单独的商务手机产品线的非常少,这是为什么?"
"在功能机时代,金立被大家认为是商务的,到智能机时代,‘天鉴'更多的是对原来商务用户的传承。"关于其他商务手机,卢伟冰到了黑莓,"在全球的商务智能手机当中,黑莓卖的非常好,到今天为止,在很多国家还是卖的不错,但在中国卖不好。"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式商务人士和国外的有很大区别。
按照金立"天鉴"的定位,目标消费群是中国50-60年代出生的高端商务人士,卢伟冰说这个人群的量级在3000万-5000万人之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不容小觑。
为了吸引这群人,定价5999元的天鉴W808身上有两块蓝宝石屏幕、陶瓷背壳、键盘触摸双输入、内置国学应用,有土豪金版……可当我把这个售价挂上社交平台,立马收获了不少冷嘲热讽,"开什么玩笑。"
其实,从我自己的角度,也不会花5999元去买这款手机。只是这行做久了,慢慢明白一个道理——天天和消费电子、互联网打交道,我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用户了,更别说快速去理解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国男性老板的消费观。
后来听经销商朋友讲了个关于商务手机的故事,更感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近来每年,三星都会在岁末推出一款标价超万元的W系列手机,卡的是岁末礼品市场。我连6000元的商务手机都理解不了,更别说三星这近2万元的手机了。但上述经销商朋友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为了提货,即便只能拿到一台,也愿意到三星总代理商所在的深圳去走一趟。"北京深圳的来回机票3000多,可只要能提一台W,就可以把旅费填了,再挣个几千元。"他强调,背后是实打实的市场需求,不然有价无市,提来又有什么用。
所以,你不理解,我不理解,苹果用户不理解,小米用户不理解,不代表全国人民不理解。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3000万人对比13亿人,不过2%多些。假设里面仅有1%的人买天价商务手机,也有30万人。随便算算,都是过10亿的生意。如果你还研究过这些手机的硬件配置,能大致判断毛利率,会不会心跳再加速。
既然"看起来这么美",为何恒基伟业最终折戟沉沙?为何除了三星和金立,提商务手机概念的几乎绝迹?如果黑莓是因为"水土不服",那深喑本土市场的国产品牌呢?
对此,卢伟冰的大致观点是,目前国内有很多品牌主要按照运营商的需求开发产品,运营商的主要方向是求量,商务手机相对小众,市场不大,厂商很难放太多精力进去。就算做出来,主要靠运营商、电商,而非传统社会渠道,也很难推销给五六十岁的消费者。
伴随国内手机业十年走来,我确实也看到过这样的例子。早年,宇龙酷派是商务手机的代表,在那个只有洋品牌能卖到5000元价位的年代,酷派和多普达可谓"国产双星",旗舰产品也都在这个价位。
但随着国内3G用户争夺战加剧,作为酷派赖以生存的伙伴,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吸引新用户,于是酷派也跟着在变。
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酷派凭借千元智能机稳坐国产手机销量前三的宝座。而另一方面,商务气质慢慢淡化,5000元价位的产品也没有了。可回过头来,若不依靠运营商,社会渠道相对欠缺的酷派又将何去何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至于恒基伟业案例,商务手机产品单一的风险表露无遗——由于目标人群追求稀缺感和尊贵感,商务手机的产品线往往很窄,那意味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产品一旦失败,没有其他产品线做支撑,资金又难以为继,崩盘就在瞬息之间。
作者:南方南 来源:创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