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白皮书解读

来源:    评论:0     点击:
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
随着RFID技术和应用的日趋成熟,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国外巨头觊觎的“大蛋糕”。RFID的发展会否重蹈DVD覆辙,受制于自有技术、标准的缺失?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国标准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6年6月9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共同编制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点击下载)。白皮书研究分析了国内、国际RFID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我国的RFID技术战略、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推进产业化战略和宏观环境建设。
  “有国外技术标准组织表示,只要我们出钱,他们可以将其技术提供给我们使用。而事实上,我国每年需要为此缴纳的年费就可以建立一个自有的技术体系。”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电子商务与物流标准分会主任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我们与国外标准组织的合作应该是多赢的、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RFID是一次长中国人志气的机会。我们既要保证跟随RFI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保护我国自己的利益。”
  目前,RFID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相关预测,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08年,RFID标签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就将达到40亿美元。
  RFID商用日趋成熟
  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有专家预言,它有可能成为继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与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系统因其图书借阅的便利性,而在各国难以计数的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该系统共有76间图书馆,读者借书后,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间图书馆还书,而且可以24小时还书。图书馆外的墙上设有两个扁扁的、类似邮局投信口的“投书口”,读者只需把要还的书扔进“投书口”,就算完成还书手续了。这一切方便的背后,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安装了一套射频识别(RFID)系统。图书馆内的每本书上都有RFID标签,微小标签可内置于书页内,无损于外观。读者把书扔进“投书口”后,系统就能自动发现并进行处理。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RFID正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全球性的制造中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来自IDC的市场数据表明,虽然2005年整个中国RFID的市场容量仅为4.7亿元,但到2009年就会膨胀到58.7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大约是65.6%。随着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的开展及结束,中国RFID市场将在2008年达到高潮,并在之后有所回落。但随着零售业的逐渐成熟,RFID技术应用还将在2010年再度爆发。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正因为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才迫切需要采用国外已成熟的技术与标准,这将大大加速RFID的推广和应用。
  据了解,目前,全球RFID标准呈三足鼎立局面,国际标准ISO/IEC 18000、美国的EPC Global和日本的UbiquitousID, 技术差别不大却各不兼容,因此造成了几大标准在中国的混战局面。
  “IBM等数家国外企业获知我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的消息后,主动与我们联系,表示非常希望能参加今天的发布活动。由于他们并不在我们今天的发布对象中,我们只好婉言谢绝。但他们表现出的热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RFID的重要性。”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
  而使用RFID技术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SAP全球执行董事会董事韩迎科表示,目前零售巨头沃尔玛已经广泛采用了RFID技术,其使用RFID标签的商品进货量是非RFID商品的三倍之多,并因此使其公司库存成功下降超过10%。
  国家统一标准制定尚需时间
  易观国际电信高级分析师崔小龙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不能形成如Intel等产业巨头主导形成标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家引导相关技术标准的发展是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与欧美竞争,如果遵循与他们同样的游戏规则,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当前的中国企业还没有如欧美强势企业一样的实力和眼光,只能依靠政府的推动。而且,现在国外巨头已经形成一定的势力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在具体的操作上,作为后进国家,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也不多,政府的角色扮演还要长期摸索。当前国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层面,鼓励标准、产业联盟的发展。”崔小龙告诉本报记者。
  而事实上,我国已经为RFID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004年初,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4年底,科技部联合13个部委召开了一个针对RFID技术的内部会议,当时,《中国RFID发展策略白皮书》的报告正在酝酿过程中。
  根据此次发表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 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今天的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策性导向。它提供了可供标准制定、实施的框架,具体的行业标准由参与发起的行业各自负责制定和实施。”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RFID产业链逐步形成
  据了解,一条完整的RFID产业链目前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产业链中包括以下主要环节:一是标准的制定,现在RFID标准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二是RFID的芯片制造和设计;三是天线设计和制造;四是封装,把天线和芯片封装到一块,能够读写;五是系统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的构建;六是应用系统的开发。目前RFID的研发和应用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是聚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分析人士指出,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内需对RFID的拉动在短期内难成规模。一方面,中国的RFID国家标准迟迟无法出台;另一方面,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尚未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包括在此次《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企业的声音相对较弱。
  此外,根据美国ARC咨询集团的研究,企业部署RFID系统的回报期一般在两年左右。在此之前,它必将给企业增加成本,毕竟企业要为此而搭建新的基础设施。
  ARC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4家已部署RFID系统的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表示有望在两年内获得投资回报。而其他23家企业均表示两年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回报。
  RFID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产业化问题,没有规模就难以降低成本,并对应用行业形成普及和覆盖。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RFID在中国大量普及行业应用之前,还有段路要走,而标准的选择和制定毫无疑问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
随着RFID技术和应用的日趋成熟,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国外巨头觊觎的“大蛋糕”。RFID的发展会否重蹈DVD覆辙,受制于自有技术、标准的缺失?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国标准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6年6月9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共同编制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点击下载)。白皮书研究分析了国内、国际RFID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我国的RFID技术战略、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推进产业化战略和宏观环境建设。
  “有国外技术标准组织表示,只要我们出钱,他们可以将其技术提供给我们使用。而事实上,我国每年需要为此缴纳的年费就可以建立一个自有的技术体系。”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电子商务与物流标准分会主任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我们与国外标准组织的合作应该是多赢的、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RFID是一次长中国人志气的机会。我们既要保证跟随RFI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保护我国自己的利益。”
  目前,RFID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相关预测,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08年,RFID标签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就将达到40亿美元。
  RFID商用日趋成熟
  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有专家预言,它有可能成为继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与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系统因其图书借阅的便利性,而在各国难以计数的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该系统共有76间图书馆,读者借书后,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间图书馆还书,而且可以24小时还书。图书馆外的墙上设有两个扁扁的、类似邮局投信口的“投书口”,读者只需把要还的书扔进“投书口”,就算完成还书手续了。这一切方便的背后,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安装了一套射频识别(RFID)系统。图书馆内的每本书上都有RFID标签,微小标签可内置于书页内,无损于外观。读者把书扔进“投书口”后,系统就能自动发现并进行处理。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RFID正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全球性的制造中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来自IDC的市场数据表明,虽然2005年整个中国RFID的市场容量仅为4.7亿元,但到2009年就会膨胀到58.7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大约是65.6%。随着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的开展及结束,中国RFID市场将在2008年达到高潮,并在之后有所回落。但随着零售业的逐渐成熟,RFID技术应用还将在2010年再度爆发。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正因为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才迫切需要采用国外已成熟的技术与标准,这将大大加速RFID的推广和应用。
  据了解,目前,全球RFID标准呈三足鼎立局面,国际标准ISO/IEC 18000、美国的EPC Global和日本的UbiquitousID, 技术差别不大却各不兼容,因此造成了几大标准在中国的混战局面。
  “IBM等数家国外企业获知我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的消息后,主动与我们联系,表示非常希望能参加今天的发布活动。由于他们并不在我们今天的发布对象中,我们只好婉言谢绝。但他们表现出的热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RFID的重要性。”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
  而使用RFID技术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SAP全球执行董事会董事韩迎科表示,目前零售巨头沃尔玛已经广泛采用了RFID技术,其使用RFID标签的商品进货量是非RFID商品的三倍之多,并因此使其公司库存成功下降超过10%。
  国家统一标准制定尚需时间
  易观国际电信高级分析师崔小龙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不能形成如Intel等产业巨头主导形成标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家引导相关技术标准的发展是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与欧美竞争,如果遵循与他们同样的游戏规则,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当前的中国企业还没有如欧美强势企业一样的实力和眼光,只能依靠政府的推动。而且,现在国外巨头已经形成一定的势力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在具体的操作上,作为后进国家,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也不多,政府的角色扮演还要长期摸索。当前国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层面,鼓励标准、产业联盟的发展。”崔小龙告诉本报记者。
  而事实上,我国已经为RFID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004年初,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4年底,科技部联合13个部委召开了一个针对RFID技术的内部会议,当时,《中国RFID发展策略白皮书》的报告正在酝酿过程中。
  根据此次发表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 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今天的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策性导向。它提供了可供标准制定、实施的框架,具体的行业标准由参与发起的行业各自负责制定和实施。”张智文博士告诉记者:“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RFID产业链逐步形成
  据了解,一条完整的RFID产业链目前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产业链中包括以下主要环节:一是标准的制定,现在RFID标准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二是RFID的芯片制造和设计;三是天线设计和制造;四是封装,把天线和芯片封装到一块,能够读写;五是系统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的构建;六是应用系统的开发。目前RFID的研发和应用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是聚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分析人士指出,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内需对RFID的拉动在短期内难成规模。一方面,中国的RFID国家标准迟迟无法出台;另一方面,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尚未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包括在此次《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企业的声音相对较弱。
  此外,根据美国ARC咨询集团的研究,企业部署RFID系统的回报期一般在两年左右。在此之前,它必将给企业增加成本,毕竟企业要为此而搭建新的基础设施。
  ARC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4家已部署RFID系统的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表示有望在两年内获得投资回报。而其他23家企业均表示两年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回报。
  RFID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产业化问题,没有规模就难以降低成本,并对应用行业形成普及和覆盖。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RFID在中国大量普及行业应用之前,还有段路要走,而标准的选择和制定毫无疑问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东西在哪里?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技术 标准

上一篇:BT和调制指数的定义
下一篇:GPS的厂家有那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