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迪拓培训,专注于微波、射频、天线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首页 > CST > CST使用问答 > CPS  coplanar stripline  CST里面怎么仿真

CPS  coplanar stripline  CST里面怎么仿真

录入:edatop.com     点击:
端口怎么加  还有边界条件怎么设置,希望好心人帮忙解决下,多谢了

没有地的     用CST的仿真的总是和文献的特征阻抗对不上

的确,cst帮助文件没有直接给出这种结构的波端口大小设置,所以可以根据cpw端口设置大小来大概的设置一下,然后仿真...你也可以找一个已知的cps结构来验证你的端口大小是否合适...(我目前还没看到有什么软件可以直接计算cpw的特性阻抗,你可以找一些文章里的数据来试试)

找了比较多的IEEE的文章   相差比较大有10%左右

呵呵,差别比较小的时候你的端口大小大概是多少啊?

相差都是比较大的    端口我按照CPW来设定的            我自己对着CPS的公式写了个matlab程序   不同的介质板和厚度  相差有时也很多

原则上讲,如果介质的厚度足够厚,在差模激励前提下,有没有“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另一个原则,使用波导端口计算line impedance,在不引入高次模的前提下,可以先尝试增大端口尺寸,运行模式计算,观察端口处的电磁场分布,确保端口“捕获”了绝大多数的电磁场。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端口尺寸对line impedance的数值只有非常小的影响。

差模激励前提在CST用什么端口来激励

Multipin Waveguide Port(建议使用)。
或者波导端口的默认工作模式(个人观点,不建议使用)。
也可以用离散端口,但是不能做模式仿真。

Multipin Waveguide Port(建议使用)时,coplanar lines 的特征阻抗怎么看呢   这里的特征阻抗是指的差模阻抗还是其他阻抗,求楼上解答下

“也可以用离散端口,但是不能做模式仿真。”这句话是不是说用lumped port激励时只可以看做是差模激励...而multipin port既可以设为差模激励也可以设为共模激励?
我个人认为这里的coplanar stripline应该不用考虑差模共模吧,因为这里没有地啊,即使是用multipin port也不能设置成共模激励啊,因为差模激励和共模激励都是针对有地的情况下,比如耦合微带线之类的...

貌似有点道理     有有力的理论依据吗

设置好multipin waveguide port,差模还是共模取决于你怎么设置potential definition。接下来和普通的波导端口一样,在transient solver里选择"Calculate modes only",只计算端口模式,看得到的line impedance是多少。

我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平行双线,在任意时刻两条导线对应位置的电流肯定是等幅反相的,因为只有这样两条线间才会时刻都有电压...所以任意时刻对于任何一个端面都相当于差模吧...
当然对于cps,我觉得还要看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的能量是不是集中在两条导带之间,也就是说介质主要起到固定导带位置的作用...

一石一的观点是正确的,纯理论上讲,耦合传输线如果没有“共地”结构的话是不存在共模模式的。以前有一个帖子讨论过这个问题:http://bbs.rfeda.cn/read.php?tid=42380#。
理论上虽然是这样,但是在实际的微波系统中,即使整个系统被设计为差模模式,系统中仍然会有扮演“共地”角色的“东西”,因此仍然有必要要考虑共模下的性能。
我记得在以前的帖子里回复过,在耦合传输线结构中使用离散端口时,离散端口被看作是“差模激励源”还是“共模激励源”完全取决于离散端口的两端接在什么位置上。一个离散端口跨接在平衡结构之间(或者并行的传输线之间),它可以被看作是差模源;两个离散端口并列地分别跨接在传输线和“共地”结构之间,就可以被看作是共模源。

看了你们的精彩交流,感触颇丰,我想了一下,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关于没有地的“共模”情况,任何宏观的电磁现象都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来解释,只是在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得到不同的解,比如对于有地和没地时其实就是边界条件变化了,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点,地起到了束缚和引导电磁波的作用,而没有地时介质与空气的分界面也有一部分这样的作用,所以即使在加差分激励时,这个边界也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作用,这个作用可以用共模阻抗来描述...
还有就是大家所说的,毕竟仿真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人性化,所以只有实际的测量才能说明问题...不过我觉得测量是一门更大的学问(废话了...)

你的解释是否正确我不知道,我也不确定应不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只是这样的“猜想”如果没有理论支持或者公式推演的话说服力很小。
据个实际的例子吧:
我们平时上网的时候都会用到网线,不管是软网线(Patch Cord)或者是硬网线(Solid Horizontal Cable),都包含一种网线的类别叫做“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超五类(Category 5 Enhanced)以上级别的网线每一条网线内都包含四条双绞线,可以等效的看作是四条并行的耦合差分线。这里强调一下,非屏蔽网线因为没有屏蔽层(screen),因此耦合差分线是没有地的;相反屏蔽双绞线(Foil-shielded Twisted Pair或者Screened Foil-shielded Twisted Pair等等)的屏蔽层可以扮演“地”的角色,因此耦合差分线是有地的。
假设使用UTP网线的一整套系统都是非屏蔽的,那么就意味着整套系统都没有所谓的“地”的结构。但是,在UTP系统中网线仍然有共模能量,那么这个共模的能量是从哪里传输的呢?既不是“地”,又不是空气,也不是什么边界。对于单根双绞线而言,另外三根双绞线实际上提供了共模传输的路径。很明显,通过这样的路径传输到其它双绞线的能量对于其他双绞线来讲就是噪声(Common mode noise)。
可见,在实际的系统中,即使你完全设计成为差模工作模式(没有“地”),真正的器件仍然会产生模式转换。不用很“高深”的原理去解释,肉眼可见,也可以实际测量。

有道理                             呵呵呵

申明网友回复良莠不齐,仅供参考。如需专业解答,请学习易迪拓培训专家讲授的CST视频培训教程

上一篇:CST和hfss哪個好用?
下一篇:CST下大尺寸模型如何减小网格数(不是电大尺寸是“大尺寸”)

CST培训课程推荐详情>>

  网站地图