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电子设计 > PCB设计 > PCB设计 > 再读《高速数字系统设计》有感

再读《高速数字系统设计》有感

录入:edatop.com    点击:

前几天把机械的中译本买回来,一是想再读一遍,二是想顺便看看翻译得怎么样。
因为是再读,当然是要挑剔一下了:)
发现这本书中存在诸多的不严谨,举几个例进行说明吧(以下页码指机械的中译本的页码):
1、Page7:关于特征阻抗的定义有问题,传输线上的特征阻抗并不是传输线上任意点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而是任意点处的入射电压与入射电流的比,或反射电压(如果有的话)与反射电流的比。特征阻抗等于传输线上任意点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仅仅在如下两种特殊情况下才成立:
(1)无限长均匀传输线
(2)终端阻抗匹配传输线
2、Page 31:关于场仿真器的解释,二维的不一定就是静电场的,三维的不一定就是全波的,维数与电磁场的解算方法根本就是两回事,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本段的结尾处,对S参数模型的描述,现在看来已经不再是对数字应用中的互连仿真帮助不大了,相反,S参数会在高速数字互连设计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S参数从频域着眼,更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3、Page 31:关于容性串扰和感性串扰传送方向的解释(图3-2),没有交待清楚条件,文中的描述只有在驱动器输出上升沿信号的时候才成立,如果驱动器驱动下降沿输出,则方向会刚好相反。
4、Page 37 & Page 38:关于Zodd和Zeven的解释,不太清楚,公式描述的是一对耦合传输线中单根传输线的奇模阻抗和偶模阻抗,文中的描述可能会引起歧义,尤其是对初学者理解这个概念,是个挑战。
5、Page 43:记忆要点的最后一条:随着走线间距的减小,走线间的寄生效应呈指数下降。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笔误,应该把“减小”改为“增大”。
6、Page 44:图3-16上面的那句话,没有说清楚。如果传输线总是使用同一种模式传输(如差分时钟线的情况),就不需要中间的电阻R3了。我们知道,对于差分时钟线,首先的问题是要端接差分阻抗,至于DC偏置电压,为一定值,一般可以不用考虑,而端接差分阻抗有两种方式:
(1)在1和2之间跨接2×Rodd
(2)分别在1和2上接Rodd到GND。
所以说,端接差分时钟线,可以不要R3,也可以要R3。
7、Page 44:最下方的译者注,简直是画蛇添足,对差分对的定义也没有解释清楚。差分对并没有实现对线间耦合串扰的消除,串扰总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由PCB论坛网版主winworm原创,具体讨论请去http://www.pcbbbs.com/dispbbs.asp?boardID=4&ID=82393&page=1

射频工程师养成培训教程套装,助您快速成为一名优秀射频工程师...

天线设计工程师培训课程套装,资深专家授课,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下一篇:PCB的热设计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