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电子设计 > 电源技术 > 电源技术 > 专题会客厅——四地嘉宾畅谈“设计外包”热点话题

专题会客厅——四地嘉宾畅谈“设计外包”热点话题

录入:edatop.com    点击:

当“外包”行为于上世纪70年代在电子行业出现时,曾一度被人们喻为是一场商业模式的革命。而在中国,随着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设计外包”在各领域也显示出了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在参加本年度中国电子工程师设计能力调查的回复者中,表示公司正在从事ODM和IDH(独立设计公司)业务的人数比例达到38%,较去年的20%几乎翻了一番(如图1)。与此相对应,如图2所示,在项目中会部分使用外来系统设计/方案的回复者比例较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23%。。

基于此次调查结果,我们特地从中国电子产业界最为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正在蓬勃发展中的西部地区,邀请了IC供应商、ODM(IDH)以及OEM这三个产业链/设计链关键环节中具有代表性的厂商,共同探讨“设计外包”这一热点话题,主要涉及外包设计的最新动态、优势与风险管理、如何利用产业链资源更好地实施外包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注:应部分嘉宾要求,我们隐去了他们的所在公司名或人名。)

1.“设计外包”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是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及行业倾向?

Broadcom大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汪凯:正如你们的调查结果所体现的,目前外包非常普遍。我认为外包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底层是最上游的元器件、IC;第二层是系统集成;第三层是合同制造(CM,即系统做好之后外包生产)。目前设计外包多发生在第二层,但是对于系统集成商,大的框架和关键设计肯定不会外包。例如在PC领域,英特尔、康柏、联想等可能会提出指标要求,外包相对简单的部分。

从中国电子产业来看,除手机外,数字电视外包的情况也很多,而电信行业外包相对最少。

数字电视设计需要外包,是因为数字电视较传统电视加入了更多的软件和中间件,企业本身研发队伍跟不上,这就需要通过外包设计来解决市场需求。

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武筱华:从全球角度来看,外包在一些领域的过头问题已经显现,外包开始有选择的向In-house回归。目前,国际软件行业已经出现了外包回归的现象,近两年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将软件外包从印度转回到企业本部。我认为这类情形在手机等行业正在或将要发生,很多OEM认识到完全外包无法发挥自己的特色,也在加强研发队伍,但外包在短期内无疑仍是手机OEM厂商竞争的有力手段。

爱国者嵌入式系统研究院总裁朱明程:我认为在这里应该对以发包公司为主导的外包设计和以设计公司为主的方案推广进行区分。前者往往会依托独立设计公司的技术特长,让设计公司承包一个产品中的某个部分,一般会是核心技术或软件包;后者则是设计公司先有技术(或方案),然后接受客户委托,帮助其完成一个用户化产品。

从现在的数码产品,比如手机、MP3、PMP等来看,后一种情况非常明显。但是从进行个性化软件设计,或是专用和应用软件开发来看,前一种情况就比较多一些。


图1:表示公司正在从事ODM(IDH)业务的人数比例较去年翻了一番,由此可见“设计外包”在中国的活跃性。


图2:部分使用外来系统设计(方案)的比例较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2.除了可以降低开发的成本和时间,选择“设计外包”还能带来什么优势?

环渤海地区某知名家电厂商项目经理迟永昕:首先,专业外包设计公司在某个领域内有很强的实力。事实上在行业内,往往越是超前性的课题越是一些小型的专业设计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当然这些公司也许并不一定是接受外包项目的公司)。其次,由于专一,外包设计公司在所属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超过像我所在的这样一家在同行业首屈一指的大型公司。此外,一些成熟外包公司的管理也是非常高效的,他们设计出的产品一般质量可靠、方案新颖而且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接收定单、完成定单(设计输出)的速度也很快。

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公司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副部长史迅:我的看法基本一致。除此外,对终端系统厂商而言,通过与外包公司的接触还有助于增加自身的新信息反馈量。比如在进行外包时,如果能同时接触3家设计公司,就能够综合三者的信息。而且我认为设计公司自身对创新的迫切程度要高于终端厂商,很多公司寻求设计外包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朱明程: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我认为设计外包其实还解决了企业对技术高端人才资源的储备压力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为社会的人才、技术资源共享提供了商业模式。

任何一个人或公司在技术上都不可能是全能的。进行技术外包,能够帮助公司在相同的成本上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假设一个项目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公司因此聘请了一些高端人才,但是项目完成后如何维护这些高端人才,继续保持他们的发展,这是令很多企业感到头疼的事情。

Cypress中国设计中心总经理周良荪:外包表示一家公司可以利用公司外的人才资源,甚至境外的资源。随着全球市场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外包还带来另一个好处——快速进入这些终端市场。通过在一个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国家实施外包,设计外包实际上更多地是为了快速进入这个市场,而降低成本和利用这里的人才则是次要因素。

3.赞叹优势的同时,业界也在探讨“设计外包”隐藏的风险和弊端,比如对企业自身设计能力的影响,对此各位有何看法?

四川长虹数字平面显示公司某项目经理:企业在产品竞争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进行一些取舍。我们在涉及到一些新领域,比如3C时,由于公司的设计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完全铺开,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就会采用外包。外包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提高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但同时也不利于提高自己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

史迅:我的想法是一样的,要保持自己的技术核心,整机厂商还是尽量不要采用设计外包,因为选择设计公司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企业之前的经验积累无法充分在新设计中得以体现。

特别是对大型整机厂商而言,我认为如果想真正做好产品,就不能外包。索尼、松下这些成功的日本厂商,从来都不进行外包。而中小型厂商由于在技术积累还比较欠缺,可以考虑选择外包。

武筱华:从整个电子产业来看,设计外包完全是正确的选择,但确实有一个“度”的把握。中国目前的手机制造商大部分采用了设计外包,但程度有所不同,有的100%外包,有的则达到理想的20%。诺基亚、三星、LG、摩托罗拉等全球手机领先制造商从长期来看就是20%外包,80%自己做。他们的外包主要是适应特殊地区、特殊产品、时效性很强的需求,例如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其它地区品种多、时效性强,成本压力大的特点,而一个庞大公司的计划和发展远不如本地化小公司灵活。因此,设计外包应该不会影响到自身的设计能力,但全面外包就有问题了。

南山之桥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丹:明白了设计外包的优势与局限,就不会造成竞争力与创新力的丧失,反而会突出企业的优势所在。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设计外包作为产业链的一部分,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目前芯片设计因为行业不同,项目各有其偏重点,有的偏重time-to-market,有的偏重成本,有的偏重通用性,有的偏重软件设计。想要进行设计外包的公司必须对这些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更好利用外包资源。

广东某家电巨头中心管理部主任Jack Pan:我认为设计外包首先要看市场,看协议和竞争是否稳定;二要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如何定义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些企业认为可以做全部工作,有些则认为必须要走专业化道路。

4.IP问题也是“设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之一,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ST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Bob Krysiak:从我们的角度来看,IP泄漏以及对合同商的不断培训都很有可能降低我们的竞争力。一旦合同失效,我们就必须仔细考虑是否会丢失我们的关键技术。此外,管理承包商通常也比管理自己的资源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Jack Pan:对IP的担忧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据我了解,一些大型外包公司,虽然在同OEM厂商或合同厂商合作时都会涉及到一些核心产品,但是双方都会规定一个很详细的保证专利、独到性、唯一性等的详细条款,甚至于法律条款。

例如,冠捷目前在为很多大型公司,比如摩托罗拉、Apple、Acer等做LCD产品,虽然合作过程中涉及了各家的工业设计或是核心技术,但是每一家都有很详细的作业制度和控制制度来保障,一旦跨雷池半步,他们就会利用法律武器进行保护。

谢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在还难以圆满解决,所以设计外包在中国目前还是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我认为短期内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尽快成立仲裁机制。

朱明程:其实,关于规范知识产权首先应该是一个诚信体系问题,应该建立商业社会的诚信机制和诚信规则。发包方和受包方两者都应该遵守诚信规则。

发包方和受包方两者都应该遵守诚信规则。

比如design house作为一个技术主体,必须明确哪一些是专为客户做的,哪一些是可以共享的,哪一些属于可以独立向其他厂商推广的;而作为发包公司,也要明确对某项技术的要求到底达到什么程度?而该技术,你是拥有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共享权?

迟永昕:IP问题一般是可以灵活协商的,这并不难解决。最棘手的是保密问题,外包公司客户众多,很难想像你的设计要求能够完全不被同行对手获悉,从而开发出相似的产品。同样,外包公司在你的项目上获得的经验,很容易被用到其它主顾身上,所以选择外包时还是要谨慎。

5. 另外,发包商颇为关注的质量控制在合作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呢?

朱明程:发包商和受包商或设计公司和产品公司之间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对质量的控制,但这个问题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有流程操作管理。流程操作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进程时间表和品质验证。通常双方会就后者制定出一系列的验证规则,这些规则往往非常繁琐,而且受到双方的极大关注。这里特别要提到对软件的测试,由于软件测试涉及完整性、完善性、偶尔故障等多个方面,因此测试时间周期通常很长,双方在这些操作流程中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规则。

Jack Pan:就如最近发生的戴尔就笔记本电脑电池向索尼索赔的事件,其实在事先进行详细的索赔、监控、质量协议规范,那么实现最终的质量控制很便于操作,而且这个方法也很简单。

就我了解,有关质量控制,飞利浦有一个供应商评价体系,外包出去部分工作后,会对外包商或供应商的交货、质量、品质等进行评分并按季度排次,太差的话就予以淘汰,因此外包商必须努力符合其标准。

说实话,本土企业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相对差一些,但是我们一直在吸收别人的长处。事实上,我们公司也有部分产品在进行外包,同时我们也在为别人做外包。在同一些大型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接受此类公司的考核学到了很多东西。

史迅:如果有过程控制,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是中国大多数厂家,尤其是小型设计公司并没有过程控制,因为过程控制需要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等很多前期价格不菲的投资,所以他们只是依靠价格优势来争取市场。也许他们目前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很大,但是在可靠性方面的隐患同样很大。

实际上中国设计外包市场目前还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我的意见是,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快立法。否则只会越做越差,而不是越做越好。现在,中国整机厂商的平均退货率已经接近10%,所有大厂都不能幸免。我认为我们宁可少卖点利润,只要产品不被退回,企业就是在盈利。否则,退货的损失远远超过所得利润。

迟永昕:确实,质量控制涉及到了对外包公司的选择问题,必须非常谨慎。企业都以产品质量为第一要旨,所以外包公司的设计质量是评估他们最为重要的因素。

但设计质量与工厂质量控制还有一点差别,因为后者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委托方或加工方,所以在我看来,是否可以提供良好的接口(人员、设计、生产工艺)是第二重要的。只要以上两点控制好,这个设计基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了。

6.诸位对整合设计链个资源,较好实现外包有一些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谢丹:外包设计要成功,需要双方的良好沟通,特别是通过技术文档/技术参数作为沟通的载体。我个人认为项目开发的公司对外包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化,设计外包的成功可能性就越大。这就同拿图纸造房子一样,图纸要足够正确、明确。

Jack Pan:确实,我认为终端厂商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利用有限资源。

周良荪:从我的角度来看,芯片设计与相应终端系统的紧密互动是更好地利用包括设计外包在内资源的关键。如果问题称述/规格得到严格地管理,沟通也很顺畅,那么设计链就能靠前分配资源,并决定哪些部分是可外包的。此外,如果该终端系统产品就在进行外包地国家销售,那么,拥有紧密的联系将能实现更好的协作。

朱明程:我以一个受包商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如何让受包商信任你,如何在操作过程中,结成一个各自分工明确的专业化体系,形成一个高效率的流程,有时候还是比较艰难的。

我们往往更欢迎专业化程度高的发包商。不规范的发包商往往不能保证受包商的利益,因为如果他不懂专业,技术沟通必然困难,例如:如何进行和控制品质测试等,往往需要双方的配合默契,否则,会给正常的操作流程造成很多困惑。

此外,即便现在一些大型的发包商,也未必非常专业。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国数码行业存在一个势头,那就是大家都在追求成本,都想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效益,因此在有些专业层面上他就没有追求。虽然他在追求外包,但是他的定义,他的市场规划是不是很专业?我们发包商就是技术商,在一纸协议的基础上为他提供技术,这样就好了。但是要用我们的精力为他指手划脚地做产品,甚至为他做市场推区性广考虑一些问题,对我们而言就比较痛苦。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会选择发包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武筱华:对于ODM而言,中国许多ODM公司在“赶风”,轰轰烈烈,积累有限。反倒是水货手机产业很值得研究。虽然它有些方面需要纠正,但是近几年它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其中许多重要的元素,例如其高效、互利、无缝的产业链集成是应该好好借鉴的。设计外包的前景很广,但不是万能。中国ODM要在全球产业发展和扩大外包设计市场,需要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团队和体系以及真正意义的核心技术。

编辑者语:谢谢以上嘉宾参加我们的讨论。从我们讨论中可以看到,嘉宾普遍都支持“设计外包”这种模式,但是建议外包比例不宜过大,还是应立足于自身设计。其实,外包设计是今后电子行业进行社会分工或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外包分类、商业模式、诚信体系、品质控制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跟踪这一行业现象并进行相关探讨。

采访:罗翠钦、王彦、唐晓琪、蒲文清

整理:唐晓琪、赵艳

射频工程师养成培训教程套装,助您快速成为一名优秀射频工程师...

天线设计工程师培训课程套装,资深专家授课,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针对便携式工业测量应用延长电池寿命的诀窍
下一篇:利用数字电位器简化LCD面板的V<sub>COM</sub>调节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