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我画的PCB,应得到这些批评吗?
我用Altium Designer 6.9画图,画出PCB图来之后,得到上司一大堆批评,我自己也很困惑,难道我真的画得不对?
他的批评如下:
1、我画的电阻、电容,其封装,多数是自己建的,而不是用国标,他认为应遵守“ISO9001协议”,因此要用国标。我在想,ISO9001协议对PCB作图的要求,是禁止电阻电容用自画的封装吗?
2、他让我打印top layer图。当时我考虑到单纯导线,打印出来不直观,因此打印了带top overlayer、焊盘、top layer的图。随后又同理打印了bottom layer图。他批评,说他的要求是单纯的top layer,不要带别的。
另外,他要求1:1打印,这样便于看板子的尺寸,看板上各元件封装大小。最初我简单地理解成他要看PCB结构,为了看得直观,打印时放大了,再次被批。(可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最初根本就没有提出1:1的要求,是在我已经打印出来之后,他在看图时,才临时提出这个要求的,既然是临时提出,就不该批评我)
3、PCB板最终要装在机箱里面,PCB板上有一个插座,通过线缆接到机箱后面。我画PCB时,把该插座画在了前面,他再次批评,他要求插座画在后面。理由是,插座画在前面,线缆太长,很不“美观”。不过,如果刻意地要求插座放到后面的话,现有的PCB板,就会出现几条横贯的导线,比如+5V、-5V、地线,我担心这会引起干扰,他却不担心。
4、我对这些元件,标注方式是:电阻用R01....,电容用C01....,集成元件用U01......,电源用P01............。他作出批评,他的意思是,PCB上必须标参数值,比如,电阻要标多少K,电容要标多少微法。我听了很惊讶,心想原理图上标这些参数很正常,但PCB板上标这些参数未免反常。这样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他说这样的目的是便于生产人员焊板子。
5、他极力反对使用贴片元件(例如0805电容),主张用直插元件,他说我们没有专门的生产设备,焊板困难,批评我作为研发人员,缺乏生产观念。可我用5块钱的电烙钱,照样焊0805贴片元件,怎么到他这儿就不行了?
6、插座导线的短路、断路问题。他反对2.54mm间距的20芯插座,在20个焊盘中间走线,认为这样很容易出现短路、断路,主张导线在围着插座画,不走它的中间。而我思路是,既然插座放在上层,那么我全部导线走bottom layer层,这么一来插座压不着它,就不容易出现短路、断路了,为了走bottom layer层导线,我经常穿过20个焊盘画线。
7、+5、-5V电源的产生。我最初是这样设计的原理图:直接用市场上买到的9VDC开关电源(500mA),块头也不大,然后在板上加个电源反相器,将+5V转成-5V。他提出改成这样:用工频变压器加7805、7905稳压,而且在7805/7905的输入、输出端,都要旁路1000uF和0.1uF电容各一个。对此我有异议,我觉得,变压器经4个1N4007整流后,在进7805前用1000uF+0.1uF电容,这是对的。但在输出端,只用0.1uF即可,没必要也用上1000uF,而且增加了板子面积。当然,后面的用电元件(模拟电路)是要去耦的,但也不用着1000uF这么大吧?
另外,后面有单片机电路,对这种高频电路,我认为应该使用钽电容去耦,但因为他坚决反对“使用贴片元件”,我只好使用铝电解电容了。但在画原理图时,因为我标了个“铝”字,他又批评我,说我不懂专业术语,书写不规范。
他主张输出端要加1000uF,并且主张变压器要直接做在PCB板上。但他又主张板子要小,我觉得挺不容易,很是为难。
而且,我觉得他反对使用市场上的小开关电源代替这些傻大笨重的线性稳压电路,没有道理。我知道线性稳压的最大优点是瞬态响应好,做音频功放时有优势,不过我们做的是工业仪器,频率低于1hz的。
那么,到底是我的思路合理,还是他的思路合理呢?
批评到最后,他全盘否定了我画的PCB图,认为100%不行,需要从头画,我说其实这样制板,焊起来也照样可以,他说胡扯嘛,肯定不行!
附注:我画的电路图,是没法在他的电脑里打开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求我打印出来,而不是直接将文件传给他。最初我将文件保存为protel99的格式,他说他没装protel99,就算装了也没工夫看。
后来我一问同事,原来,他的protel,版本很低,是DOS时代的。
刚入门,随便说说。
1.ISO9001是流程规定,好像不存在封装怎么办的规定啊。
2.芯片厂家提供的参考设计中,top layer也是单独的top layer,不会混在一起的。
3.电源和地难道不是已经到处都是了吗?难道还有没有电源和地的地方?
4.PCB上标什么取决于实际需要,没什么规矩吧。如果生产人员真的需要数值信息的话那就写呗。如果保密更重要的话就不写。
5.直插元件比较贵,这个理由够说服力吧。(线性电源同理)
小编得到上司一大堆批评确实是小编占绝大多数不对的地方,评点如下:
1.元器件封装尽可能使用通用的、规范的。只有在使用特殊元器件和最新元器件并找不到对应封装才考虑自己建封装。使用规范的元器件封装绘PCB图是有好处的,也便于信息交流和文件管理。
2.打印PCB图档通常有多种目的。如核对尺寸、孔位、布局概况、效果等等。根据不同需求打印1:1或缩放图。这是设计常识。
3.布局是绘制PCB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在诸多因素中求得一个妥协的结果。如电气性能、几何尺寸、安装紧固、空间互碍、通风散热、方便检验、适合加工、疏密有致,视觉美观、成本控制等等等等。
4.元件标注方式通常是标注元件标号和注释参数值,也可缺省。但对于企业规模较小,采用手工插件的加工方式对标注元件标号和注释参数值尤为重要。至于保守技术秘密更是杞人忧天,你总不能把所有元件的参数都抹掉吧。
5.虽然可以用普通工具焊接贴片元件,但对于量产来说效率低下可想而知。
6. 2.54mm间距的焊盘中间走线未尝不可,但对于低成本定制的PCB板0.5mm走线间距出现短路的概率是很高的。
7.遵循越简单就越可靠的原则是不错的。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采用线性稳压电路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电路。只是电源效率低一些。
三端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滤波电容值通常按5:1-10:1设计,也有例外,不好一概而论。输出端滤波电容也可用多只小一些的分散布局。
钽电容也是有直插式封装的。画原理图时只要标示极性电容即可,采用钽或铝电解电容是在元件清单和安装说明中标出。
对于开发一个新产品,别指望一稿定型。通常要打样,对功能性能、抗干扰,抗老化、机械强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做严格实验,满足设计要求才能量产。否则一旦量产后才发现致命缺陷,那你得卷铺盖走人老板跳楼了。
如你所述,你的上司应该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接受新事物较慢并不代表设计经验不足。我还遇到一老工程师用绘图板画图呢,做的东西也蛮好。protel设计软件只是工具而已,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却不能替代设计经验。如果你能掌握些与上司交流沟通的技巧一定会大有进步。
我也觉得小编得到批评是正常的,毕竟,规范化的设计是有一些默认的条款,就算不成为行规,也应该是内部规定。
不过,小编的自我意识挺高,赞一个!
:)祝好,俺也是新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用工频变压器加7805、7905稳压,而且在7805/7905的输入、输出端,都要旁路1000uF和0.1uF电容各一个。对此我有异议,我觉得,变压器经4个1N4007整流后,在进7805前用1000uF+0.1uF电容,这是对的。但在输出端,只用0.1uF即可,没必要也用上1000uF,
输出肯定要加上电解电容的,它的作用也不是去耦,而是滤波用的,线性稳压电路的典型用法。滤波电容理论上是越大越好,当然输出电容可以小点470uf就可以了。
工艺问题,根据每个公司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好的硬件工程师利用现有的条件设计出好的PCB
wulin批评得好,我与同事交流得太少了,对公司的一些内部技术习惯不了解,被上司狠批,这是我的失误,我融入公司的速度太慢了,也许我的情商和交际艺术,应该受到批评。
后来我向公司老员工老W请教,他告诉我一些事:
1、公司的PCB板子,多数是老W画的,老W画的图,上司看习惯了,生产人员也看习惯了。其实上司并不知道很多封装,是老W拿着游标卡尺测量、自己画的,他觉得我自己画的封装“不顺眼”,批评我“不从protel库里直接调”。
不过上司的批评也并非全对,比如,我从库里调出来的7805的封装,他看着“不顺眼”,批评我“自己画”,其实我恰恰是从库里调出来的,而他看习惯的老W画的7805,反倒是自己画的(因为7805带散热片,只能自己画)。
2、这是家老国企,生产人员多数超过五十岁了,眼神不好,公司以前用过贴片元件(1206,不是0805),后来连这大块头的1206,也觉得不易焊,而舍弃了,全用直插。为了让生产人员焊起来轻松,元件从不标什么R01 C02之类,一律是多少K,多少微。
至于“保密”,用老W的话说,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用保。
3、我喜欢自己建元件库、封装库,导致原理图、PCB图都不太“规范”,这真是个坏习惯。就连在这方面比较专长的老W,都说我画的图,非得问我一下才能看明白。以后真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了。
谢谢楼上各位的建议。
前面三条说的有道理,后面的不是你的错了,主要原因是你没碰到一个好的上司。
所设计的,是皮电检测仪。它包括模拟电路、单片机液晶放大键缩小键二个部分。
对于PCB图,他提出的批评,上面已经说了。
对于模电部分,他再次提出批评,认为我的工作不合格。
皮电检测仪的原理,是人在心理波动时,皮肤有微汗,电阻发生变化,我们提取这种变化,显示成波形。如果看到波形从一条直线变为“上升沿”,就认为他心理上发生变化了,或是紧张,或者说触及到了他的灵魂深处。在警察审问犯人时,警察观察这种波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作证据是不行的,有的疑犯心理素质极好,那就没招了;有的不是疑犯,见到警察就紧张,岂不误判?)
上司明显是用“万用表测电阻部分”的思维,来指导产品的设计了。我与上级最大的分歧是:要不要滤掉直流成分?
当然,对万用表来说,你把直流成分滤掉,那万用表就没用了,无论测多大电阻元件,都显示为“0”。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上级反对在设计皮电测试仪时滤掉直流。而且他说,他做了二十年的皮电测试仪了,还不懂这个?
如果单纯是这个问题,倒也不要紧,我可以适应他。但问题难就难在:他看到万用表上有档位,什么200欧档、1K档、1M档之类,他认为,那种档位如果换成电位器,就将“非连续的调节就变成了连续的调节”,并且他认为这是“增益放大”。
于是,他提出了要求:在模拟电路上加一个增益放大电位器,对信号的变化进行放大,至于单片机、液晶,只需要忠实地显示信号变可以了。
显然,他是反对我在人机界面上,搞“放大键、缩小键”那一套的,那是对已经采集到的原始信号,在显示时进行放大,信号本身,实际上没有变化。他认为“这是假的”,他要“真的”,也就是在模拟电路部分加个电位器。
可是,这么一来,我就无法开展工作了!
举个例子,AD采样的量程,是0~3.3V,10位AD,即千分之一精度。按照他的“得到绝对值,不允许滤直流”、“观察信号的变化”、“对信号的变化进行增益放大”这三大要求,
那好,采样电压在3.29V~3.3V之间变化。很明显,真正有用的信息,是“电压变化了+0.01V”,可我怎么“对这种变化的信息进行增益放大”?
他再次批评,批评我用了3.3V量程的AD,才导致出现“无法放大”的现象,听他的口气,是我选件选错了。
我对他说,就算我改成5V量程的AD,也不管用,因为那样的话,我虽然可以在模拟部分多放大一点点,可AD采样精度,也会从3.3毫伏,下降成5毫伏,把“模拟部分多放大一点点”的优势抵消掉了。更何况,如果不允许对液晶波形进行局部放大,那么液晶曲线区域才56行,还不如8位AD,位数太低,象上面所说的0.01V的信号变化,就提取不到了。
后来,他勉强接受了我的思路,勉强允许波形的局部放大功能,勉强同意模拟部分不加放大功能,但很恼火。
到了液晶显示部分,他再一次提出批评,认为我的工作不合格。
是这么回事:液晶上有64行,最下面8行显示一些信息,上面56行显示波形。所显示的波形,是电阻变化的波形,经千分之一精度的AD采样后显示在液晶这56行上。
如果“不允许使用放大、缩小键”,那么,用56行显示千分之一精度的波形变化,是办不到的,肯定无法显示细节的变化,这就违背了我们设计该产品的初衷。
最后,他总算同意我使用放大、缩小键,但怎么个用法呢?他再次批评我。
我是这样设计的:采样信号是120个元素组成的数组,这120个元素在液晶上变化构成一个变化的波形。这儿假设其中一个元素是y[0],为了放大,我对y[0]进行如下处理:{y[0]-120个元素的算术平均值}*放大倍数+28,在这儿,28就是液晶波形区域的正中间。显然,我的思路是:让波形以区域中间那行为中心,上、下波动。
这个“减去算术平均值”,说穿了,其实就是“滤掉直流成分”,这又一次让上司恼火了,因为他是反对去掉直流成分的。
他说,“这太容易了:本来纵坐标对应的采样值,是0到1023,你改成对应500到550,不就可以显示500~550之间的信号了吗!其他小信号依次类推,这么简单都不懂。”
总的来看,在上司看来,我是画PCB不合格、编程序不合格、设计模拟电路不合格,凭这三大不合格,我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被开除了。
这不是一个大的产品,虽然工作由我一个人做,没有分工,也不该用太长时间,但我居然干了四个月,而且经常加班、多次返工。
现在,连我自己都有些困惑了,程序、模拟电路,难道真的还有别的良策,能够适应上司的要求?因此向大家请教,有什么办法适应他的要求?
人体皮肤的导电电阻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另外还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你设计的皮电仪要对10mV的信号变化作全量程显示就必须克服个体差异与环境影响,也就是要置零。这类检测装置很多,如电子秤等,可以参考。下图为燃气检漏仪的前置放大电路
楼上大哥,您的电路,是用机械电位器,人工清零,为什么不用“RC高通滤波电路”清零呢?那样的话,也不用人工了。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经常看到人们的电路,不喜欢“高通滤波电路”清零,1个电阻、1个电容、1个运放一搭,就是高通滤波。
学习了 !虽然我是 学机械设计的 ,但是有 同感!虽然你领导批评你的 有些我也是 不 赞同的,但是绝大多数我是 同意的 ,在中国大的 环境下,有时候不 容许你搞些先进的东西!
领导批评你是对的,要不你就走人。你做的有20%是对的,80%是你设计上的问题。自己好好想想,想通了就没问题了。
6. 2.54mm间距的焊盘中间走线未尝不可,但对于低成本定制的PCB板0.5mm走线间距出现短路的概率是很高的。?
焊盘间走线如何花,距离设定为多少合适,如何设置
间距如何设
有些还是对的,自己可以坚持一些但在别人手下做事让他满意就就是你的职责,如果和你的想法差太大,就辞职吧 ,这个社会没有标准答案
你说你的领导不懂或不行是没有好处的
另外iso90001跟pcb无关
http://www.eetchina.com/ART_8800419386_628868_TA_aa8d074f.HTM
看了一下楼上贴的PCB板图,我发现存在些问题:
1、同一条走线线宽有变化的现象,这其实是不好的,主要是阻抗不连续;
2、PCB走线间间距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楼上显示出来的图中信号的具体形势(频率、电压、过电流等参数),但根据你说的板子的功能,感觉有些偏小,间距过小会造成信号间的串扰增大;
3、元器件的表示放置在了元件的正下方,如果不是熟悉板子的人在出现问题后不易进行调试;
4、关于接插件引脚间走线的问题,这得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实在走不开,必须走引脚间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走线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尽量减小走线的宽度,从而与增大与引脚间的间距,避免出现短路的现象;
关于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端电容的使用问题:
输出电容主要起两个作用:
一是作为滤波功能使用,滤除因负载电流变化引起的电源噪声;
一是作为储能元件使用,当负载需要大电流的时候,有电容直接供给,降低对电源管理元件瞬态响应能力的要求;
通常要求输出电容有较小的等效串联电阻和等效串联电感,以避免负载电流发生跳变的时候产生过大的瞬态尖峰电压噪声,因此如果实在需要一个较大的输出电容,通常都是用多个小电容并联的方式实现,一方面能够降低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和等效串联电感,另一方面通常小电容有较高的谐振频率,这样能够对高频噪声起到好的抑制效果。
Cadence Allegro 培训套装,视频教学,直观易学
上一篇:怎样才能确定是否布线完整(急,附有图片)
下一篇:问个奇怪的问题大家画PCB板边框的时候是用多大的线宽拼板的时候是将两个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