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电子设计 > PCB设计 > PCB设计 > 如何才能学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如何才能学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录入:edatop.com    点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为一门通用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主要授课对象是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以及机械类等工科专业学生,其中电类与信息类等工科学生每年招生近1000人,本课程是培养电类、信息类与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的知识、方法与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习单片机应用于工业测控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自动控制、智能电器、电子、检测等工业领域相关工作,进行各种智能化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等提供技术准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程教学由三个部分构成:理论课教学32~38学时,分为8个知识模块。实验教学10~14学时,内容有基本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2周,完成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以及相关硬件焊接制作与调试。
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以MCS-51单片机为内核的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组织、片内接口硬件资源及工作原理;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计数器接口及应用技术;串行I/O接口及应用技术;系统扩展接口技术(存储器扩展、一般I/O和可编程I/O口的扩展);单片机应用系统人机接口技术(键盘接口和LED、LCD接口);A/D和D/A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应用实例分析;新技术、新开发工具的运用以及流行芯片的选用等。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课程教学的重点主要有:单片机内部编程结构,存储器组织;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方法;单片机内部接口(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I/O口、中断管理等)的结构与应用方法;单片机并行I/O口的位控功能及其应用;单片机系统以及I/O口的扩展方法与应用编程;应用系统人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实例分析;新技术、新开发工具的运用以及流行芯片的选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等。
2.课程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有:单片机内部编程结构;应用程序设计的算法分析;中断的编程与应用;单片机系统及I/O口的扩展中地址译码方法;人机接口中的硬件设计与程序设计;新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快,应用范围广,必须及时了解新的信息。
3.解决办法
(1)践行实践育人的理念,跟踪新技术的发展,确立了以接口技术和应用为主线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强化实践。针对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并考虑学生在前续课程的基础--微机原理知识的非零起点,优化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合理分配,减少原理与指令系统学习的学时,突出应用,补充算法分析与应用实例分析,分层次按知识点进行课堂授课。
(2)多样化、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应用性强,课时不多,学生一般在接口学习时感觉困难,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但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和软件仿真(如ProteusKeil),课程组自行设计研制了方便简捷的小型学习机进行实物演示。对接口部分(如基本I/O口的应用、定时/计数器编程应用、中断的应用、串行通信、键盘、LED显示器等)的内容,通过硬件分析--现场编程--下载程序--运行演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互动式、引导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实践,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
(3)采取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实验课采取网上预约的全开放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全开放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并独立掌控实验的全过程,是全开放实验教学的真谛所在。对于自主设计型实验,承担实验任务的实验室仅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提出详细的实验方案,拟订实验结果记录表,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组合成能完成实验项目的实验系统。指导教师只对实验设计作审查、对过程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作评定。实验课成绩依据所做实验项目的数量、难度等级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践表明: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新技术,扩大学生知识面。
(5)坚持每周课后答疑制,并与采取网上答疑相结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
(6)坚持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课程组定期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归纳出本课程学习中特有的思维方法,改进讲授方法,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7)多形式、多层次进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力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射频工程师养成培训教程套装,助您快速成为一名优秀射频工程师...

天线设计工程师培训课程套装,资深专家授课,让天线设计不再难...

上一篇:FPGA与CPLD的概念及其区别
下一篇:pcb网站谈市场主流单片机的介绍和选择指南

射频和天线工程师培训课程详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